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毫之末

更新时间:2024-06-28 15:54

秋毫之末(拼音:qiū háo zhī mò)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战国·孟子及其弟子《孟子·梁惠王上》。

成语出处

战国·孟子及其弟子《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钩,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秋毫之末”。

成语典故

齐桓公、晋文公曾在春秋时期先后称霸,统领诸侯。几百年后,战国时期的齐宜王也想效仿他们,在诸侯中称霸,因此,便向当时著名的思想家孟子请教。

一日,齐宜王向孟子讨教:“恳请先生讲一些关于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用武力统一天下的事迹给我听。

孟子沉思了一会儿,答道:“这恐怕无法遂您心愿,我们孔夫子的门徒向来不讲霸道之事,只讲王道一一用道德的力量来统一天下。”

齐宜王继续追问道:“先生说的有道理,那要怎样的道德才能统一天下呢?

“曾听说,有一次新钟铸成,按规矩应杀牛祭钟,您会因为一头无辜的牛因此丧命而感到不忍。就凭您这样的善良,即可以行王道,统一天下。”孟子继而说道,“再比方有人说‘我能举起三千斤的重物,却举不起一根轻若无物的羽毛;我的眼睛能看清秋天南飞鸟兽的毫毛,却看不见满车的木柴’,您相信他所说的话吗?”

“当然不信!”齐宜王毫不犹豫地摇摇头。

孟子点点头,摸了摸胡须笑着答道:“是呀,当然不相信。但是您若能用这样的善良与好生之德来对待动物,却不能用来爱护百姓,这也同样让人难以置信。一根羽毛之所以举不起,是不愿意举的缘故;一车薪柴看不见,是没有看的缘故;老百姓不能安居乐业,是您根本不去关心的缘故。您能不能以德来统一天下,关键也在于此。一切源于:您不想做还是不能做!

成语寓意

秋毫之内还有更细小的,与此相比秋毫无疑是格外高大的泰山。彭祖活了八百岁和早早天折的婴儿相比寿命是更长久了,可比起三千年的大椿树,又何尝不是一个早夭的婴儿。个人认为小于秋毫之末的事情,对于他人或许重于泰山。任何事物都是相对而言的,没有必要辩论。凡是需要争辩的事情,都是自己看问题不全面,只执着于自己看见的那一面,而忽视了事物本源的统一性。因此,大小、是非、善恶,都是唯心观念所生,没有究竟。所以庄子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

成语运用

“秋毫之末”指秋毫的末端,比喻极微小的事物。偏正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汉·刘向《说苑·杂言》:“目察秋毫之末者,视不能见太山。”

宋·司马光《体要疏》:“夫以田舍一妇人有罪,在于四海之广,万机之众,其事之细,何啻秋毫之末。”

明·邱清《镜喻送李景修》:“吾见其垢翳昏蚀,则虽泰山颓乎其前而不之见矣,况秋毫之末哉。”

清·刘开《上曾宾谷方伯书》:“且夫爨下之材,中郎取之;:秋毫之末,离朱察之。”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