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1-02 16:59
福建省京剧院原系中国人民解放军三野十兵团政治部京剧团,1948年诞生于淮海战役硝烟弥漫的战火之中,1953年集体转业地方,成立福建省京剧团,2006年10月更名为福建京剧院。创始人之一的李盛斌先生,是富连成盛字科数一数二的大武生。
六十年来,剧院继承传统,锐意创新,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创演了《真假美猴王》、《雷锋之歌》、《山花》、《走过十五岁》、《北风紧》、《才女鱼玄机》等传统和新创剧目400多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近年来,剧院多次赴日本、泰国、新加坡、法国等国家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演出,受到各国政府的和观众的热烈反响。剧院各类专业均拥有一批青年艺术骨干和具有发展潜力的新秀演员,如孙劲梅、李哲、黄嵩等,他们多次在全国比赛中荣获大奖。2005年底,剧院被文化部评为“重点京剧院团”。在福建省委、省政府、省委宣传部及文化厅的亲切关怀下,剧院拥有了自己的演出场所——凤凰大剧院,并成立了福建凤凰演艺公司。
2022年6月,福建京剧院团支部入选2021年度“福建省直机关五四红旗团委(团总支、团支部)”名单。
1948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三野十兵团政治部京剧团成立,即为福建京剧院前身。1949年4月,剧团随军渡江南下至福建。1950年1月,第三野战军司令了陈毅来闽,在大罗天剧场观看团演出。1951年,华东区书记魏文伯来闽,观看团演出。
1952年,李盛斌参加华东地区戏曲会演,荣获表演“一等奖”。1953年5月,剧团集体转业地方,改名为福建省京剧团。1954年4月,中央发起全国性慰问解放军活动,团参加在古田及海防前线慰问演出。1957年7月·创作剧目《红色风暴》在社会各界引起轰动,连演九十余场。
1963年1月,驻省海军某部击沉国民党入侵的“永昌号”军舰,陈毅元帅代表中央军委来闽,率领团赴三都澳等地进行慰问演出。1965年5月,新编现代戏《红色少年》参加华东区京剧现代戏汇演。1966—1975年期间,先后上演了《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龙江颂》、《奇袭白虎团》、《杜鹃山》等现代京剧。
1975年8月,新编现代戏《红色少年》赴京参加全国现代戏调演。1976年10月,新编现代戏《红色少年》进京参加国庆演出,演员郭云涛应周恩来总理邀请参加国宴。1979年10月·新编历史剧《郝摇旗》参加福建省国庆30周年演出。
1980年,新编现代戏《东邻女》参加福建省第四届现代戏会演。1981年10月,新编现代戏《东邻女》赴京参加全国现代戏调演,获文化部嘉奖。1981年8—11月,神话剧《真假美猴王》先后在上海、北京、天津、济南等地巡回演出,引起轰动;10月参加国庆演出,并进中南海为中央首长演出,受到邓颖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1983年4月,《真假美猴王》由珠江电影制片厂摄成彩色影片,发行国内外。
1983年7月,创作剧目《五颗明珠》参加省第15届戏剧会演,获“优秀剧目奖”。并获编剧、导演、作曲、舞美、表演五项“优秀奖”。同年10月,省首届青年演员比赛,团获四金、一银、三铜等奖牌。
1987年12月,京剧《围城记》参加省属剧团创作剧目汇演,荣获“演出奖”。导演、音乐、舞美、演员均获大奖。1988年1月,省第二届优秀中青年演员比赛,团获四金、一银、二铜等奖牌。同年省首届“水仙花”奖演员比赛,团五位演员获奖。
1990年10月,京剧现代戏《雷锋之歌》获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嘉奖,该剧演出400多场。1991年7月·京剧现代戏《山花》进京参加建党七十周年献礼演出。并进中南海、中央党校为中央领导演出,同年该剧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文华编剧奖”。
1992年9月,京剧小戏《贪县官》参加全国戏剧小品比赛,荣获“三等奖”。王金柱获“表演奖”。12月,京剧小戏《成佛记》、《神亭岭》赴天津参加全国京剧青年团队创作剧目汇演,《成佛记》获“演出奖”;孙劲梅、阮学东、丁正勇获“演员奖”。
1995年9月,团赴日本进行京剧普及交流演出,受到日本友人的高度评价。1996年10月,举办大型“96仲秋、国庆京剧晚会”,省委书记贾庆霖、省老领导温附山、省文化厅副厅长郭勋安等观看演出。
1997年1月,省文化厅吴凤章厅长率团赴闽东等地春节慰问海、陆、空部队。7月,参加省“迎九七、庆回归”大型文艺演出。8月,受省委、省政府委托,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民政厅、省军区联合组织的八一建军节“渔水情深慰问团”,奔赴全省各地慰问驻闽海、陆、空三军。
1998年1月,全省第三届优秀中青年演员比赛,团喜获两枚金牌、四枚银牌、二枚铜牌的优异成绩,并获“组织奖”。10月,由上海戏校代培的三十名学员回团实习,与中青年演员组成演出队赴温州巡回演出。11月,团建团50周大庆,省领导陈明义、何少川、袁启彤、游德馨、潘心诚、省老领导温附山、省文化厅厅长吴凤章为团庆题词。
1999年7月,参加省二十一届戏剧会演《北风紧》获“剧目奖”,剧本“一等奖”、“优秀音乐奖”、“优秀表演奖”等奖项。10月·参加省“国庆五十周年文艺晚会”演出和“迎澳门回归文艺晚会”演出。
2000年1月,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展演”,阮学东主演《伐子都》获“二等奖”。5月,参加中央电视台“哈药六杯全国第四届京剧青年演员电视大赛”田磊获“金奖”;·孙劲梅、昝旭东获“银屏奖”。
2001年7月,京剧《走过十五岁》参加省“向建党八十周年献礼现代戏调演”获“优秀演出奖”和“优秀组织奖”。12月,省第四届青年演员比赛获二枚金牌、三枚银牌。
2002年7月,京剧《走过十五岁》参加省22届戏剧会演获“优秀剧目奖”、剧本一等奖;导演、作曲、舞美设计、灯光设计、表演等均获“优秀”奖项。10月,《雁荡山》、《小放牛》、《张四姐下凡》赴日本参加“中日建交三十周年系列活动”,在日本东京、长崎、福冈、熊本等地巡演20场,深受日本观众赞赏。2003年5月,《走过十五岁》获省百花文艺奖“一等奖”。
2004年11月,参加全国第四届中国京剧艺术节武戏擂台赛,田磊主演《赚历城》荣获“金奖”。12月,参加省第五届青年演员比赛获二枚银牌,三枚铜牌。同月参加“百花颂”文艺晚会,为两会代表演出。
2005年1月,《火焰山》剧组参加“中国艺术团”,受文化部派遣出访泰国,参加“中泰文化年系列演出活动”,受到泰国政府的盛情款待和泰国人民的热烈欢迎。10月·参加中央电视台“第五届全国京剧青年演员电视大赛”,李哲获“银奖”、参评“全国重点京剧院团”,在全国87个京剧院团中评估总分名列第十,被评为“省级重点京剧院团”。
2006年4月,为前总理朱镕基演出,受到了朱总理及省领导的高度称赞。朱总理对团的建设发展非常关注并寄予厚望。同年9月,经省文化厅、省编委批准,团正式更名为“福建京剧院”。
2024年3月15日晚,由福建京剧院复排的小剧场京剧《成佛记》在福州西湖畔的福茗戏苑首演。
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促进中日文化交流,中国文化部于2002年在日本举办“中国文化年”系列活动。剧院特聘已离休的国家一级导演李幼斌担任编导。经过将近一年的认真筹备、排练,2002年9月29日,由27人组成的访日演出团,从厦门国际机场登上了访日公演的行程。这是团第二次应邀赴日演出。1995年的访日演出已获得了巨大成功。东京、长崎、冲绳等地的许多观众和日本“京剧迷”,一提起福建省京剧院,都翘起拇指夸赞。这对他们的再次访日公演,既是鼓励又是压力。
10月2日晚7点,在日本东京艺术剧场的中心舞台,访日公演的首场演出拉开了帷幕。《雁荡山》、《小放羊》、《张四姐下凡》三个剧目,105分钟的演出中,台下一千多名观众接连不断地爆发出几十次热烈掌声。演出结束后,热情的观众又是献花,又是送水果,还忙着找演员签名、合影,其热情同国内的“京剧迷”不相上下。演出大获成功,中国驻日使馆文化参赞到后台看望大家时说:“想不到你们的队伍这么年轻演得这么精彩,福建省京剧院很有实力。”首战告捷后,接下来们走过东京、琦玉、长崎、福岗、群马等近二分之一日本国土,在十三个剧场、会馆共演出了20场。
10月27日是们在日本的最后一场演出,剧场前几排坐有400多名保育园的小朋友。开演前们同保育员的园长进行了交谈,他说:“孩子们早在一个多月前就知道中国的‘孙悟空’要来了,天天盼着早日到来,有些孩子激动得好多天觉都睡不稳。”们问:“这么小的孩子能看懂中国京剧吗?”园长说:“会看,日本的孩子很小就开始接受日本和中国的古典艺术,古典音乐的熏陶,看京剧已不是第一次了。”尽管这样说,们对这么多孩子看戏,能否保持场内的安静和秩序,仍怀疑虑。想不到整场演出孩子们从头至尾聚精会神地观看,不但秩序井然,而且掌声更为热烈。演出结束后,有位小朋友坚决不肯离去,非要大人带去见“孙悟空”不可。他们一直在剧场外面静静地等候,直到们卸完台装好车出来了才同们相见。演员们非常热情地同他们进行了交谈,并满足了他们合影留念的要求。在们即将回国时,日方为们举办了热情洋溢的欢送宴会,津田忠彦先生在祝酒时,对们的艺术表演水平和团员们出色的工作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与赞扬。
1995年9月至11月,团带着一台优秀剧目,赴日本东京,大坂,长崎等地向日本青少年作普及京剧演出,京剧艺术的魅力征服了日本青少年。1996年7月至8月,团6名演员加盟福州市艺术团赴法国参加比利牛斯民间艺术节,受到国际友人的欢迎。
2024年10月16日,福建省歌舞剧院应邀赴日本那霸市参加由冲绳华人华侨总会、2024年冲绳中国音乐节实行委员会主办的第二届冲绳中国音乐节。中国驻福冈总领事杨庆东、冲绳县知事玉城丹尼等出席并致辞。
此次音乐节由福建省歌舞剧院艺术家与冲绳当地知名团队及旅日文艺界侨胞联袂演出,包括“祝福祖国”“闽琉情缘”“文化传承”“共创未来”四大篇章。福建省歌舞剧院的民乐团与琉球交响乐团相互演奏中日名曲,引发全场观众心灵共鸣。《海韵福潮》《采茶灯》《龙腾福地》《欢聚一堂》等具有福建地方特色的歌舞节目让观众感受到浓浓“福”文化的深厚底韵,展现出多姿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魅力。日方表演的冲绳太鼓、琉球舞蹈、传统民谣等节目显现了文化融合的艺术美感。冲绳各界代表、华侨华人和当地民众共600余人参加。2024年福建省与冲绳县结好27周年,本次冲绳中国音乐节对于加深两地情谊、增强人文交流、促进务实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孙劲梅,福建京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程派青衣,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获第二十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从事京剧艺术事业三十余年,历年来摘金夺银获得过多个国家级大奖为福建京剧院争得了荣誉,也为推动福建京剧事业做出了贡献。获得过福建省第六届“五·四青年奖章,福建省“文艺十佳女性”,福建省”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是全国第“十一届妇代会”代表。
刘作玉,国家一级导演。福建京剧院原院长。曾导演过《雷峰之歌》、《成佛记》等剧。曾在省级会演、比赛中获导演奖、演员奖、优秀辅导教师奖。
金于贤,1979年调入福建省京剧团,工武生。1998年在福建省第三届中青年演员比赛中获银奖;2002年在福建省第22届戏剧会演中获优秀导演奖。现任福建京剧院副院长。
毕立波,1983年调入福建省京剧团,工花脸。1983年在福建省第一届中青年演员比赛中获银牌奖;1998年在福建省第三届中青年演员比赛中获金牌奖。
阮学东,1987年毕业于福建省艺校京剧班上武生。1987年在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中获荧屏奖;1992年在全国京剧青年团队新剧目会演中获表演奖;1998年在福建第三届中青年演员比赛中获金奖;2001在文化部举办的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比赛中获二等奖。
李哲,1999毕业于上海戏曲学校福建京剧班,工短打武生。2002年在福建省第四届中青年演员比赛中获金牌奖。
韩宁,1987年毕业于上海戏曲学校福建京剧班,工花旦。2002年在福建省第22届戏剧会演中获表演奖。
昝旭东,1999年毕业于,上海戏曲学校福建京剧班,工小生。2001年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哈药六杯”全国青年京剧演员大赛中获荧屏奖。
王金柱,1948年5月出生,国家一级演员、省劳动模范,文武丑。在<真假美猴王>中扮演孙悟空,并拍摄成电影戏曲片。曾获省首届青年演员比赛“金奖”、全国戏剧小品比赛“表演奖”、中国戏剧家协会颁发的“优秀教师金牌奖”。
王贵忠,1958年七月出生,国家二级演员,老生。曾获省首届青年演员比赛“铜奖”、省第三届中青年演员比赛“铜奖”。曾在京剧《雷峰之歌》中成功扮演雷峰,该剧演出400多场,获省宣传部、省文化厅表彰。
张美超,1986年12月出生,张派青衣,青年新秀。2005年7月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大专班。学习张派,扮演秀美,嗓音宽、亮、厚。
张昭君,1987年三月出生,老旦,青年新秀。2005年毕业于河北省石家庄艺术学校。嗓音高亢,宽厚、宏亮。曾获全国红梅奖比赛“二等奖”。
李海宁,1984年10月27号出生,青衣、花旦,青年新秀。2004年毕业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艺术学校。青年新秀,扮相俊俏。嗓音脆亮、甜美、有穿透力。
张萌,1985年2月出生,老生,青年新秀,2004年毕业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艺术学校。嗓音高亢、宽亮。
袁灵云,原为上海京剧院“文艺四级”演员。工于青衣,尤以唱工见长,嗓音亮丽,高低自如:高音不破,低音不暗,中气充盈,行腔圆润。尤其处理大唱段,唱法讲究、给观众听觉上的满足、她也酷爱花旦戏,如《柜中缘》、《金玉奴》、《得意缘》表演闺门旦、细致专神。1958年调入团成为当家旦角,除演折子戏外,热衷于排新戏,主演过《武则天》、《杜十娘》,也演过现代戏,如林祥谦夫人之类新角色。
田子文,自幼在东北拜师学戏。因武功扎实,长靠短打戏兼演。在东北三省颇有名声。后拜著名老生唐韵笙为师,唐以擅演列国戏著称,田子文接过唐的衣钵,声誉益增。后闯入上海,剧场以“全国第—女武生”招徕观众,她首演锤功戏《螺蛳屿》而一炮打响,在上海立定脚跟。随后在江南各地演出。1949年参军入省京居IJ团,任过艺委会副主任、副团长等职,1954年加入共产党,中年之后,少演武戏多演文武老生,尤其多以唱工老生为行当,擅演《斩韩信》、《二子乘舟》等列国戏,深受观众爱戴。
许昆童,12岁入喜临堂坐科,因功底较厚,文武兼备,醉心“麒派”,又无缘拜入麒门,后向麒门弟子学演《追韩信》、《跑城》、《斩经堂》,也颇得麒派韵味,且能将麒派善于刻画人物的要诀运用到新戏人物身上。梁山伯、王魁、包公、吕蒙正、娄阿鼠、乐和以及现代戏诸角色都能演得形神各异,演谁象谁,绝无雷同。其戏路之宽也非同行可比,动作节奏鲜明,凌厉生风,有教观众“拢神”之能,他是标准的“演技派”好演员。
伊克明,自幼入中华戏曲学校附属志兴成科班学武生。出科后先在北京后在江南及香港、菲律宾各地演出。1949年在闽参军入团,擅演长靠戏《挑华车》、《夜奔》及《野猪林》、《火焰山》等剧主角。
邱慧芳,她是部队一手栽培起来的名演员。于1949年参军入京剧团时,正当青春之年,扮相俏丽,身材适中,悟性也很高,在导演启迪下能准确细致地表现人物。自建国以来,从《九件衣》开始,她主演过《梁祝》、《人面桃花》、《秋江》等十几部大型古装戏。样板戏兴起,她扮演阿庆嫂、崔大嫂,也能适应崭新角色;表现得很到位,在观众中留下深刻印象。后辈成长起来后,她甘当“人梯”做绿叶,受到同行的赞扬。
李伯麒,著名麒派老生。先在三十一军鹭江剧团,后并入团。青年时期曾在上海与周信芳同台多年。常演《跑城》、《迫韩信》等剧,深得麒派精要,动作规范性强。他的戏路也较宽,能演关羽、石秀各类不同人物。
后期多做教学工作。导演过新戏《郝摇旗》
李少亭,著名武生演员,曾扮演过《火烧裴元庆》、《战金山》、《霸王别姬》等剧主角。五十年代后期从事导演工作,曾导演过《七侠五义》、《丰收之后》等剧。
景惠媛,1950年来闽参军加入团。专工青衣,噪音清亮纯正。吐字清爽。尤善于润腔,强弱有致,疾徐得宜。其戏路不拘一格。也不独守一派,《碧簪》、《香罗带》、《锁麟囊》为其常演剧目,每唱必有采声,主演过新戏如《春香传》、《当炉呤》。也能悉心另辟新路,适应自如,在观众中声誉与日俱增,1985年调山东烟台市。
张德来,著名花脸演员,曾担任过《霸王别姬》、《将相和》、《战金山》等剧主要演员。
团艺术人才可谓阵容强、造诣深,各门类的艺术骨干齐备。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创作集体。他们中有许多是本省或全国有影响的艺术家。以他们的艺术积累和艺术才华,全力以赴,造就了团旺盛的艺术创造力。
景惠生,国家一级演员。原在山东烟台京剧团,1956午调进团。应武生行当,师从李盛斌。其扮相英俊,能武能唱。故能适应多种角色。戏路较宽,先后演过《长坂坡》、《连环套》、《七侠五义》等大戏的主角。
还演过样板戏中的李玉和、杨子荣、严伟才。后又扮演过周总理、陈嘉庚。八十年代后导演过《五颗明球》、《围城记》等剧。
李幼斌,国家—级导演。1949年(十岁)随父参军。扮演过《九件衣》等剧的娃娃生。1955年应武生行当。演过《十八罗汉斗悟空》等剧。1962年入省京校任教。1965年借调上海青年京昆剧团主演《南海长城》。1983年后正式做导演工作。曾导演过《真假美猴王》、《小五义》等剧,尤其《真》剧的革新效果,对京剧界产生了一定影响。
郭云涛,国家二级演员,著名老生演员。曾扮演过况钟、蔺相如等许多重要角色,以及现代戏施洋律师、少剑波等主角。
席鸣良,国家二级演员,著名唱工老生。扮演过扬延辉、乔国老、诸葛亮等角色。现代戏扮演过李奶奶等。
李兰荪,国家二级演员,主演过《红娘》、《状元媒》、《王昭君》、《五颗明珠》等剧。
葛少英,国家二级演员,曾担任过《樊江关》、《刺惜》、《十三妹》、《东邻女》、《五颗明珠》等剧主要角色。
赵慧笙,国家二级演员,曾扮演过周瑜、许仙、张生、华云龙等角色。
张筱凤,国家二级演员,主演《柜中缘》、《卖水》和《真假美猴王》中的女王等角色。
林龙,国家二级演员,曾扮演过周瑜、许仙、张生、华云龙等角色。
陈贻亮,国家一级编剧,著名剧作家,戏曲理论家。曾任团文学组编剧、后调福建省戏曲研究所任副剐所长。
王耀华,原为团作曲,后调福建师范大学任教,现为副校长、教授。民间音乐理伦家。
朱绍玉,国家一级作曲,1989年调入团任业务副团长。曾为《五颗明珠》、《山花》、《围城记》、《夏王悲歌》等剧作曲。曾获文华作曲奖。
林戈明,国家二级编剧。创作过《郝摇旗》、《东邻女》、《五颗明珠》、《烽火陈嘉庚》、《雷锋之歌》等剧。
王兰秋,原攻旦角,主演过梅派代表作及,《红娘》、《失子惊疯》等剧。中年后专心教学工作。曾为《郝摇旗》、《索珠记》、《成佛记》作曲。导演过《东邻女》并担任作曲。
姚颖华,国家二级编剧。创作过《真假美猴王》(与人合作)等剧,改编过现代戏《红色少年》
童均,国家二级舞美设计。曾在《郝摇旗》、《东邻女》、《烽火陈嘉庚》、《山花》等剧中担任舞美设计。
许冠群,国家二级演奏员。从小在科班学琴艺,建国后任找团长期担任京胡演奏员。
朱祝鑫,国家二级演奏员。七十年代起担任团司鼓,曾在《真假美猴王》、《山花》、《雷峰之歌》等剧中任司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