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天真

更新时间:2023-06-30 16:15

秦天真(1909年—1998年9月8日),男,1909 年生于毕节,早年曾在今贵阳一中求学。“九一八事变”后,秦天真以贵阳一中学生的身份,被选为“贵州省学生抗日救国团”主席。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从事党的秘密工作。曾任中共贵州省工委组织部部长。1940年后,入马列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后任二野十八军民运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贵阳市委书记,贵阳市市长,贵州省建委主任,贵州工学院院长、党委书记,贵州省政协第四届常务副主席,贵州省副省长等职务。1998年9月8日,秦天真去世,终年89岁。

人物生平

秦天真,又名鼎钟,1909年生于贵州省毕节县。青年时期在贵阳省立一中求学,其间,任贵州学生抗日救国团主席团主席。高中毕业后回毕节任教,和缪正元、林青等组织草原艺术研究社,进行进步活动。193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毕节地下党支部委员。后在贵州毕节、安顺、贵阳和上海、广西等地做中共地下工作。1935年1月初,中央红军到遵义,批准建立中共贵州省工作委员会,秦天真任委员。1936年,任贵州反蒋抗日救国军政治部主任。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员兼第十党支部书记,中共贵州省临时工作委员会委员兼组织部部长,中共贵阳县委书记,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工作员,延安马列学院、中央党校和中央高级党校学员,中共中央党校第二党支部、第五党支部书记。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土改检查团团员,豫皖苏二地委委员、民运部部长,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第18军政治部民运部部长。在山东省的土地改革和淮海战役中,秦天真发动群众,组织民运工作支援前线成绩突出受到上级通报表扬。

1949年11月15日,贵阳解放。秦天真任贵阳市军管会委员兼市政府接管部部长,后任中共贵阳市委书记、第一书记,贵阳市市长。1956年6月,任贵州省人民委员会委员、员、贵州省铁路建设委员会主任、贵州省建设委员会主任。1958年3月,领导贵州工学院筹建工作。1960年,任贵州工学院院长、代党委书记。1973年3月,任贵州省文化教育办公室主任、贵州省革命委员会科学教育办公室副主任。1977年1月后,历任政协贵州省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贵州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1980年,省人民政府成立《贵州省志》编写筹备组,秦天真任组长,后任贵州省地方志编幕委员会主任委员,发动组织和领导全省社会主义新地方志的编算工作。1983年9月,任中共贵州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贵州省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副主任。

1998年9月8日,秦天真去世,终年89岁。弥留之际,他仍惦念着自己魂牵梦萦的故乡毕节,留下遗愿:将毕生节约下来的1.22万元存款和家里的部分衣物捐赠给灾区人民,将全部藏书捐献给毕节家乡人民。他捐献的上万册图书现存放于毕节市图书馆内,供广大读者借阅。

人物事迹

秘密护送潘汉年

1935年1月,中央红军进驻遵义,林青向时任中共中央地方工作部部长的李维汉详细汇报了贵州地下党的工作,李维汉之后又约见林青,宣布了中央关于确认林青的工作汇报,批准建立中共贵州省工作委员会,决定由林青、邓止戈、秦天真三人为省工委委员,工委书记由林青担任。

李维汉向林青交代了近期省工委要负责完成的一项“特殊任务”,约定了这项任务的接头人仅限林青和秦天真,贵阳的接头地点是设在党员夏之纲家的秘密联络点。特别任务是由秦天真执行的。

那天,接头地点来了一位自称“小开”的中年男子,他说省工委的任务是负责隐蔽、安全地全程护送他从贵州去香港再转上海,并要求尽快搞到国民党的军用地图、密电码、地面与飞机的联络标识给他带走,任务非常急迫。秦天真急速赶往安顺,找到在军队中工作的党员黄大陆和缪正元,又通知当时正在安顺的邓止戈共同商量完成任务,三天时间就将所需的绝密图件全部搞到手。

经过省工委反复研究后,决定由女党员蓝运减与“小开”假扮夫妻,负责全程护送,圆满完成了此项绝密任务。后来他们才知道“小开”就是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兼地方工作部部长潘汉年。

曲阜土改中保护“三孔

1947年,华东局根据中央的指示部署土地改革工作。组织上派秦天真到孔夫子的老家曲阜领导土改工作,并向秦天真明确了两大任务:一是发动群众、分配土地;二是保护孔庙、孔府和孔林。秦天真带领一帮干部赶到曲阜。

曲阜县城不大,孔庙和孔府隔得很近,坐落在县城中心。孔林在县城北面。曲阜姓孔的人很多,崇敬孔子的弟子很多也迁居于此,所以曲阜又被称为“孔里”。为了贯彻华东局的指示,秦天真要求工作队不住孔府、孔庙,在县城另找住地,并在群众会上宣布任何人未经批准不得进入孔府、孔庙和孔林。之后,又在县城张贴了告示,干部群众都是拥护的。在保护“三孔”上,大家的认识比较一致,进展顺利。但是在是否应将孔府的财物、房产连同土地一并分配给农民的问题上,参加土改工作的干部认识并不完全一致。在统一干部认识、以便严格完成华东局保护“三孔”的工作任务上,秦天真做了大量工作。

秦天真带着工作队的同志认真查看孔府和孔庙,孔府已经无人居住,孔子的第七十七代孙孔德成一家早已离去,只找到孔府的一个管家。徜徉其间,孔庙中孔子讲学的杏坛、松柏间掩映的碑亭引起了秦天真的注意,碑亭中保存着唐宋直到民国时期的祭孔石碑,其中有一块刻画了孔子周游列国图。孔德成住的后堂楼里,有许多古玩、锦绣、字画和新式座钟等摆设。孔庙和孔府是罕见的浑然一体的古代艺术建筑群,置身其中,秦天真深感华东局要求要保护好“三孔”的重大意义,“三孔”是重要的历史文物,更是劳动人民创造的物质财富。

秦天真找来孔府的管家,与他谈话,管家把早已清点保存好的一箱又一箱地契租约交给秦天真等人。秦天真严格执行华东局的指示,契约没收,房产财物一概未动。有的农民想分“三孔”,秦天真带领工作队作了耐心细致的说服、动员工作,打消了部分干部和农民想把土地、“三孔”一起分的想法。他带领工作队的同志把属于孔府的土地分给了贫苦农民。在召开的群众大会上,秦天真宣布没收孔府拥有的土地分配给农民之后,点一把火把几大箱契约烧了。烟火中,分到土地的乡亲开怀大笑,现场气氛异常热烈。

秦天真保护“三孔”的事迹受到华东局的通报表扬。在秦天真担任贵州省副省长期间,对生态建设、文物保护等做了大量的工作,有组织实施黄果树风景区、织金洞风景区、红枫湖风景区的规划建设,和徐健生一起到百里杜鹃考察调研,最早提出对百里杜鹃进行旅游开发和区域保护等“大手笔”,这些也许正是得益于完成华东局安排保护“三孔”任务的文化滋养。

积极推动贵州地区社会发展建设

1949年6月,年仅40岁的秦天真担任了贵阳市委书记,开始谋划改善贵阳市容市貌、建设崭新贵阳的诸多事宜。在以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卓有成效地领导了全市清匪、镇反、土改、合作化运动、政权建设、思想建设和经济建设,同时还把目光投向贵阳破旧不堪的市容市貌。

1956年6月,秦天真调任省建委主任、省交通办公室主任和省铁路筑路委员会主任。1958年3月,秦天真接到一项命令:“二五”期间,为了大力发展贵州工业,建立贵州工业体系,培养专业人才,经中央批准,筹建贵州工学院,由秦天真担任筹委会主任。为了探索一条适合贵州省情的办学道路,秦天真根据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结合贵州实际,提出了“要自力更生建校,开展教育大革命,走教学、科研、生产劳动三结合道路”的办学思路。按照他的思路,学校把正在兴建的建校基础工程当作一个大课堂,把结合专业的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安排教学时,动员和引导师生员工参加多专业、多工种的建校劳动,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秦天真等人的办学实践,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时任教育部部长杨秀峰称之为“正在进行的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贵州日报》等媒体均刊登大幅文章,大力赞扬贵州工学院艰苦奋斗、勇闯难关、勇于创新的精神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所取得经验、成就。

亲友回忆

季黎我:一九四九年五月中旬,浙江开化县解放,当时我在开化师范读书,一个星期六下午,从学校大门走进来三位解放军,一个年龄稍大,另外两个二十出头的样子。他们脸上都挂着笑意,并且问我:小同学,你是这学校的?学校还有其他老师和同学吗?我急忙把他们带进学校办公室。后来我才知道,三个解放军中,年龄大些的是秦天真同志,十八军民运部部长。不久,我们十余人脱去了学生装,换上了军装。我们分在民运部,听说是秦部长向军首长提出的要求。

进入贵阳市区是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十二号,部队到达时已是掌灯时分。我们知道,我们的老首长秦天真已先期到达贵阳,任贵阳市市长,为了不影响我们的情绪,他走时没有告诉大家。我们原本想趁此机会拜望一下他,问了几个人:秦市长住哪里?市政府在哪条街?他们都摇头说不知道。行军经过毕节,我们到过秦部长的老家,我在他家堂屋的木板壁上看到写有这样一首诗:“二九出门四九归,无须出外带须回,子在堂前不认父,妻在房中问是谁。”后来我再见到秦部长时,问首长诗是谁写的?他笑一笑,没有作答。我想,这应该是首长的一段人生写照吧。

社会纪念

秦天真铜像

为纪念秦天真先生为贵州高等教育和革命建设事业作出的贡献,2022年10月29日,秦天真铜像落成揭幕仪式在贵州理工学院蔡家关校区举行。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