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开却胡

更新时间:2022-09-27 18:47

秦开却胡指 战国时期的燕国大将秦开东胡取辽东的史实。

名词释义

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曾有一次大规模的成功扩张行动,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便是秦开东胡取辽东的战功。历史资料有二:

“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余里,与荆轲刺秦王秦,开之孙也”《史记.匈奴列传》。

“后子孙稍骄虐,国人离志,燕乃遣将秦开攻其西方,取地二千余里,至满番汗为界,朝鲜遂弱”《三国志.东夷传》注引《魏略》。

历史人物

秦开:战国时燕国名将。是后来随荆轲一起刺秦王的秦舞阳的爷爷。燕国与东胡相邻,东胡是鲜卑和乌桓的先族,《后汉书》说它因居匈奴之东而得“东胡”之名,是“与匈奴并盛”的强大游牧部族。东胡经常南下骚扰燕国,抢夺财物,来去无踪。就像大街上抢包的,防不胜防,很让燕国头疼。为了边境安宁,秦开不得不给东胡当人质而“为质于胡”。这也为他日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相当于公开“潜伏”于敌人内部,因此对东胡的风俗,特别是战术情况,摸得一清二楚,掌握了第一手材料。秦开逃回燕国后,率大军与东胡作战,退敌千余里,“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余里。”解除了燕国的北境边边患。

历史回顾

史料没有指出具体年代,今人多以秦开东胡燕昭王时事。却可大致推出。燕昭王为全力谋齐,乃以燕国贵胄(包括秦开)入质东胡以求稳定后方。至燕武成王时,深悉东胡虚实的秦开回国。武成王乃以秦开统大军北击东胡,大获全胜,东胡向北退却逃遁,燕国北境大展,号称拓地“千余里”。燕军又乘胜东击辽水一带的朝鲜,夺取了辽东的广大地区,极边甚至伸过今鸭绿江以南。“直至满番汗为界”秦开之功,堪与乐毅媲美。

秦开就是在东胡的一次掠夺中被强势的胡人作为人质走进东胡的。也许是北方游牧民族所处地理位置的差异,没有多少粮食可以果腹,更没有中原精细的衣饰可以安逸,他们有的只是一望无际的白云和地上奔走无常的牛羊。为了生存,他们南下。依仗着自己强壮的体魄,骚扰中原,横行乡里,烧杀抢掠,燕地边城的居民只能背井离乡,丢下身后曾经的故乡。秦开就这样背景下走进东胡的。一次贩马途中,蓄谋已久的秦开脱离了队伍,恰巧燕国的队伍巡防经过。回国后,秦开被任命为大将,开始了他训练兵士生涯。此时燕国国君为历史上有名的燕昭王(还有一说,说秦开却胡的年代在武成王),随着昭王励精图志,燕国国力已经逐渐强盛,眼看东北边境人民遭难,他下定决心彻底平定边患。对于带兵打仗的人选,他思考了很长时间,最后决定将率军驱胡重任交给在东胡做过人质的秦开。秦开是燕国名将,非常富于作战经验,久经沙场,百战百胜,并对东胡的情况十分熟悉,秦开率军迎战东胡,燕军自西向东,由妫水流域(今延庆境内)向密云地区的渔水(今白河)、鲍丘水(今潮河)流域推进,一路斩关夺隘,马踏平川,东胡军虽奋力抵抗,却无法阻挡燕军凌厉的攻势,只得一路退却,燕军乘胜追击,接连收复失地。在连连胜利之下,燕军士气更加旺盛,一鼓作气向东北追歼东胡。抵抗无用,一直退却到千余里外的今西辽河上游。此时的秦开站在燕北边地,谋划安定策略。效法赵国,动员军民大修障塞,于是长达两千多公里的燕国北长城依旧存于今天的建平北部,不过只是其中的一段,不过只是如今风雨的侵蚀,残存破败,却也依稀可辨燕为巩固新区,也效赵之所为,动员军民大修障塞,是为长达两千多公里的燕国北长城。后来,燕又在广袤的新领土上陆续设立了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诸郡,燕在幅员上一跃超过赵齐越三国,仅次于秦楚,在列国中位居第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