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03 14:56
禅意书法,指带有禅境与禅意的书法作品,也指以追求禅的意境的书法创作行为与书法创作者。
禅意书法也专指禅书派书法艺术家的作品与主张。
最早提出禅书派与禅意书法的,是著名书法家石鉴月先生。
从现代派到禅书派
——记“现代禅书派”创始人石鉴月居士
(原载《佛教文化》2005年第一期)
书法家石鉴月先生,祖籍安徽合肥,原名三涛,字鉴月居士、号磨石斋主。先生现为云南民族大学职教专家、客座教授,中国巴蜀书画协会名誉主席;历任安徽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安徽省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兼省直分会秘书长。先生七岁始在叔父引导下学书,遍习隶草正篆各体,二十岁以前,就曾多次在省级、国家级书法大赛中获奖。
八十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之路初露端倪,中国传统书法艺术能否突破形式上的障碍,与世界审美意识接轨,成了当时一批书法家苦苦寻求答案的命题,日本书坛的现代派探索信息陆续传入,则给当代中国中青年书法艺术探险者以很大启发。于是在中国出现了第一批以现代派书法为突破口的书法艺术探险者。所谓现代派,与传统书法相比,在字体、笔法、用墨上有较大突破,不拘一格地充分挖掘汉字与笔墨线条审美内涵。鉴月居士也成了为数不多的第一批勇于吃螃蟹者,而与同期的现代书法探索者相比,他的突破面更广、层次更丰富,他大胆借鉴多年兼修中国画的经验与技法,在用墨与线条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1991年12月在“中国首届文艺大展赛”上,鉴月居士以现代派作品,一举获得书法一等奖,令当时正处于低潮的现代派书坛的书家们精神为之一振。1992年初,鉴月居士应邀赴日本大阪、京都等地举办了个人现代派书法作品巡回展,在自誉为现代书法发祥地的日本书坛乱起了一阵不小的旋风,大阪市“创现派”书道协会专门礼请鉴月居士为该会的贵宾与导师,一批年青的日本习书者也纷纷拜在鉴月居士门下。
然而,就在中国现代派书法艺术蒸蒸日上、似乎将成为当代书坛主流的当儿,鉴月居士突然从现代派书法探索者的行中消隐了。三年之后,1995年初,鉴月居士复出书坛,出人意料地提出了以对治现代派书坛造作、火燥、日趋脱离书法本体的弊端为宗旨的一套书法新理念——这就是“现代禅书派”。1997年中国佛协《法音》杂志封三首次刊载鉴月的“禅书”作品,1998年赴鉴月赴云南弘传“禅书”,云南东陆时报、生活新报、春城晚报等多家媒体跟踪宣传报道。“禅书”一派已在国内及港澳台地区、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广泛流传,有志于“禅书”探索与创作的海内外书家亦不断涌现。
熟悉鉴月居士者都知道,他少早年始信仰佛教,青年时代就开始研习佛经,尤其热衷于禅学与禅修,曾皈依九华山祇园禅寺方丈、著名禅师师仁德大和尚门下,长期参禅习定。同时先生又是著名的瑜伽学者、冥想导师,是百万字《瑜伽学》与《瑜伽冥想》专著的作者,“现代禅书派”的提出,正是其将自己修习禅学与冥想的感悟及其境界,与书法艺术相融通的结晶。鉴月居士认为:传统书法为技法所困;现代派书法虽打破了传统,却同样摆脱不了造作与火燥,而“禅书派”,就是要奉行“减行”的愿则,也就是放下,是超脱,不仅技法与习性要放下,甚至于“风格”也视为累赘。放下一分,提高一分,直至连放下也放下,如此才能达到人我一如、心手一如、笔迹与心迹一如,此时书为心痕、不浮于表,何种心境,就有何种书境,这就是禅书的原理与目标。与禅修不同的是,修禅往往有“欣上厌下”之偏,而禅书不求唯美,只求与心“相应”,与真心相近。至于心内为何境、是否合于审美,不是禅书创作的直接目标。
但现代禅书并非脱离于书法本体之外,为维护禅书派的书法本体特性,鉴月居士提出了禅书的二大愿则,其一是突出书法的本体特——线条艺术。其二必须是写的而不是画的,即要求创作运笔时,有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顺序性;需一次完成,且不可重复;强调线条的质朴与宣祼,并将情感、力度、节奏等一次性蕴于书写过程——这就是线条的质量。同时,鉴月居士又强调传统书法法基础和现代派书法技巧对禅书创作的作用,力辟不讲基础的狂妄作风,认为禅书,不是空中楼阁,不经过传统及现代书法技艺的修习、磨砺、揣摩、体悟,是很难领纳禅书派真味的,没有传统书法基础,以及现代派技巧的锻炼,无法“心手如一”,也无法得心应手地展示内心印迹。
随后,鉴月居士又系统地提出禅书派书法的纲领,大致包括:
一、定义内涵:“禅书”是佛教禅学理义、禅学趣境,与现代派书法艺术相融合的书法流派。
二、宗旨目标:重自然,忌造作;重清净,忌火燥;重纯真,忌媚俗。
三、创作原则:突出书法“线条艺术”的本体特征;心手如一、书如心痕,松静身心、由心发迹;放下技法、打破框调,返朴归真、无为而治;寓美于形、凝趣于意,形意向虚、阴阳还元。
四、创作过程:由禅学义趣的的修学体验,解悟何为清静心、何为原真心,进而熟练身手与心神的相应相会,是为心理基础;由传统书法技法的训练、融会乃至现代派书法技巧的实践、突破,全方位领略笔法、笔意的多变性与审美的多面性,是为技法基础;进而通过聚目、散目、闭目、左右易位、圈井线模拟等特殊方法,体味墨迹与个体习性、心境、气质、观念的关联及离散,以助创作过程中主动运用这种关联或离散性,从被动的习气牵缠中解脱出来,是为创作基础;随禅学修习体验所得驾驭身心的能力与工用的不同,随机创作出意境层面、深度、个体特征圴不相同作品,其审美情趣、艺术价值也各有千秋,是为作品的价值基础。
五、审美原则:“禅书”审美不离禅味。禅味如茶,至味无味,冷、奇、清、雅等有为、可测之境仅为其表,内在之审美要素,重在清净、自然二句;亦可概括为形中无常、意中不滞、法中不拘、心中无著四句。依此可作为审美、批评之要旨。
谈起禅书派的现状与前景,鉴月说:“禅书派理念虽已构出一线,但具体的实践尚漫途浩浩,我的禅书修习方便,以及我个人的习作,仅为抛砖引玉之用,我深知我本人也还远未达到禅书派的基本境界。但我对我的探索现果和我的初步理想,充满信心,也坚信这是升华中国书法艺术层面与境界的一条有效途径。我由衷地期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理解乃至接受并参与我的禅书派
书法艺术探索!”
附:石鉴月著《禅书派论》
“禅书派”论(文言本)
—— 石鉴月
第一章 开题
今开一方便门,权借禅理、禅境、禅意以诠书旨,然非禅定、禅宗之所属,亦非别开书法之体例,实欲助临池者解法缚、明真见,使其纳清静、得自然,一匡书坛之流弊,而树翰墨之新风耳。
此方便门,姑以“禅书派”名之。
禅者,非徒禅定、禅宗,实乃禅学理义之要旨,总摄禅理、禅心、禅行、禅境、禅意五门,凡契此五义者,皆禅书之道也。
书者,以线条为体、以汉字为相、以达意为用者也。盖书之道,首重线条,依其形、质、态、力、色、变诸要素而论其得失;次重文字,甲、金、隶、篆、楷、行、草等体例皆归于内;复次重达意,达意者,可读性也。
此派者,常涵三流,其一,依禅义、藉禅心而为书;其二,入禅行而为书;其三者,摄禅境、契禅意而为书。是故,禅书派者,不论书法体例,亦不论个性风格,但合乎上述其一者,皆为此派所摄。
第二章 释义
今就禅书之禅学理义所摄五门,略释要义。
其一,曰明禅理:
所谓禅理者,禅法理义也,统摄禅学、禅行、禅境、禅意诸义。综而言之,禅理即平常、自然、无念、无相之道也。平常者,不攀缘、无造作、质朴诚实之谓也;自然者,不执著、无碍挂、任运自如之谓也;无念者,无杂念、不取舍、寂然默照之谓也;无相者,破虚妄、趋实相、明心见性之谓也。依此四理,契禅心、入禅行、立禅境、达禅意,乃得禅书之妙矣!
其二,曰契禅心:
所谓禅心者,契禅之心境也。其臻至境者,明明朗朗,了无一执。细分有四:一曰放下,二曰质朴,三曰清静,四曰豁达。放下者,无著也,无著于技法,无著于习气,亦无著于放下;质朴者,天然自成,无矫揉造作也;清静者,摒躁趋静,蠲燥息火,以致杂尘不染、物我两忘也;豁达者,胸无块垒,坦荡无滞,散淡自在也。
其三,曰入禅行:
所谓禅行者,亦曰禅修,曰禅思,曰静虑,曰止观,曰观照,皆静中思虑之谓也。静者,静穆止寂,谓诸法不生,妄念不起;虑者,静观默照,谓作书时,反观缘触之心随缘起伏,变幻不定,并知色、触者及一切法,无常一性,惟心所幻,故能不执一法,亦不拒一法,于不取不舍之中,心手一如,自在无碍。故静寂与观照,相辅相成,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动静不二,止观双运。
禅行常有二途,一为定中禅行,二为历缘对境禅行。定中禅行者,为坐中入定之道,行与意尽皆消歇,无心力造迹,亦无能为书,此禅行不为书者所用。故禅书所用者,惟历缘对境禅行耳。
历缘对境禅行亦有多分,所历缘者有六:一行、二住、三坐、四卧、五作、六语;所对境者依六根尘而有六分:眼对色、耳对声、鼻对香、舌对味、身对触、意对法。所历六缘,惟坐、住与作三者适用于书,余皆不为所用;所对六境,惟眼对色、身对触、意对法三者适用于书,余亦不为所用。
凡禅行中为书,先当于坐或作时,静气凝神,制心于一境,次对色、触、法三境作静虑,并以之导书迹契禅意、合禅境。斯静虑之时,亦作书造迹之际;反之亦然。
于斯时也,首当静心,心若不能静,须用止心法。其法有二:一为系缘守境止,此缘为笔端、握笔处、手腕等处;此境为眼中之迹、身手所触,以此缘境,令心无放逸,即为心止。其二为制心止,即随心所念,知一切技法、体例、美丑诸念,皆因人有,为心所造,无有常一自性,由是胸无牵绊,意无取舍,心不驰散,即为心止。
心既得静,虑亦当静。于作书时,知眼中所见、待见之迹,若大小、粗细、长短、枯润等,如水中之月无有定实;知手笔随所觉触,若轻重、涩滑等,如影幻化非真;知意中技法审美,本无定法。于彼之时,乃知一切法毕竟空寂,于自心而起之技法,无执无拒,无舍无滞,不为所缚、亦无悖逆。由是心无所执、手无所碍、迹无造作,随缘任运。此即作书于禅行之道也。
其四,曰立禅境:
所谓禅境者,依禅行、寓禅意、契合禅理之境界也。依今人审美之旨趣,权分为七:曰清寒境,曰空灵境,曰拙朴境,曰静寂境,曰洒脱境,曰深远境,曰透脱境。
所谓清寒境者,简略直截,清凉孤寒也。
所谓空灵境者,超凡脱俗,旷达空妙也。
所谓拙朴境者,自然无饰,天真质朴也。
所谓静寂境者,无火无躁,坦然寂静也。
所谓洒脱境者,无拘无滞,豁达豪迈也。
所谓深远境者,深邃奇巧,妙透玄机也。
所谓透脱境者,超然无我,任运自如也。
其五,曰达禅意:
所谓禅意者,寓于禅境、契禅理之意趣,或谓禅趣,亦曰禅味。依禅境之别,可分为七:一曰孤高清闲;二曰散淡豁达;三曰天真率意;四曰坦然寂静;五曰无著无缚;六曰深知远达;七曰圆融任运。此禅意者,乃由禅心,依禅行、入禅境而成,非先于禅行、禅境而存乎胸臆也。
第三章宗旨
古书之道,始见于甲骨、钟鼎,纯朴天真、妙趣横生,可谓得书道之精髓者也;后世书法,或重法度,或重意气,皆以习气、惯力为功,法为法缚之相森然;现代派者,乐于奇技,任手成迹,或假以画彩匠技工巧,人为妄设之端百出,火燥造作之气炽然。此皆非书法正道也。
盖常人之为书也,或重于形势,或重于达意,游于情法之间。书者于情于情,或离、或执、或乖。离于情者,必为法缚;离于法者,必致造作。执于法者,耽于妨造;执于情者,徒添燥火。与法乖者,离形失度;与情乖者,必落俗窠。
夫书者,借文字之相以达意趣。文字者,肇乎自然之相,自然之相者,山川、草木、世态、人事也,复以象形、指事、会意、假借、转注诸法达于人意;自然之性者,乃清净任运之轨,动之于心而寂止于外也。故书当藉自然之相,发自然之性。以是之故,为书者,须由心及手,贯于文字,拟于自然之形势,而复归清静任运之自然本性。此性相一如也,自然之轨也,亦禅书之道也!
禅书之旨,不拘一法,亦不舍一法,合自然之道而行,契清静之体而为,心与法,非即非离、非乖非合;作书之时,必伺气静心寂,以达心物一如、心手一如,及至心物两忘而渐入佳境,则禅心契而禅意达,上品之书遂出矣。
又,书法以文字为相,达意为用,复以线条为体。庸常之辈,舍线条而以文字为体,执于文字之相,复以累世之法帖为宗,而疏于线条之自然体性,故代代沿袭,陈陈相因,法外立法、头上安头,而致法为法缚者,久矣!今禅书之门,就简而弃繁、舍末以归本,初以线条炼化为宗、复舍历代体例之变,直入书之本体,免遭法帖之累,并销梏桎之虞矣!
第四章 书品
书品者,人常以工格质妍而论优劣。是以前人履迹为工、积久成习为格、朴实天真为质、媚妍奇巧为妍,凡合此者为优,反之则为劣。然优劣之别,实缘凡夫一心。若依自然之道,则惟有形色分别,而无优劣之辩也。所谓大中见小,小中涵大,平等无别,无有贵贱,是自然性也。故常人审美,有违自然之道,乃凡夫道,比于禅修,则无异于“欣高厌下带异计而修者”,凡夫之禅也。
当知客观自然,虽无优劣之别,然纳于人心者,则有种种境相之分,一为颠倒梦想虚幻相;二为如如无妄真实相;三为无执无碍平等相。依此三心相为书,则书品之高下毕现。依诸虚幻心者,受妄想习气所熏,或固执法范,或狂乱失度,或火燥炽盛,此下品也;依诸真实心者,还形色于自然,运技法于简朴,以致清静自然,了无造作,此中品也;依诸平等心者,不拘一法,不拒一法,不特用心,不离用心,乃至物我两忘,此则为上品矣。
夫禅书派者,始乎中品,臻于上品。以是之故,禅书不求唯美,亦不求工格怪奇,只与真实平等心境相应,无执著,无粘滞,无修无饰,无造无作,无火无燥,清净自然,乃至无法无不法,心物一如,自在无碍,而止于至善。
第五章 简择
初择笔法。先以禅喻,坐禅之初障有二:一为昏沉、二为掉举。若此喻者,禅书门下初障亦有二,一为疲病、二为造作。昏沉者,心志衰弱,意气不扬,必致书者疲病;掉举者,散乱无度,任意张扬,必致书者造作。疲病者,流习残弊也,流习乃积习成惯,反为所缚;残弊乃心力不济,或耽于粘、聚、合,或溺于离、散、开,皆离于中道也。造作者,妄生工巧。妄生者,着意生造;工巧者,故作姿态,此二者皆有违自然之道。禅书门则舍此疲病、造作,诀云:“不疲不亢,非散非粘,不造不作,法归自然。”
次择线条。大小、精细、浓淡、润枯、轻重、曲直、疾迟、涩滑、滞畅、顺逆、穿退、纵横……此线条之变也,当随机随缘而用,无令过或不济,过则生火燥,不济则生媚俗。禅书门诀云:“应机随缘,任运自如,适可适度,脱媚脱俗。”
复次择结体。粘离、聚散、开合、斜正、疏密、兑让……此皆结体形势之两端,当自然运用,无令故作姿态,偏则必致上言疲病、造作之障也。诀云:“形势天成,顺应不偏,胸无偏倚,结体坦然。”
复次择笔意。笔意随心,而心有急、宽、沉、浮、清、静六相,依此六心驭笔,则于心境相融之时,必有火、散、滞、躁、清、寂六笔意。火者,急心为体,火燥为相;散者,松闲为体,散淡为相;滞者,执著为体,滞涩为相;躁者,浮心为体,疾滑为相;清者,清净为体,无火为相;寂者,离执为体,无作为相。依前规则,当简六相而拣清、寂二笔意。诀云:“克火克躁,涩滑相宜,离火得清,离作得寂。”
第六章 习练
习法次第有四,曰轨迹、凝神、易位、虚拟。
初习轨迹,若横、若纵、若井、若回、若螺纹、若簧圈……皆当渐次勤写,以一蘸之笔,眼手相济,专志操笔满纸而终,纵至墨尽毫涸亦如初始。日久则笔力透于纸背、浓枯无碍于心,比至笔手相应如一,此初成也。
次习凝神,此阶由轨迹线条转入文字书写,可依日常书写习性而为,无须顾忌诸家体法。运管之时,由单字及单句,默用初习轨迹之功,初习眼根游离于笔端,次习注目一处,复习散视四角,或近敛鼻端,由是令手笔渐离于眼根而趋于识、脱乎形而随于意,渐合于自然之道。
复次习易位法。所谓位者,操笔法位也,或左右手易,或指拳形易,或正反握易,或左右、正反、指拳皆易。如此法,旨在破除意中习气,故行易位时,须静心揣度,于心手乖背之时,心不拗于手,手不拗于笔,笔不拗于迹,渐至习气销磨,笔法随意自然,于兹则此法就矣。
复次习虚拟法,即闭目揣度而运笔,间或开眼隙而窥觑,然意不随移。如是修习日久,渐至双目开阖无异,则手笔可脱于眼而独与心识相应,是可谓心手一如,为禅书门特法之用矣。
第七章 抉择
抉择所依者,惟得、舍二字。得者取也,舍者放也。
彼可取者有二,一曰传统习法及法帖,二曰线条专习法。禅书门下,不拒传统习法及法帖,以其能炼化线条故;亦不惟传统习法及法帖是瞻,以线条专习法亦能炼化线条故。此二者可取其一,亦可得而兼之。
因取故得,所得者二:一为法,二为串习。法者,笔法也,串习者,笔意习气也。得而后舍,非舍则执,故当舍者执也。所舍者二:一为执得,二为舍相。舍执得者,不拘一法;舍舍相者,不拒一法。为书者,当于不拘不拒之间,无执著,无挂碍,亦无粘滞,方可登堂入室,达书品之极境。是故禅书门人,欲得上行,必须减行;欲得上境,则须舍放所得法与串习之执,多一分放下,则增一分佳境。此禅书门所以学无止境者也!
第八章 作书
习法纯熟之际,乃可转入作法。作法有三:常法、特法、异法。
常法者,随缘、随机而作,以宁神、静气、随心为作书之旨。
特法者,为禅书门人或禅修人特用,于晏坐静守之余,心无挂碍之际,依禅理、禅心、禅行而为书也。
异法者,唯与定境相应,适于修止之际而作也。于座前设书案,先入止境,于一念净相相续之终、静心尚余之际,或微开眼帘,或不开眼,信手而为,此非常修止观者或习练虚拟法得大成者不能为之,非常人可行也,以是之故,名曰异法。
第九章 别嘱
禅书一门,其义涉广,为便记诵,故以文言略陈。不解文言者,可参照白话释义。入此门者,当依此论时习之,亦当依此论弘扬之。禅书一门弘扬之要,贵在克已践行,而非口头称颂,凡遇世俗抵触,不可强辩,惟期导引试行,待受益者众,自能流布四方矣。
(石鉴月 1995年9月5日 于一步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