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逋

更新时间:2023-03-17 00:00

积逋,读音为jī bū,汉语词语,意思是指累欠的赋税。亦谓积欠赋税。

解释

指累欠的赋税。亦谓积欠赋税。

出处

《宋史·儒林传七·魏了翁》:“差知汉州,汉号为繁剧,了翁化善俗为治,首蠲积逋二十馀万,除科抑卖酒之弊。”

《宋史·萧燧传》:“二年之间,以其羡补积逋,诸邑皆宽。”

明·归有光《马政蠲贷》:“先皇帝在位十年,间时有赦,百姓安生乐业,而积逋亦少。”

《明史·吕维祺传》:“擢南京户部右侍郎,总督粮储,设会计簿,钩考隐没侵欺,及积逋不输,各数十百万,大者弹奏,小者捕治。”

清·田兰芳《云南楚雄府通判袁公(袁可立孙袁赋诚)墓志铭》:“滨于沁者尤善溃,户多流亡,于是积逋莫办。”

清·龚自珍《明良论一》:“今若此,殆非所以饰四方之观听也!谓外吏富乎?积逋者又十且八九也。”

黄远庸《借款内脉之解剖》:“即不借款,以今日积逋之重、国步之危,何尝不可致监督财政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