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09 14:02
积极性,汉语词汇。拼音:jī jí xìng 又称积极主动性,从来源上讲它是指个体意愿与整体长远目标任务相统一的动机。积极主动性是士气的表现,士气是积极主动性的实质。士气通过积极主动性的表现,从内在人格个性来源上可分为自觉性、凝聚力和自我实现心理三种,而就外在意志过程来源上又可分为勇气、忍性与操心三种。
[zeal;enthusiasm;fervour;initiative] 指主动进取,努力工作的思想和行动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八章:“他那善于捕捉战机的积极性,却是他克敌制胜的主要原因。”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二章六:“但观众一笑之后,决不再做后来的根本的打算;笑过就是完了,是没有积极性的。”
谷峪 《王本巧》:“她们全庄劳动积极性那样高,这都和 王本巧 以及和她同样人的模范行动分不开。”
积极性又称积极主动性,从来源上讲它是指个体意愿与整体长远目标任务相统一的动机。
我们有时可能会将一些具有不愉快、消沉性质的情绪认识等心理活动,都归之为相应的这些人都具有消极被动的动机,比如战场上士兵因为恐惧丧命而逃跑、生活中因为哀痛失去亲人而茶饭不思等等。但实际上,这里所说的动机的积极主动性或消极被动性,不在于人们的认识和情绪等心理活动是否愉快或消沉,而是在于人们的认识和情绪等等是否能与整体长远的行动目标相符合。很多看起来消极被动性的心理活动,只要与积极主动的目标联系起来,往往就会有积极主动的性质。例如“保存生命”这在战争中看似只具有消极被动性动机的恐惧情绪,虽然与“逃跑”这种消极被动目标联系起来往往确实对军事行动具有消极被动的作用,但若与“消灭敌人,从而保存自己”这一积极主动的目标联系起来时,则就使这一恐惧情绪转而对军事行动具有了积极主动的性质。西汉开国大将韩信的“背水一战”就是利用这一恐惧情绪,从而将汉军“置之死地而后生”的。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而“心理活动是通过大脑神经生理过程进行的信息获取、编码、储存、提取和运用的过程。”从心理学角度讲,研究某种行为可以从研究这种行为所依赖的心理现象着手,进而言之,我们研究积极主动性的行为自然也可以从研究士气性行为所依赖的心理现象着手。心理现象可分为认识、意识意志与情绪情感三个方面。从心理现象整体上定义,所谓积极主动性动机就是指与整体长远目标具有统一谐调性的心理现象。无论现代心理学还是生活常识,都已肯定了认识过程对行为的影响,都认可积极主动的认识对积极主动的行为具有推动作用,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之推广运用于知识教育、思想道德意识的引导、心理咨询等各个工作以及生活领域。但仅知道认识过程作为动机对行为的作用还是不够的,这是因为认识过程仅是心理现象中心理过程类别中的一种。还需要对心理现象中的其它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由此才可能从心理现象大体中断定:积极主动的动机导致积极主动的行为这一结论。
1、从具有行为驱动力作用的情绪情感来研究积极主动性的实质
情绪情感具有积极增力的和消极减力的两种。在现实中,人们总是意图摆脱或避免不愉快的情绪情感状态(害怕、愤怒、焦虑等),或是总是意图达到愉快的情绪情感状态(爱情、欣喜、幸福、快乐等)。比如当一场重大比赛结束之后,胜利的一方往往由于取得了胜利而兴奋、喜悦,比赛中的疲劳都好象都忘记了;而失败的一方由于失败而悲伤、消沉,比赛之后就愈感劳累。所以人们在印象中也许会认为,由于需要的满足而具有愉快性质的情绪情感,如兴奋、喜悦等都是积极增力的;而由于需要未满足而导致的否定的不愉快情绪情感,如抑郁、悲伤等都是消极减力的。但实际上“人逢喜事精神爽”只是一种暂时忘记疲劳、紧张心态放松的心理机制,相对于目标任务完成来说并不一定就具有积极增力作用。相反的是,正是由于人们暂时的成功导致的满足,有很大机率上,反倒会导致个体在今后在工作目标任务的执行,乃至在完成工作学习任务中产生骄傲麻痹心态。这也是在学生考试中经常出现的现象:若某学生某回考试成绩较好,则下回考试成绩往往就会降低,如此还往往会反复轮回,这其中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些学生考好后容易骄傲,由此自觉不自觉地暂时放松了学习。就这一现象来说,这一先前的“喜”对于长远的行为不但没有了积极增力作用,反倒是由此导致的麻痹放松而具有消极减力作用了。
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对今后的行为是激励作用还是麻痹放松的作用,关键就在于行为主体对于任务目标的追求是整体长远的还是狭隘暂时性的,也就是动机是积极主动的还是消极被动的。如果满足需要的动机是积极主动的(即满足某种需要的目标是符合群体活动的目标与利益的),即使如恐惧、悲伤等否定性质的情绪情感,也会具有积极增力的作用。比如在“哀兵必胜”这一兵家俗语所表现的内容中,“哀伤”的情绪情感之所以会有积极驱动力的作用,也就是由于个人具有“复仇”这一积极主动动机所决定的。所以说,单从具有积极主动性的情绪情感若作为动机对一定行为所具有的积极驱动力作用来看,积极主动性表现实质上是一种个体意愿与整体长远目标任务相统一的动机。
2、从具有行为驱动力作用的意志表现来研究士气的实质
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对行动的调节具有发动和制止两个方面,前者在于推动人们去从事达到预定目的的所必须的行动,后者在于制止不符合预定目的的行动。所以由此角度可说:意志对行为同样也可能产生积极驱动力的作用和消极减力的作用。
意志表现于人们所具有的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上,也许人们认为只要某人在某一行为中处事果断、坚韧和有自制,那么则就说明这个人的行为是积极驱动力的。但实际上这样的认识还不全面,这是因为果断也可能导致人们作出与整体长远目标任务相违反的决定,坚持也可能坚持的是与整体长远目标任务不相符合的信念,同时自制却也可能自制的是与整体长远目标任务相符合的愿望,所以单纯的意志本身并不代表相应行为对一定的目标任务就具有积极驱动力的作用。
当人们愿意将自己的意志服务于一定的整体长远的目标任务时,那么这个意志才会呈现出积极驱动力的性质。这也就是说只有军人有勇气走上战场,工人有冒酷寒严暑坚持工作岗位的耐力,公务员有不为金钱财物所诱惑的自制力,那么所谓意志才对行为具有积极驱动力的作用。所以说,单从具有积极主动性的意志若作为动机对一定行为的积极驱动力作用来看,积极主动性表现实质上是一种个体意愿与整体长远目标任务相统一的动机。
3、从具有行为积极驱动力作用的人格个性来研究士气的实质
心理现象中的人格个性很多,除了非条件反射等先天的本能与后天获得的技巧技能等稳固能力以外,其余人格个性内容的核心还是在于性格,而性格是人们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相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人们积极的性格特点往往有可能补偿其能力上的某些弱点,如俗话说“勤能补拙”,也就说明了勤勉的性格有可能弥补其能力上的不足。所以,从积极的性格对人们的能力具有的补偿作用来说,积极的性格对人的行为是具有驱动力作用。
性格形成最初所经历的阶段是心理状态阶段,这种心理状态主要是指在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那种性格的暂时状态,例如朝气蓬勃或意志沮丧状态,智力活跃或消沉的状态,果断或不果断的状态等等。如果某种心理状态经常发生,它就会在个体身上巩固下来,实现着动机的泛化概括化以及相应行为方式的巩固化,从而最终形成性格。
人的性格虽然是由人的需求愿望、人所具有的气质、以及人所掌握的能力等行为方式的融合物组合起来的,但构成性格基础的不是行为方式本身,而是那种调节着相应行为方式的具有长期性的动机。性格的产生在开始时只限于某一具体情境的狭窄范围,后来随着类似情境的不断出现,人们就会再次调动自己较具有稳固性的人性、能力和气质,以类似的行为方式重复反应。这样,这种具有长期性的需求愿望及其外部经验就超出个别的具体情境,与稳定的能力和气质相结合,成为带有普遍化的动机体系。
通俗化地说,也就是你在工作和生活中需要什么,有什么样的长期性的需求愿望,以及具有什么样的社会自然知识经验,你就会在你的气质和能力的基础上以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去行动,进而你就会成为具有什么样性格的人。比如卫国士兵不怕死的性格是由他的爱国精神培养出来的,民众关心国事是由他的民主民族情感激发出来的,山区农民的勤劳朴实则是他们的生存意识在长期的恶劣的艰苦环境中锻炼出来的。
由于长期性的具有积极主动性的动机是积极主动性的性格产生的基础,所以如果行动群体不具有长期的积极主动性的动机,那么他的行动者往往就会滋生出消极被动的性格。例如在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成份复杂,不但当兵的好多是为混碗饭吃甚至是被强拉的壮丁,当官很多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拥兵自重,这样在国民党军队中就培养出了一种积极保存实力消极抗日的军事活动方式,而这种长期的军事活动方式又最终形成了许多国民党军队从军官至士兵畏怯日寇的性格,这也就是抗日战争中象东北三省、山东济南等等很多国土和城市等无端丧失的主要原因。
由上可知,从具有积极主动性的性格作为动机对行为的积极驱动力作用的根源来看,人格个性中除了人的天性与后天获得的稳固的技能以外,人格个性部分中的性格表现与意志、情绪情感等心理现象一样,实质上是反映了积极主动性是一种个体意愿与整体长远目标任务相统一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