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6-27 13:13
《科学与哲学》是商务印书馆2004年3月1日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东荪。
哲学与科学
为什么要有哲学。这本身是一个功利意味十足的问题,但并不意味着没有答案。高中课本给出了一个非常浪漫同时也十分功利的解释,即哲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科学的发展。但是经验告诉我们,过于浪漫的东西往往因为一厢情愿而显得不切实际,而与实际相结合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后果甚至于灾难。这个观点本身也常常被无情的历史否定,例子很多,后边会另有论述。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们知道人的需求具有层次,这种划分相对稳定但不绝对固定,而且总是在某一层次得到相对满足之后才会追求下一层次。每种需求都对应着某种欲望。一种对真理的追求的需求则可以归到马斯洛金字塔的最高层--自我实现的需求,这种需求可以与求知欲相对应。
日本动漫《名侦探柯南》人物工藤新一说过:真相只有一个。如果真理如同真相一样有且只有一个,那么找出这个真理无疑是大多数哲学家继续他们工作的原动力。事实上对于科学家而言也是如此。大多数科学家研究的直接动力并不是要为人类做贡献种种。另外科学家们得到的成果--一般是理论--大多并不能直接应用到实践中。理论要经过足够长的时间被简化之后才能转化为技术。而现状是,理论被简化的速度越来越跟不上理论本身更新的速度。因此我们也可以认为,理论的产生并不以理论的简化和应用为目的。进而可以得到,科学家对理论的探索并不直接以为人类做贡献为目的。
其实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并不那么紧密。不仅科学本身不以技术为目的,技术本身对科学理论更新的依赖也是有限的。工业革命的标志性发明蒸汽机等其实都是对早先已有知识的重新整合,大发明家爱迪生也与当时的最新理论相去甚远。我们甚至可以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上得到更极端的结论,即中国古代的理论水平与工艺水平差异如此之大以至于我们可以认为技术甚至可以仅从经验中产生而不与理论发生关系。当然这种结论并不能适用于今天,但是同样能为我们认识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提供参考。
很容易想象,最早期的技术是来源于经验而先于科学理论产生的。而最初科学理论的产生则可以看做早期技术与早期逻辑的结晶。而这种逻辑与科学理论的发展共同促成了哲学的产生。因此,哲学与科学就像是一卵同生的孪生子,彼此联系又彼此区别。讨论哲学与科学谁先谁后就像讨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但两者在发展中确实有着明显的相互作用。这也是在回答“为什么要有哲学”的问题是产生那个浪漫而功利的回答的根源。
一方面科学为哲学提供各种数据与资料;另一方面哲学又凭借其与生俱来的或多或少的“先验性”并对科学作出一定意义上的预测。但是由于这种先验性的预测与哲学本身客观资料和数据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使得仅凭借现有哲学并不能总能做出正确的预测。所以,如果把这种预测太当真,出现在苏联和中国的事情就不会让人感到奇怪了。事实上,先入为主的哲学观点也很容易成为科学理论进一步发展的阻碍,牛顿晚年为上帝的辩护以及爱因斯坦对量子力学反对都验证了这一点。
自上世纪开始,哲学和以理论物理为代表的科学向着差别更大的方向发展。由于科学理论的急剧膨胀,对于极少数专家外的任何人而言,科学变得过于专业化和数学化。科学理论被简化的速度远远跟不上理论更新的速度,所以理论被普遍理解也更加滞后,哲学家们的质疑范围不得不缩小到极小的程度,以至于维特根斯坦都说:哲学余下的任务仅是语言分析。出于同样的原因,很多人也认为,哲学的后现代时期哲学的三大内容:语言哲学,现象学和后现代主义是哲学的最终问题。此后哲学将屈居至玄学领域,这将是哲学的最后归宿。
但我相信事情总不会这么让人沮丧。事实上,科学家们更倾向于用一个或好多个数学模型去描述宇宙是什么样子,而没有功夫也不愿意去解释为什么是这样。人存原理不管怎么看都有敷衍的感觉,更不用说其他根本没有解释的为什么的问题。而对一切都爱刨根问底的哲学家们显然更适合这样的工作。所以,哲学的未来多半要依靠这么一批人,他们虽然并没有称之为科学家的资格,但能够理解包括科学在内的几乎整个人类知识所涉及的领域,并具有从古至今哲学家所应有的美德与怪癖。这些人将使世界与理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这也将成为人类理性迈向最终胜利的重要一步。
《科学与哲学》收录了张东荪在“科玄论战”中的一些主要文章,以及此后的一些相关文章。他详细区分了科学与玄学的研究范围,反对以科学统治一切乃至于取消玄学的态度,强调了哲学对人生的意义和作用。
《科学与哲学》是我国著名学者张东荪的一部名作。20世纪20年代,我国学界曾经有过一场“科玄论战”。张东荪即是其中“玄学”一派的代表人物。这次论战对于我国思想界的发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