更新时间:2023-08-07 16:17
祥山镇(现为石鼓镇祥山社区),地处高州市西南部,207国道,毗邻高州、化州、公馆三地,祥山东面通茂名(茂南)、西面通丽岗(南山寺)、南面通化州、北面通高州,交通十分便利,广东省高州市祥山镇,旧称长山镇,由于重名的原因,80年代更名为祥山镇。祥山镇于2005年正式并入高州市石鼓镇,原祥山镇管辖的自然村包括:祥山村、深冲村、大水田村、上垌村、小营村、塘陂村、低水村、鹤山坡村、南茂坡村、埇口村、白沙村、林坑村、良文塘村等。
广东省高州市祥山镇,地处高州市西南部,207国道,毗邻高州、化州、公馆三地,祥山东面通茂名(与茂南区金塘镇接壤)、西面通丽岗(南山寺)、南面通化州(与化州南盛街道办接壤)、北面通高州,交通十分便利,三高农业发达,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自207国道通车之后,祥山镇发展工业,不少人士在祥山207旁边投资设厂,多了很多外来务工人员,经济发展后劲十足。
广东茂名市继2000年,在高州镇江发现野生稻后,2001年,人们又在高州市祥山镇发现野生稻。这些野生稻分布在该镇的祥山、鹤山坡、小营等村委会,比较零星分散,面积暂时无法估计。据初步鉴定,这种野生稻和镇江野生稻是同属普通野生稻品种。在祥山、鹤山坡村委会只要在低洼潮湿的沼泽地和小河边,都不难发现野生稻的踪迹,和野草一般无异,乱蓬蓬地疯长着,但仔细分辨,它却有水稻的特征:有叶片、叶舌、叶耳、叶环。这种野生稻根系发达,生命力强,水浸不死,干旱时逢水即生。正值野生稻抽穗扬花时期,谷粒依稀可辨,每一穗大约20~30粒,但谷内是空的,并没有灌浆。
据该镇领导介绍,根据中国野生稻普查资料记载,过去在祥山的山底塘一带分布着大约500亩的野生稻,密密麻麻覆盖在水面。由于当时人们对它的认识不足,对长在眼皮底下的珍贵野生稻种熟视无睹。随着岁月的流逝,大片低洼田改造为农田,加上人畜破坏等因素,野生稻的面积日益减少,连片大面积的野生稻早已不复存在。
祥山镇拥有2所初级中学,包括祥山中学和祥山第一中学。
高州市祥山中学创建于1968年8月,校园占地面积66800多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5200多平方米。
有27个教学班,学生1500多人,专任教师90人,其中高级教师9人,一级教师35人,本科以上学历75人,学历达标率100%。学校有一个400米田径运动场,有4个标准篮球场,一个排球场,4个羽毛球场,有水泥乒乓球台近20张以及其它体育器械一批,学生体育活动场所充足。学校有图书近4万册,生均26册,设有电脑室、电教室、理化生实验室及美术、音乐、阅览室。
学校管理完善,教育教学规范,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07年以来,中考连创佳绩,一年上一台阶。2007年考入高州中学18人,考入一、二、四中106人;2008年考入高州中学20人,考入一、二、四中113人;2009年考入高州中学25人,考入一、二、四中119人;2010年考入高州中学26人,考入一、二、四中124人;2011年考入高州中学28人,考入一、二、四中144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多年来一直处在高州市初级中学领先地位,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2007、2008、2009连续三年被评为高州市初中毕业生综合评价一等奖,2010年被评为高州市高中招生工作先进单位。学生中考总平均分、优秀率均居全市农村中学前列。学校连续十年被评为治安事故为零单位,2005年以来先后荣获高州市法制教育先进单位,茂名市一级学校,高州市、茂名市美丽校园,高州市、茂名市文明单位,茂名市安全文明校园,高州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高州市卫生先进单位、高州市普教系统优秀食堂等。
祥山一中为抓好教学质量,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抓好教师队伍建设,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与名校交流、函授、进修和校本培训等形式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教师合格率达100%。并制订一系列规章制度,推行校务公开,实施阳光工程,规范学校内部管理,狠抓学校“三风”建设,建立全天候的值日制度,对学生校内校外活动进行跟踪管理,有效促进该校教风、学风迅速好转。校长邓钧明为抓好教学质量,经常和校班子成员深入课堂听课,与教师一起共同研究教研教改,制订中考备考方案,根据考试的有关规定,抓好学生考试前的复习准备工作。通过扶优转差,使一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学习质量更加稳定,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采取查漏补缺,指定教师辅导学生,使他们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祥山已发展成为祥山工业长廊,以木业、制革业为主,是石鼓镇四大工业园区之一。
工业强村——石鼓镇深冲村沿着207国道一路飞驰,我们很快便来到了远近闻名的高州工业第一村——石鼓镇(祥山镇)深冲村。除了郁郁葱葱的树木和零星分布的农田,还能感受到一些乡土气息外,这里几乎跟城市工业区没有区别。深冲村地处石鼓镇南面,毗邻化州南盛、茂名公馆镇,207国道贯穿其中。近年来,该村突出发展工业,夯实农业基础,着力改善民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昔日小山村一跃变成“高州工业第一村”,走出了一条“以工带农”的强村富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