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院钟声

更新时间:2023-02-09 16:12

《禅院钟声》是一首广东粤曲,由粤曲音乐家崔蔚林创作于1939年至1940年间。乐曲讲述了一个书生爱上了一个女子,他去外地苦读并求取功名后,回到家乡却发现自己的心上人已经和别人结婚了,于是他就出家了。剃度的当天晚上,他想起负心人的无情无义,再也难以自已,于是在寺庙里就着钟声、风声、木鱼声,唱出了自己的满腹悲苦,和对负心人的谴责。

创作背景

《禅院钟声》创作于1939年至1940年之间,日本侵略中国,崔蔚时正流亡香港,生活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作这首曲子的时候,崔蔚林寄居于一个旅馆之中,馆舍之侧有一佛寺(在今天的庙街),晨钟暮鼓,木鱼声声。有一天,他愁绪满怀,面对此情此景,灵感蓦地袭来,于是创作了《禅院钟声》。

崔蔚林创作乐曲首先是用洞箫吹奏,慢慢地寻找合适的曲调,想到一句就把它记录下来,然后慢慢地连缀成篇。这首作品也是这样创作出来的。此曲最早就是用洞箫演奏的,并且灌制了唱片,但如今已经很难找到其原声唱片了。

乐曲歌词

《禅院歌声》作为粤剧曲目常常配有歌词:

云寒雨冷

寂寥夜半景色凄清

荒山悄静

依稀隐约传来了夜半钟

钟声惊破梦更难成

是谁令我愁难罄

唉悲莫罄

情如泡影

鸳鸯梦

三生约

何堪追认

旧爱一朝断

伤心哀我负爱抱恨决心逃情

禅院萧萧叹孤影

仿似杜宇哀声泣血夜半鸣

隐居涧绝岭

菩提伴我苦敲经

唉 尘凡世俗那堪复听

情似烟轻

禅心修佛性

梦幻已今朝醒

情根爱根恨根怨根

春花怕赋咏

情丝爱丝愁丝怨丝

秋月怕留形

情心早化灰

禅心经洁净

为爱为情恨似病

对花对月怀前程

徒追忆花月证

情人负我

变心负约太不应

相思当初枉心倾

怨句妹妹太薄幸

禅院钟声

深宵独听

夜半啊有恨 人已泪盈盈

为爱为情恨似病

对花对月怀前程

徒追忆花月证

情人负我

变心负约太不应

相思当初枉心倾

怨句妹妹你太薄幸

禅院钟声

深宵独听

夜半啊有恨 人已泪盈盈

乐曲赏析

《禅院钟声》采用“乙反”调式,曲调流畅自然,低沉抑郁,一如天籁之音,高远绝俗,毫无人工斧凿的痕迹,韵味隽永。整首曲子虽然是用“乙反”写作,但并不全是哀愁而带有愤恨情绪。当旋律在哀怨抑郁的中低音区变化展开后,翻上了激动的高音区,节奏运用的切分音开始变化了。如果说切分音体现的是一种力度,那么渐快加速的节奏则表达了抵触及反对的情绪。当然,这种抵触和反对的情绪并没有上升到一种愤恨的反抗之声,所以全曲主要还是在发泄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尽管到尾声段用了快拨,它的旋律也还是相当压抑的。

全曲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很深沉的慢板,旋律哀怨、迟疑而又带有期望之情;左手的揉、吟、滑、按含蓄而委婉。乐曲虽然借用了“禅院”之名,意为求平和与宁静,但实际的音乐却让人有触动心底的感伤。第二部分是由反复了三次的1/4拍子的由慢渐快的段落组成,音乐宛然从慢的节奏中渐渐活跃起来,含蓄地表现了人们展望未来,对光明的企盼。乐曲采用的是“乙凡线”调式,该调式的特点是大量地运用7(低音)、4两音,使音乐的情绪凄凉、悲切、哀怨缠绵。该调式音乐大多用来表现伤感、不幸和心情难过的一类内容。

“禅院”是一种居士,也就是好佛之徒的聚散之地,不同于“僧寺”那种寺门佛僧的居所,一般大小市镇皆设有这类“禅院”,提供给一些遁世修佛之徒,不一定是出家和尚的去处。作者这里选“禅院”而不是以“寺院”为题,其用意是明显的:主要是描写一些遁世修佛市民的心声,这是一种与世无争、超然出世的冥想。在那种纷乱压抑的社会中,许多人会产生这类消极遁世思想,于是禅院就成为他们的向往之地,在听到禅院传来的钟声时,不免兴起无限的幻觉,很希望能处身于一个宁静的环境中。这首曲子就是描写这样一种意境。

社会影响

乐曲创作之时中国处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之下,国破家亡,作者精神极度压抑,愤懑满怀,写此曲以抒发情怀。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这时期,都市中各阶层人民都处在高压政治的统治下,都怀有同感。因此,这首曲成为市民的共鸣之音,一经问世便很快流行起来,在抗战胜利后曾流行一时,常被填词歌唱,慢慢地变成了粤曲中常用的曲牌。

70年代新加坡著名歌手丽莎(黄焕婵)将此曲再度唱红,因此久经不衰。

作者简介

崔蔚林(1911~1975年),又名崔肇森,广东番禺南村镇员岗村人,粤乐演奏家、作曲家。崔蔚林出身豪富之族,而挤身于梨园之列,寄情于音乐之乡,因以玩家而入行,因入行而成大家。其技艺精妙,乐思纵横,以《禅院钟声》名世。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