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毁销骨

更新时间:2024-10-04 14:03

积毁销骨(拼音:jī huǐ xiāo gǔ)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汉·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

成语出处

汉·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积毁销骨”。

成语典故

公元前329年,秦王采用张仪之策,重兵征伐魏国,获得大胜,张仪出任相国。

魏国虽然因战败向秦国献出上郡十八县,求和休战,但却口服心不服,在外交上也表现得害怕秦国但不靠近秦国,继续参与合纵联盟。于是,张仪与公子华在公元前325年再举伐魏,又取得蒲阳、少梁等地。此战之后,张仪与相国公孙衍出现了意见分歧,公孙衍主张谁不服就打谁,张仪主张边打边抚,使其内服,以扩大盟友推行连横之策。

秦惠文王采纳了张仪之策,让张仪出面,除所得蒲阳、少梁、上郡外,并将以前得到的汾阴、皮氏等地一并归还魏国,并且提出秦愿与魏交好,愿把公子繇送到魏国做人质。魏国得地感恩,很惭愧地表示不敢接受人质,再加上张仪从中周旋,魏国最终彻底信服,决计离纵亲秦,并表示愿意聘张仪兼任魏相。

张仪在游说魏王时说道:“我曾听说,羽毛虽然轻,但是如果聚集得多了,一样可以使船只沉没;货物虽很轻,但装载多了也同样可以折断车轴;大家都要诽谤一件事物的话,就是金石也可以被销熔;诽谤多了,也可以致人于死地,所以希望大王仔细地考虑何去何从。”

张仪返秦与惠文王详细汇报,征得同意后到魏国为相四年。通过张仪参与魏国高层的策划,魏国切实做到亲秦无间,并在魏国举行了会议,连横成盟,破坏合纵,一切行动都步秦国后尘。张仪鉴于在魏打好亲秦基础再无反复之忧,便于公元前319年离魏返秦,继续辅佐惠文王治理国政。

成语寓意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汉代王充曾说:“君子不畏虎,独畏谗夫之口。”古人又说:“三人成虎,十夫揉椎”,可见语言的厉害之处,语言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用于交流,也可以作为相互伤害的工具。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对于自身的言语应该注意轻重对错,无论什么时候,都应把握好说话的分寸和行为的尺度,做到谨言慎行。

同时俗话又说:谣言止于智者。可见谗言只有遇到昏主才会发生作用。偏听生奸,独任生乱,轻信是愚昧和头脑简单的一种表现,也是灵魂软弱的标记。它将会使人陷入迷惘,混淆敌友,从而破坏人的事业。作为现代社会的一个人,无论是当领导,还是做一般普通人,为了社稷的安宁,为了家庭的和睦,都不应轻信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

成语运用

“积毁销骨”指连续不断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连动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常与“众口铄金”连用。

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夫以孔墨之辩,不能自免于谗谀,而二国以危。何则?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也。”

南朝梁·江淹《诣建平王上书》:“下官闻积毁销金,积谗磨骨,远则直生取疑于盗金,近则伯鱼被名于不义。”

唐·李白《雪谗诗赠友人》:“人生实难,逢此织罗。积毁销金,沉忧作歌。”

宋·苏轼《代滕甫辨谤乞郡书》:“积毁销骨,巧言铄金,市虎成于三人,投杼起于屡至。倘因疑似,复致人言,至时虽欲自明,陛下亦难屡赦。”

明·张萱《西园闻见录·见几》:“若一向冥行,则乖违殊甚,累羽沉舟,积毁销骨,可不慎哉?”

清·黄景仁《翁覃溪先生以先文节公像属题像》诗:“可怜一与人世事,积毁销骨忧殉身。”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