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13 15:59
禽角头蚤Echidnophaga gallinacea Westwood 1875属蚤目蚤科。雌体长1.8毫米。额缘角质化宽厚旱明显额角。下唇须中等长。胸节很窄,三个胸节背总长短于第一腹节背板。为家禽寄生蚤,也侵袭小兽和人。传染鼠疫和斑疹伤寒。
体小,雌虫约1.8毫米。额缘角质化部分宽厚,形成明显的额角,雌虫后头叶较宽短。下唇须中等长,达到或稍超过前足转节。胸节很窄,三个胸节背板的总和仍短于第1股节背板。第5跗节具有2根亚端跖鬃。雄虫第1腹节背板明显宽于其他腹节背板,雌虫则大体相等。抱器P2和P3呈钳状,其长约达不动突P1的中点。P1端鬃较长,其中腹侧1根最长,且向后弯曲。
雌性固定饱血后6—10天开始产卵,每次1—5粒,产时阴道用力将卵射出,坠落地面。在平均温度25℃时,卵经6—8天孵化为幼虫。幼虫以成蚤排出血粪屑物和地面有机物为生,约经2星期,便结茧化蛹,再过2星期成虫出茧,完成一代视温度而异,一般约需1—2月。雄性较雌性活泼,雄性呆在寄主体上的时间约1星期,雌性则可长至2—6星期;雌性较雄性为众多而长寿,前者可活几月。
斯里兰卡, 采自家禽。
寄主:犬、猫、刺猬、蒙古兔、灰仓鼠、子午沙鼠,以及家禽、食肉目、有蹄类、啮齿目、食虫目、兔形目等。
据文献记载,本蚤为家禽的寄生蚤,在美洲亚热带是家禽的主要害虫之一,也寄生猫、狗、兔、马和人。在新疆主要宿主是大耳猬(作者曾于1972年9月在和田涤浦居民区内的院墙脚下大耳猬的洞口一次发现该蚤达千只以上),其次为灰仓鼠、子午沙鼠、塔里木兔以及家猫、家犬等(中国动物志昆虫纲蚤目158页检视标本记录中记载: “采自新疆(和田)刺猬及黄鼠Citellus sp.”,后者有误,和田根本不存在黄鼠,特此纠正),在居民室内亦有游离,并能袭击人。本种在国内仅分布于新疆。按新疆啮齿动物区系,该蚤的分布区属于塔里木盆地。它主要分布于塔星木盆地周围的农业区和半荒漠地带,尤其以南缘更为多见。国外分布于苏联(伏尔加河流域、高加索、中亚)和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一些温暖地带的国家。
在苏联曾发现自然感染鼠疫和鼠型斑疹伤寒。在美国采自褐家鼠的本蚤可染有鼠源性斑疹伤寒的立克次氏体,认为具有媒介作用。
本蚤是家禽,特别是鸡的大害虫,不过我国尚乏为害家禽的报道。国外常称“紧叮蚤”,因其口器发达,经常插入皮内,营半固定生活。雌性有趋光性,通常成片地群集于鸡头的眼、耳、冠、垂各部周围,远望深褐可辨,近擦难以刷去——眼旁的疣状肿起和化脓癀疡可致失明,从而无法觅食而死。大发生时鸡颈、翅下、胸前以至肛门周围也被寄生,影响体重、产卵,引起母鸡贫血和幼鸡大量死亡。本蚤亦可寄生犬、猫、兔等家畜的耳壳、眼、鼻以及腹部阴囊和会阴等部,裸露部分最易受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