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评话

更新时间:2023-11-17 22:26

福州评话是以福州方音讲述并有徒歌体唱调穿插吟唱的独特说书形式,约形成于明末清初,相传是柳敬亭的大弟子居辅臣到福州双门楼授徒传艺而流传下来的。

历史沿革

渊源背景

据说明末清初,说书艺人柳敬亭不肯降清,在南明灭亡后,南奔入闽,授徒以福州话采用有说有唱的艺术方式借历史故事讽喻时局,福州评话在这时期正式形式。

发展情况

由存世的清代雍正、乾隆年间福州评话刻本《七星白纸马》等来看,当时福州评话已很盛行。传统福州方言话本,最早于清雍正、乾隆间。

光绪、宣统及民国初年,善说君臣书者有双门大(徐炳铨),善说义侠书者有后洲庆(阮庆庆)、徐天定,善说家庭书(才子佳人书)者有科题(黄菊亭)、徐天生、筱细d(林细弟),绣和尚(赖德森)。

清兵入闽前后,评话艺人以敲打半边铙钹,寓河山破碎、乐不成乐之意。因在说书中暗寓反对清军残酷镇压之意,有一批艺人被枷号于福州瓮城,甚至被弄瞎双目。

辛亥革命期中,曾有《欢迎孙中山先生莅闽》序头。

新中国成立后,福清县文化馆将全县评话艺人组织起来,成立评话小组,走乡串村,巡回说唱。县城、龙田、渔溪、东张等镇设有固定评话场。

1979年初,评话员重新登台说唱。1980年,仅县城就举办说唱评话116场,听众达1.25万人次。

1980年代,评话是福州社会最普遍的娱乐之一,本土民众将听评话当做一种享受,几乎每条街道都有说书场,里面一排排躺椅座无虚席。每当夜幕降临,大街小巷、公园广场、榕树荫下,还会腾出一块稍微宽敞的角落搭上高台,让评话艺人上台表演。附近的街坊们纷纷自带小椅凳赶来,汇集台下,耳听心受,不少人甚至听到了痴迷的程度。如果是或三五日或十天半月的“连讲模式”,则每日都会像连续剧一样“接着讲”。

1983年,福清县评话协会成立,会员22人。

1988年,福清县曲艺家协会主席薛茂金破福建省曲艺家协会评为福建省十佳评话员。

艺术特点

表演形式

福州评话的表演多以一人为主,分有高台演出、书场演出两种。高台演出是农村农闲的时候或城市人家喜庆时邀请前来的演出,演期不长。而书场的演出大多是长篇大书,注重于情节的紧凑热闹,富有悬念,以吸引听众。书场的演出一般重说不重唱,公案书则只说不唱。场地的布置为台上一张案几、一只条凳,简单朴实,非常方便为老百姓演出。案几上还会摆放鲜花、糕点等,并会鸣炮迎接演员登台落座。

唱词曲调

福州评话唱腔无严格曲谱,按福州话依字行腔。唱调分为序头、吟唱和诉牌3类。序头用以演述正书之前的短篇书赞,类似古代说书的“人话”;吟唱是基本唱腔,可用于表唱,也可表现人物的内心独白和人物之间的对话,曲调包括《高山流水》《浪淘沙》《连珠》《滴滴金》《泪句》等;诉牌的音乐性较强,在人物表白身世和倾诉冤情时使用,吟唱时以筷子敲击铜铙钹伴奏。唱词多为七字句,也有八字、九字句。

文化特征

福州评话讲究说、吟、做、花。以说为主、兼有吟诵。

说白分为表白对白、评白、内心白。吟诵又分序头、吟唱、诉牌三种。序头就像文章开头的一段,交代下面正文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说书的题名。吟唱是基本唱腔,表现人物的内心独白和人物之间的对话。

做工,指的是对脸部表情、手势、身体动作的要求。演员要注意眼神和丰富的脸部表情,手势和身体动作要符合故事人物性格,做到形似与神似的统一。

花,就是用在评话中的笑料、噱头。笑料和噱头又分为“夹骨花”和“插花”两种。

福州评话是以铙钹、竹箸、扳指、折扇、醒木、手帕为道具,全程用福州方言说表、吟诵的。它是文学、音乐和表演相结合的艺术样式,在评话大家族中独树一帜,既保留了唐宋变文、俗讲、诗赞系词话的古老风范,又保留了唐宋的中原声腔,储藏了福州地区特有的口头语与特殊语法结构,是福州方言艺术的载体。其演出方式简便灵活,无需化妆无需戏服,不用布景不用幻灯,只要搭个小平台,台上放一张桌子、一把椅子,评话先生就可以施展才艺了。“一个演员撑一场,一片铙钹一片天。”先生既是演员也是伴奏者,击钹开演,亦说亦唱,使用道具进行辅助表演。其他地方的说书人,都是一说到底,唯独福州评话坚持韵散结合,说中还带唱,就像现下的rap,所以也只有福州评话才会用到响器。在说唱之间,均以击钹为节,表明段落。先生一手执钹向上、一手执箸敲击,震动的钹与玉扳指相触,金玉齐鸣,发出悠长的颤音,逗钹、敲钹、追钹、滚钹、飞钹、压钹、搭钹、诉牌钹等各种技法,配合着故事演进,增强书势、渲染氛围,把小小的铙钹给打活了,予人一种动态美的享受。当年清兵入闽,不许使用乐器,艺人们便只用这一爿铙钹,敲打半边,暗喻山河破碎,乐不成乐。后来它就成了福州评话的首要道具。此外,折扇拿在手里,也是颇佳的道具,可拟化为刀枪棍棒、书简信札、托盘餐具等,于极简中蕴藏着丰富的表现力。

福州方言继承了古音古字,乃唐音正声之遗存。福州评话凭福州方言依字行腔,讲究说、吟、做、花。“说”即道白,含叙述、议论、摸拟、抒情,属于主体部分,分独白、对白、评白、泪白、内心白等,讲究现身说法和角色分音,是评话最主要的艺术特色。先生们个个都是研究、传播福州方言的大师,满口乡谈俚语,对方言形容、比喻的运用,以及琅琅上口的乡土民谣、谚语、歇后语的引用,均达到了信手拈来、炉火纯青的地步。一段段故事在他们口中如话家常般娓娓道来,诙谐生动、通俗易懂,极尽干净、洗练之能事。他们随着人物性格特质与时空环境的变化,配合将道白实时转换,当悲则悲当喜则喜,使观众闻其声如见戏中人。

“吟”的腔调又分序头、吟句、诉牌和板歌四类。序头采用韵文吟诵,短者似律绝、长者如歌行,用于开场,就像文章开头的一段,用以演述正书之前的短篇书赞,类似古代说书的“入话”,起压座静场、概括内容和点题作用;吟句是基本唱腔,唱词多为七字句,接近口语,无严格规范的押韵和曲谱,演员随节奏和个人情绪自由吟咏,唱中有评,优美动听,用于表现人物的内心独白或抒发人物情感,曲调包括《高山流水》《一枝花》《浪淘沙》《英雄调》《滴滴金》《泪句》《节节高》等;诉牌的音乐性较强,在人物表白身世和倾诉情感时使用,吟唱时以竹箸敲击铙钹伴奏;板歌则是一种念诵或有板无调的唱腔,有时结合情节采用不同的民谣曲调,如《贺年歌》《真鸟囝》《五字叠》等。历代艺人还创造了不少新曲调,如欢快跳跃的《庆庆调》、高亢激越的《百宝营调》等,是以创调人命名的曲调,艺人赖此也更加有名。

至于“做”,就是表演。注重心神眼手的统一,通过对脸部表情、手势、形体动作的表演,让人物形象、性格和故事情节更加生动契合,而且随着场景的转换,神色、声调、身段的相应变化还要显得自然。这对表演者眼神和脸部表情、手势和肢体动作的形似与神似要求颇高。无表情的说唱,等于学究说书,索然无味。丰富的表情,则能令人物形象饱满丰实,令观众在面对舞台虚景时,产生仿佛可以触摸到实人实物实景的感受。

“花”,即一些笑料或题外话,属于正书之外的噱头,与故事相关或无关,分为“夹骨花”和“插花”,用来增加喜剧效果。

音乐器械

福州评话演出时不需化妆及布景,仅靠一钹、一扇、一醒木和一手帕即可完成。福州评话还采用道具来进行辅助表演,主要道具有醒木、折扇、铙钹。醒木,用硬木做成,用来押座,区分段落,渲染说书气氛。折扇,用棕木扇骨的黑扇,拿在手里,可用来表演,也可兼作道具,比如当作刀枪棍棒、书、信札、托盘等。铙钹,用黄铜制成,用筷子敲打,打法有逗钹、敲钹、压钹、搭钹等。

经典剧目

福州评话的节目繁多,按题材通常分为长解书、短解书、半长短书、公案书和家庭书5种。长解书都是历史故事,有《三国》《隋唐》《精忠岳传》等;短解书是武侠故事,有《七侠五义》《彭公案》《施公案》等;半长短书有《水浒》等;公案书专讲清官为民请命和平冤决狱的故事,为福州评话独有且富于地方色彩,《王公十八判》《珍珠被》《长泰十八命》等为其中代表性的作品;家庭书多反映家庭伦理与悲欢离合的故事,如《甘国宝》《双玉蝉》《玉蝙蝠》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州评话编演了《九命沉冤》《流水欢歌》《小城春秋》《保卫延安》等新节目,形成一定影响。

流行地区

福州评话流行于福建省的福州、闽侯、永泰、长乐、连江、福清、闽清等十几个县市及台湾省和东南亚的福州籍华侨集居地。

传承保护

流传现状

20世纪80年代,评话处于发展的兴盛时期,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迎神,都会请上评话先生表演一场。曾经繁荣的福州评话,如今却逐渐流失观众,甚至面临着传承断代的危险。福州评话的当代生存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困难,需要大力扶持和保护。福州评话和现代人渐行渐远,既有福州评话题材老旧的内在原因,又有现代人太浮躁,难以静心欣赏的外在原因。

保护措施

各级政府先后出台政策,建立曲艺书场,成立传习所保护福州评话。

为使评话艺术有传承、有突破、有创造、有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福州评话代表性传承人陈如燕任教于福州艺术学校,积极培养学生后辈,传授技艺。

为了更好地传承艺术,培养新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福州评话代表性传承人毛钦铭坚持每周为青年演员辅导,倾囊传授。

刘宜威经常到校园为学生进行评话表演,除了走进校园,他还将曲艺与影视相结合,如在长篇历史纪录片《开闽》中,以评话作为线索,贯穿开篇、旁白、结尾,渲染气氛,突出了闽地特色,还协助热门综艺节目在福州的拍摄,在节目中用福州评话道民俗、述风情,开辟了传统文化在新环境里的另一条路。

2020年,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福建师大“闽台地方戏曲”教育传习基地正式落户福州评话伬艺传习所。双方在深挖福州地方曲艺文化资源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不断探索,福建师大音乐学院不少学生以就业或业余学习的方式学习、演出福州评话伬艺,为福州评话增添了新鲜血液。

代表人物

毛钦铭,男,汉族,1931年生,福建福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福州评话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员。16岁师从著名评话艺术家苏宝福,3年后登台,从事评话表演四十余年。他在练台过程中不断加强自身文化修养,并在说表中自如应用成语、谚语和歇后语,增强了评话的可听性。他经常观摩不同流派评话的演出,善于借鉴各家之长。代表作品有:《千金买骨》《桐油煮粉干》《呼家将》《五代史》等。

陈如燕,女,汉族,1948年生,福建福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福州评话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员。陈如燕11岁师从著名评话表演艺术家陈长枝,12岁登台演出短篇现代评话《老渔翁歼敌记》和传统评话《孟姜女》。1964年,陈如燕从书台走上大舞台,与陈长枝合作的对口评话《永久的思念》,同刘民辉合作的对口评话《智擒》《歌唱五杰》,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有益的改革和尝试。代表作品有:《郑唐打严嵩》《施三德》等。

刘宜威,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州评话”传承人。

入选非遗

2006年5月20日,福州评话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为Ⅴ-3。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福州评话伬艺传习所(福州市曲艺团)获得“福州评话”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福州评话”项目保护单位福州评话伬艺传习所(福州市曲艺团)评估合格。

曲艺价值

福州评话保留了许多福州本地特有的口头语、俗谚、语法、词汇等,成为研究福州方言的宝库。福州评话所提供的古老艺术信息,对研究中国曲艺史、古汉语、人文学、社会科学,认识曲艺艺术的发展规律等,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学术价值。

福州评话从伴奏乐器的形制、吟诵表演的方式、独特的曲本体裁和传统的话本题材等方面看,都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被称为古老曲艺的“活化石”。

福州评话以福州市区为中心,流行于闽海十邑,足迹遍及闽东和闽北,并远至东南亚、北美等地的福州华侨聚居地,为福州方言群体所喜闻乐见。它是福州人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故乡情结,是在外游子心头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文化轶事

表演福州评话只用一片铙钹的原因是,曾有说法,称清兵入关时,不允许使用乐器,艺人们便只用一片铙钹,寓意山河半壁,乐不成乐。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