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22 12:44
禽流感病毒(AIV)属甲型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属于RNA病毒的正黏病毒科,分甲、乙、丙3个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多发于禽类,一些甲型也可感染猪、马、海豹和鲸等各种哺乳动物及人类;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则分别见于海豹和猪的感染。
禽流感一般发生在春冬季,一般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染。预防禽流感应注意以下几点:a.勤洗手,远离家禽的分泌物,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避免到疫区旅行;b.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时用手或卫生纸捂住嘴,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天1~2次开窗换气半小时,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均衡的饮食,注意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c.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鸡蛋时蛋壳先用流水清洗,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
甲型流感病毒呈
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RNA。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的不同,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主要为H5N1、H9N2、H7N7,其中感染H5N1的患者病情重,病死率高。
研究表明,原本为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株(H5N2、H7N7、H9N2),可经6~9个月禽间流行的迅速变异而成为高致病性毒株(H5N1)。
主要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家禽,另外野禽或猪也可成为传染源。许多家禽都可感染病毒发病:火鸡、鸡、鸽子、珍珠鸡、鹌鹑、鹦鹉等陆禽都可感染发病,但以火鸡和鸡最为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鸭和鹅等水禽也易感染,并可带毒或隐性感染,有时也会大量死亡。各种日龄的鸡和火鸡都可感染发病死亡,而对于水禽如雏鸭、雏鹅其死亡率较高。
除野禽,如天鹅、燕鸥、野鸭、海岸鸟和海鸟等外,还从以下多种鸟中分离到流感病毒;燕八哥、石鸡、麻雀、乌鸦、寒鸦、鸽、岩鹧鸪、燕子、苍鹭、加拿大鹅及番鸭等。据国外报道,已发现带禽流感病毒的鸟类达88种,而鼠类不能自然感染流感病毒。
不同品种的家禽感染禽流感的几率不同,但目前尚未发现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与禽的性别有关,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也可通过鸡蛋传播。
高致病性禽流流在禽群之间的传播主要依靠水平传播,如空气、粪便、饲料和饮水等;而垂直传播的证据很少。但通过实验表明,实验感染鸡的蛋中含有流感病毒,因此不能完全排除垂直传播的可能性。所以,不能用污染鸡群的种蛋做孵化用。
病毒可以随病禽的呼吸道、眼鼻分泌物、粪便排出,禽类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途径感染发病。被病禽粪便、分泌物污染的任何物体,如饲料、禽舍、笼具、饲养管理用具、饮水、空气、运输车辆、人、昆虫等都可能传播病毒。
主要经呼吸道传播,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水等,以及直接接触病毒毒株被感染。在感染水禽的粪便中含有高浓度的病毒,并通过污染的水源泉由粪便-口途径传播流感病毒。还没有发现人感染的隐性带毒者,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一般认为任何年龄均具有易感性,但1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病情较重。与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密切接触人员为高危人群。
禽流感是世界范围分布的,1994年、1997年、1999年和2003年分别在澳大利亚、意大利、中国香港、荷兰等地爆发,2005年则主要在东南亚和欧洲爆发。除鸡群中的禽流感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外,没有其他明显的规律性。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蔓延引起世界关注。我国气象专家对疫情地气候特征的分析表明,禽流感“不喜”晴热天气。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病禽粪便是传播的主要渠道,也有专家认为,候鸟的迁徙也是传播途径之一。
天气气候条件作为自然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因子,其变化或异常通常会对一些疾病的发生、加重或缓解起一定作用。专家认为,禽流感病毒喜欢冷凉和潮湿,阳光中的紫外线对病毒有一定的杀灭作用。冬末春初,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忽高忽低,对控制和预防禽流感的发生将是不利的。另外,随着气温的回暖,候鸟将会向北迁徙,候鸟传播病毒的范围将会扩大,对控制禽流感发生也将是不利的。
WHO认为,病鸡粪便中的H5N1禽流感病毒株会散布在空气中,并被风带走而传播禽流感。从日照时数看,分析材料显示,日照较少的地区易发生禽流感。这与农业专家提出的禽流感病毒在阳光下只能存活24~28h,一般多在冬春两季流行,在5~10月份就基本平复的观点是一致的。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进行传染,借助病毒表面的血凝素(H),与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吸附可宿主的呼吸道上皮细胞上。又借助病毒表面的神经氨酸酶(N)作用于核蛋白的受体,使病毒和上皮细胞的核蛋白结合,在核内组成RNA型可溶性抗原,并渗出至胞质周围,复制子代病毒,通过神经氨酸本作用,以出芽方式排出上皮细胞。一个复制过程的周期为4~6h,排出的病毒扩散至附近细胞,产生炎症反应,临床上出现发热,肌肉痛和白细胞减低等全身毒血症样反应。
病毒主要侵入呼吸道黏膜的上皮细胞,引起上皮细胞增生、坏死、黏膜局部充血、水肿和浅表溃疡等卡他性病变。4~5d后,基底细胞层病变可扩展到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和支气管周围组织,引起黏膜水肿、充血、淋巴细胞浸润,并伴有微血管栓塞、坏死、小动脉瘤形成和出血等,引发全身毒血症样反应。少数重症进行性肺炎除细支气管炎症变化外,可有肺泡壁充血水肿、纤维蛋白渗出,单核细胞浸润和透明膜形成,以及肺出血等,引起诸多并发症。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毒力较强,引发的传染性变态反应(IV型变态反应)是导致进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证(ARD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严重并发症的根本原因。
人类对禽流感的研究和防治工作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基因片段,除非禽流感病毒与人流感病毒发生基因重组,否则它很难侵犯人类,导致人与人间传播。人禽流感的发生,只可能是因接触的病禽而感染。人感染病 毒的几率很小。
禽流感病毒属甲型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属于RNA病毒的正黏病毒科,分甲、乙、丙3个型。
仅有上呼吸道卡他性炎症变化,黏膜可见充血、水肿及淋巴细胞浸润。纤维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
肺脏是暗红样水肿。气管、支气管内有血性分泌物、黏膜充血,其纤毛上皮细胞坏死脱落,黏膜下层灶性出血、水肿和白细胞浸润,肺泡中有纤维蛋白渗出液,含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肺中叶肺泡有出血,肺泡内可有透明膜,肺组织易分离出流感病毒。
主要病理改变为肺实变。由于肺间质水肿、间质负压减小,增加小气道陷闭倾向,导致肺不张;肺泡膜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泡亦陷隐闭;加之肺充血,使肺容量减小和肺顺应性下降,导致急性呼吸急迫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
一般来说,禽流感病毒与人流感病毒存在受体特异性差异,禽流感病毒是不容易感染给人的。个别造成人感染发病的禽流感病毒可能是发生了变异的病毒。变异的可能性一是两种以上的病毒进入同一细胞进行重组,如猪既可感染人流感病毒,又可能感染禽流感病毒,每种病毒都具有8个基因片段,从理论上讲,可以形成256个新的重组病毒;二是病毒基因位点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1983年4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曾暴发H5N2型病毒引起的鸡和火鸡低致病性禽流感,由于没有及时得到有效控制,到同年10月份,同样的H5N2型毒株突然由低致病性变成高致病性,造成禽类大量死亡。
禽流感病毒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均敏感。常用消毒剂容易将其灭活,如氧化剂、稀酸、十二烷基硫酸钠、卤素化合物(如漂白粉和碘剂)等都能迅速破坏其传染性。
禽流感病毒对热比较敏感,65°C加热30min或煮沸(100°C)2min以上可灭活。病毒在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水中可存活1个月,在pH﹤4.1的条件下也具有存活能力。病毒对低抗温抵力较强,在有甘油保护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病毒在直射阳光下40~48h即可灭活,如果用紫外线直接照射,可迅速破坏其传染性。
分子结构
由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疫情广泛传播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全球性的重大威胁。由于病毒的不断变异,开发新型抗流感药物成为各国极为迫切的重大课题。其中,揭示与流感病毒密切相关的蛋白质的三维结构不仅对揭示流感病毒复制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而且对开发抗流感病毒药物具有重要价值。由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迎芳研究员领导的研究组和饶子和院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他们在国际上率先揭示了流感病毒聚合酶关键部分PA亚基与PB1多肽复合体的精细三维结构。
流感A病毒聚合酶由三种蛋白组成——PA、PB1和PB2,是转录和复制的关键。两个小组报告了禽流感病毒H5N1 PA 的C-端区域在与PB1的PA结合区域所形成的复合物中的晶体结构。这项结构研究对于新型抗病毒药物的设计可能会有用。
流感病毒基因组含有8个RNA片段,已知可以编码11种病毒蛋白质。其中,由PA,PB1和PB23个亚基组成的聚合酶复合体是负责病毒基因组RNA复制以及病毒mRNA转录的关键组分,同时由于它的高度保守性、低突变率,成为抗流感病毒药物设计的重要靶点。多年来的研究认为,PB1是病毒RNA聚合酶的催化亚基,负责病毒RNA的复制以及转录;PB2是负责以一种称为“Snatch”的方式夺取宿主mRNA的CAP帽子结构用于病毒mRNA转录。而PA亚基不但参与病毒复制过程,而且还参与病毒RNA转录、内切核酸酶活性、具有蛋白酶活性以及参与病毒粒子组装等多种病毒活动过程,因而在整个聚合酶复合体的研究中显得格外重要。在经过晶体生长条件筛选、晶体质量优化、高分辨率数据收集、相位解析、电子密度图解释以及结构修正等难关,他们利用全新的思路,解析了PA与PB1氨基端多肽蛋白复合体的2.9埃分辨率晶体结构。该结构清晰显示了PA与PB1多肽相互作用模式,发现该作用位点的氨基酸残基在流感病毒中高度保守,这为广谱抗流感(包括人流感和禽流感)药物研究提供了一个理想的靶蛋白。同时,根据该复合体结构以及已知的一些蛋白突变体研究结果,推测了PA亚基在聚合酶中作用,为进一步功能研究提供了分子基础。这一复合体结构的揭示,对揭示流感病毒聚合酶作用机制以及开展针对流感病毒药物设计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聚合酶
系专司生物催化合成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的一类酶的统称。
可分为以下几个类群:(1)依赖DNA的DNA聚合酶;(2)依赖RNA的DNA聚合酶;(3)依赖DNA的RNA聚合酶;(4)依赖RNA的RNA聚合酶。前两者是DNA聚合酶,它使DNA复制链按模板顺序延长。如在原核生物中仅就大肠杆菌中已被发现的就有三种(分别简称为P01Ⅰ,P01Ⅱ和P01Ⅲ等);DNA聚合酶只能在有引物的基础上,即在DNA或RNA引物的3′-OH延伸,这DNA的合成方向记为5′→3′。换言之DNA聚合酶催化反应除底物(αNTP)外,还需要Mg2+、模板DNA和引物,迄今细胞内尚无发现可从单体起始DNA的合成。同样,上述(3)和(4)是催化RNA生物合成反应中最主要的RNA合成酶,它们以四种三磷酸核糖核苷(NTP)为底物,并需有DNA模板以及Mn2+及Mg2+的存在下,在前一个核苷酸3′-OH与下一个核苷酸的5′-P聚合形成3′,5′-磷酸二酯键,其新生链的方向也是5′→3′。RNA聚合酶也大量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生物的细胞中。如大肠杆菌RNA聚合酶分子量4.8×105,由5条多肽链组成,分别命名为α,α,β,β′,和γ,全酶可用α2ββ′λ表示。真核生物RNA聚合酶分子大于5×105,由10~12个大小不等亚基组成。聚合酶除作为自然界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组分外,在实验室中大多用作生命科学研究的工具酶类之一。
联合国粮农组织29日指出,H5N1这种可以通过家禽传染给人类的高致病型禽流感病毒在最近几年有不断扩散的趋势。粮农组织首席兽医官员卢布罗夫指出,近几年H5N1禽流感病毒传播有扩散的趋势,而且在中国和越南还出现了H5N1变种病毒,能使现有疫苗失去作用。他呼吁各国做好准备,对病毒进行密切监控,防止疫情蔓延。
卢布罗夫指出,鸟类移徙是造成H5N1禽流感病毒传播的罪魁祸首,家禽的生产和销售也促使了H5N1的传播。他还指出,在过去两年里,这种病毒通过鸟类长途移徙传播到了曾经根除此种病毒的国家。
卢布罗夫同时还对在中国和越南出现的H5N1变种病毒表达了担忧。他指出,这种变种病毒能够抵御现有疫苗的作用,呼吁相关国家不要掉以轻心,应做好充分准备,对这种病毒加以监控。
病毒学家周二警告称,尚无疫苗可防治在中国和越南传播的H5N1禽流感变异毒株,呼吁各界加强对该病毒的监控,以免传染人类。
越南的兽医部门高度警惕,据说正在考虑秋季开展一项新的和具有针对性的疫苗接种运动。病毒在越南的传播直接威胁着柬埔寨、泰国和马来西亚,以及更远的朝鲜半岛和日本。野生鸟类的迁徙也会将病毒传播至其他大洲。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周一警告称,禽流感可能再度席卷而来,并称H5N1禽流感变异毒株正在亚洲及其它地区传播。
科学家尚不确定新病株H5N1-2.3.2.1是否对人类更致命,但他们指出,该病株与原先病毒差异较大,人类针对原先病毒而研制的疫苗对其无效。
香港大学病毒学家佩里斯(Malik Peiris)说道:“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了一种人用的H5N1备选疫苗……但它无法全面防治(新毒株)。”
“不过这很常见。H5病毒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我们也必须研发新疫苗来应对。”
流感病毒疫苗接种是当前人类预防流感的首选措施,然而,由于流感病毒血清型众多,一旦流感病毒疫苗株和流行株的抗原性不匹配,就会导致疫苗失效,无法提供相应的保护;同时由于流感病毒变异的速度很快,疫苗研发的速度落后于病毒变异的速度,新的流行株出现后,其对应疫苗的制备至少需要6个月的时间,造成疫苗制备一直处于被动状态,故无论传统灭活疫苗,还是基因工程疫苗、核酸疫苗等新型疫苗都无法对所有类型的流感病毒提供交叉保护。
用于治疗流感的化学药物有两大类:一是离子通道抑制剂,即以流感病毒的离子通道蛋白M2为靶标,通过干扰流感病毒M2蛋白的离子通道活性而阻碍流感病毒的复制,该药有较大的毒副作用,而且已经出现耐药株。二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即以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NA为靶标的抑制剂,通过抑制该酶的活性而有效地抑制病毒粒子在宿主细胞膜表面的释放,从而抑制流感病毒感染新的宿主细胞的过程。在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的患者体内也出现了对该药的耐药株。此外还有些人工合成的唾液酸寡聚糖类似物和抗A型流感病毒的单味和复方中药制剂,但都因种种原因难以在大范围内推广。治疗家禽禽流感:国浩一针灵1ml/kg+干扰素+头孢先锋,病情严重者可再用急救扰干素饮水。
2014年3月12日,澳门民政总署于批发市场的活禽样本中检测到H7禽流感病毒,当局立即采取行动,2014年3月13日凌晨开始扑杀批发市场内7500多只活禽。
当地时间2022年4月7日,加拿大食品检验局表示近日在艾伯塔省和安大略省的部分家禽中发现了禽流感病例。
2022年5月5日,加拿大食品检验局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截至当天,加拿大全国至少有68个家禽养殖场受到h5n1禽流感病毒的影响,估计有至少170万只家禽死亡。
当地时间2022年5月10日,加拿大媒体援引一些野生动物专家的说法报道称,正在加拿大传播的禽流感病毒不仅导致相当数量的鸟类死亡,甚至开始传染哺乳动物。5月5日,加拿大食品检验局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截至当天,加拿大全国至少有68个家禽养殖场受到H5N1禽流感病毒的影响,估计有至少170万只家禽死亡。
2022年4月5日,日本在北海道札幌市内一只狐狸的尸体上检测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2022年4月16日,日本农林水产省宣布,北海道两家禽类养殖场出现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当地决定扑杀超过50万只鸡和数百只鸸鹋。
2022年11月27日,日本西南部鹿儿岛县出水市一家蛋鸡养殖场确认暴发禽流感,随即开始扑杀总计47万只鸡。日本农林水产省的数据显示,本次禽流感流行季(通常为当年秋冬至次年春)扑杀禽类数量已远超上一个流行季。
当地时间2023年1月9日,据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日本茨城县一家养鸡场确认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从2022年10月下旬到2023年1月9日,本次禽流感流行季期间,日本23个一级行政区的养鸡场等设施已报告禽流感疫情56起,扑杀处理禽类总数约998万只,感染规模和扑杀处理数量均超过了此前在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间的最高纪录。
当地时间2023年2月3日,日本最大的鸡蛋产地茨城县再次暴发养鸡场禽流感,大量蛋鸡被扑杀,给日本国内的鸡蛋供应带来冲击。截至2月3日,本次禽流感流行季日本国内已暴发74起禽流感疫情,涉及日本全国一半以上的一级行政区,扑杀禽类数量累计已超过1300万只。
2023年3月2日,据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日本福冈一养鸡场内扑杀了24万只以上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鸡。报道称,本次病鸡所感染的病毒有可能是高致病性的H5型禽流感病毒。
2023年3月8日,据日本共同社报道,由于禽流感疫情持续蔓延,日本已扑杀禽类约1600万只,扑杀数量创历史新高,导致鸡蛋价格飙升。
2023年4月5日,据美国彭博社报道,日本暴发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禽流感,全国扑杀超过1700万只鸡,全国大量扑杀鸡导致家禽数量大幅减少,鸡蛋价格飙升,甚至没有合适的土地用以填埋死禽。
2024年10月17日,日本农林水产省说,北海道一个养鸡场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为本禽流感流行季(通常为秋冬至次年春季)日本报告的首起禽流感疫情。
2024年10月18日,香港特区政府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物安全中心宣布,因应日本农林水产省通报,指日本北海道爆发高致病性H5禽流感,中心实时指示业界暂停从该地区进口禽肉及禽类产品(包括禽蛋),以保障香港公众健康。
2022年5月,据美国疾控中心最新数据显示,美国目前已有29个州的养殖场发现禽流感病毒 。据路透社报道,今年以来,禽流感已经造成美国商业养殖场里超过1900万只蛋鸡死亡,占总数的6%,是过去7年来最严重的一次疫情 。
2022年11月24日,美国农业部发布数据显示,禽流感导致美国今年5054万只禽鸟死亡。
当地时间2024年4月1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报告一例人感染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病例,这是美国发现的第二例人感染该病毒的病例。
2024年4月28日,英国《自然》杂志网站日前刊发文章说,基因组分析表明,禽流感病毒已在美国奶牛中传播数月,但由于数据不足,疫情来源尚未查明。
2024年5月22日,美国卫生当局宣布,美国出现又一例人感染禽流感的病例,该病例与禽流感病毒在奶牛中的传播有关。
当地时间2024年5月28日,美国农业部发布通告称,研究人员首次在羊驼体内发现禽流感病毒。
2024年7月16日消息,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确认,科罗拉多州已有4人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另有一人疑似感染。
当地时间2024年10月4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表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两名农场工人的H5型禽流感检测呈阳性后,加州卫生官员正在监测这两家奶牛场其他接触工人的症状。据悉,美国今年已累计报告16例人感染禽流感确诊病例。
当地时间2024年5月28日,美国农业部发布通告称,研究人员首次在羊驼体内发现禽流感病毒。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28日报道,美国农业部国家兽医学实验所研究人员在爱达荷州一座农场饲养的羊驼体内发现禽流感病毒。检测结果显示,从这些羊驼身上分离出的病毒基因序列与H5N1病毒密切相关。
2023年1月3日,捷克国家兽医管理局说,该国西部比尔森州一个大型养鸡场暴发禽流感疫情,约22万只蛋鸡将被扑杀,2022年12月30日,进行的样本检测确认死亡蛋鸡感染了高致病性H5N1型禽流感病毒。
荷兰当局2023年1月25日通报,荷兰农业、自然及食品质量部当日发布的公告,弗里斯兰省西南弗里斯兰市一处养鸡场发现禽流感病例,为防疫情扩散,涉事农场约5.7万只肉鸡被扑杀。
2023年2月7日,秘鲁生态保护部门说,最近几周有585头海狮和5.5万只野生鸟因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死亡。
2023年2月22日,柬埔寨东南部波萝勉省乡村地区一名11岁女孩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后死亡。这是该国2014年以来首例人感染H5N1病例。
当地时间2023年3月7日,智利国家渔业和水产养殖局发布消息称,实验室人员在阿里卡地区发现的一具水獭尸体中检测出禽流感病毒。这是智利发现的第一例水獭感染禽流感病例。
近来,智利多个地区暴发禽流感疫情,造成鸡蛋产量下降,价格大幅上涨,当地消费者不得不减少鸡蛋消费。去年年底以来,智利已出现了数千只家禽和野鸟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的情况,为此,智利政府已扑杀了超过100万只禽类,其中有约70万只为产蛋家禽。
当地时间2023年3月7日,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发表报告称,近日在法国巴黎的赤狐身上发现禽流感病毒。
当地时间2023年3月13日,哥伦比亚官方宣布,2月下旬以来,在位于该国西部太平洋海域的戈尔戈纳国家海岛自然公园内持续发现死亡候鸟,已发现至少500只死亡候鸟。
当地时间2023年3月18日,阿根廷国家农牧食品质量检验检疫局发布消息称,自上月15日该国发现甲型H5高致病禽流感确诊病例以来,当地官方防疫部门已在全国11个省检测到59例确诊病例,300多例疑似感染病例。
在确诊病例中,有49例为农户散养家禽,6例来自成规模的商业禽类养殖场,其余4例为野生鸟类。6个出现感染病例养殖场所饲养的70余万只禽类已被全部扑杀。
2024年2月26日,路透社援引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的消息报道,阿根廷科研人员日前在阿根廷南极普里马韦拉站附近发现了死亡的掠食性海鸟贼鸥。与西班牙科研人员合作检测后,研究者24日确认其携带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当地时间2023年7月14日,英国卫生安全局(UKHSA)透露,英国英格兰地区2家不同家禽饲养场的2名工人禽流感病毒检测呈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