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7 19:19
纸本墨画 纵35.2cm 横49.7cm 14世纪 东京国立博物馆 寒山与拾得,相传是住在天台山国清寺,师事于丰干禅师的唐代传奇性人物。描绘寒山、拾得的画作,自宋代以来就一直在禅僧间广受喜爱。本图是描绘寒山、拾得二人被问及丰干禅师行踪时,沉默不语、只是哈哈大笑的情景。虽然因袭了将人物脸部画得细致、衣衫以粗略笔致来表现的水墨人物画传统,然而却更具有因陀罗个人独有的简略作风。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曾深受禅宗佛理的影响,并衍生出一种具有日本特色的审美意识。早年流入日本的中国禅画也因此备受日本人的珍视,被视为国宝级的文物。目前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寒山拾得图》,就是这样一幅隐含机锋的禅机图。
以寒山和拾得为主题的图画有许多版本,而最负盛名的禅画则是这幅元代画家因陀罗所作的《寒山拾得图》。此图为纸本、墨画,在画面最左边,题有楚石梵琦写的赞:“寒山拾得两头陀,或赋新诗或唱歌。试问丰干何处去,无言无语笑呵呵。”这幅画,描写寒山与拾得两位仙人席地坐于一株古树下,背依石丘,相对谈天说地,一副逍遥自在的样子。
画中的寒山拾得蓬头光脚笑颜,一人双手相握,一人俟身向前。画面线条玲珑,浓淡衬托有力。虽寥寥数笔,但傲笑自若的禅僧形象已跃然纸上,流露出一种超脱物累、大智若愚、狂放不羁的精神。画家用了多种笔法来表现这一充满静谧禅机的场面:以吹墨法画头发,使之有蓬松自然之感;以阔笔焦墨画襟带,使之有临风而动的飘逸感;以渴笔画树石,使之有苍劲古逸之感。画意损深邃,画风简约,拙朴木纳,又不失活泼、诙谐。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的元代画家因陀罗的禅画、日本国宝《禅机图短简寒山拾得图》,于2006年10月3日至29日在东京国立博物馆的东洋馆公开展出。画中的寒山和拾得,中国老百姓对他们并不陌生,他们就是民间祈佑和谐美满的合和二仙的历史原形。最初寒山、拾得是唐代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在相传唐贞观年间台州刺史闾邱胤撰写的《寒山子诗集传》,以及宋僧赞宁所著的《宋高僧传》中,都记述了他们的灵异事迹。在佛教传统中,寒山被视为有德高僧,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拾得是普贤的化身,与弥陀化身的丰干,并称为“三隐”或“三圣”。
相传寒山曾显现于天台国清寺,后驻苏州寒山寺。雍正帝曾于雍正十一年敕封寒山为妙觉普度和圣寒山大士,拾得为圆觉慈度合圣拾得大士。也由此,寒山拾得被赋予了象征和谐好合的“和合二仙”的新身份,使得寒山拾得民俗化,被民间赋予一种吉庆祥和的气氛。除了神奇故事,寒山还留下了300多首诗,这些诗被称为寒山诗,寒山诗通俗易懂,又富有禅机佛理。寒山诗在中国历代都有刻本,《寒山子诗集》后又成为佛家典籍,传入日本后与《唐诗选》一样广为传颂,甚为流行。
《寒山拾得图》的作者因陀罗,是元代末年的僧侣画家,生卒年不详,我国书画中并未有所记载。在日本室町时代(1338-1573)所撰述的《君台观左右帐记》中对因陀罗的记载也只有“因陀罗,天竺寺梵僧,人物道释”这样短短一句。之所以认定因陀罗是元代末期之人,是因为《寒山拾得图》这幅画中有元代末期的禅僧楚石梵琦所题的赞。而根据《寒山拾得图》中的款记“佛慧净辩圆通法宝大师壬梵因,宣授汴梁上方佑国大光教禅寺住持”,人们还猜测因陀罗应当是作过元代汴梁(开封)上方佑国大光教禅寺的住持,法名为壬梵因。
因陀罗擅长画达摩、丹霞、布袋、寒山、拾得等禅宗祖师或高僧等人物形象。由于墨色浓淡对比有致,画面显得活泼清新,在稚拙而朴质中透出明朗而秀致的韵味。
其实,《寒山拾得图》只是因陀罗所作的一整卷禅机图中的一部分,在日本,还有另外4幅因陀罗画的禅机图,它们分别是由石桥美术馆收藏的《丹霞烧佛图》、根津美术馆收藏的《布袋图》、静嘉堂文库美术馆收藏的《智常禅师图》以及畠山纪念馆所收藏的《李渤参智图》。这5幅作品统一被称为因陀罗的《禅机图短简》,都被指定为日本的国宝。据日本专家考证,因陀罗的禅机图并不只由这5幅画组成,可能还包括另外一幅《寒山拾得图》以及一幅《萧王问答图》,而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的这幅《寒山拾得图》则极有可能是整个画卷的末尾部分。
日本自镰仓时代(1185—1333年)开始兴起收藏唐宋元等朝代的中国美术作品之风,因陀罗的禅机图也因此传入日本。不过,与中国人整卷欣赏美术作品不同,日本人更喜欢把一副长画卷裁成多个部分,然后裱制成画轴挂在茶室等房间的墙上分别欣赏。这也是因陀罗所画的一整卷禅机图被分成多个部分,现在分别由不同的美术馆收藏的原因。不过,不管是哪一幅作品都是享誉日本的名贵珍藏品。例如,《寒山拾得图》长期以来一直作为广岛藩藩主浅野家收藏的名品广为人知,其存放的木盒上还刻有以精通茶道而著称的松江藩藩主松平不昧的题签。
禅宗本是中印文化孕育出的奇葩,后来演变为一种中国化的佛教,借助中国水墨画这种自然空灵的表现手法,诞生了禅画这样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禅画是通过以画讲禅来表达禅理的艺术。禅者借用一杆纤柔的毛笔,泼洒出心灵的声息,激发修道者的悟性,用写意画的方式直截了当地阐明禅宗心法。禅画也因此成为中华文化中的一束绚丽花朵。禅的本质是要看生命的本性,所以禅画的表现手法往往是脱俗、空寂、古拙,同时又洒脱、风流、活泼。
嘉兴天宁楚石梵琦禅师,径山无叟行端禅师之法嗣,俗姓朱,明州象山人。其母张氏梦见红日堕怀,遂生梵琦禅师。梵琦禅师在襁褓中时,曾有异僧来家中化斋,摸着梵琦禅师的头顶说:“此佛日也,他日必当振扬佛法。”父母因此给他取小字昙曜。梵琦禅师四岁时父母双亡,由亲戚抚养。七岁时即灵慧大发,读书一目十行,远近之人皆称之为神童。梵琦禅师九岁离俗,于天宁永祚寺出家,跟随讷翁谟禅师学习经论。不久便前往湖州崇恩寺,依晋翁询禅师。晋翁询禅师是梵琦禅师俗家时的族叔,与魏公赵孟頫(fu)往来甚密。赵孟頫一见梵琦禅师,非常器重,遂出钱为他买了僧牒。梵琦禅师因此得以正式剃度,十六岁,于杭州昭庆寺受了具足戒。 后来,晋翁询禅师移住道场寺,梵琦禅师亦随而前往,先是充当侍者,不久又负责管理藏经阁。 一日,梵琦禅师阅读《楞严经》。当他读到“缘见因明,暗成无见”这一句时,恍然有省。从此以后,梵琦禅师遍览群书,其义自晓,文句自通,不假师授。 梵琦禅师出家后,由于一直与经论打交道,没有受过本色钳锤,因此他自知滞于名相,未能尽去缠缚,这样下去是不可能获得解脱的。于是他便暂时放弃经论的学习,前往径山,参礼元叟行端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