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更新时间:2023-02-09 15:26

通常所指的排斥反应宿主抗移植物反应host versus graft reaction,HVGR)。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raft versus host reaction,GVHR)是由移植物中的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宿主抗原而发生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不仅导致移植失败,还可以给受者造成严重后果。GVHR所引起的疾病称为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往往导致受者多器官功能衰竭。常见于接受骨髓移植的病人,另外也可见于有大量淋巴组织实质性器官移植受者,如小肠移植。受者的皮肤、肠道、眼是主要的受损器官。

具体内容

若移植物中同种异型反应性T细胞识别宿主同种异型组织抗原而诱发针对受者的排斥反应,此为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GVHR)。GVHR主要见于骨髓移植后,是影响骨髓移植成功的首要因素,也可见于胸腺、小肠和肝移植以及免疫缺陷个体接受大量输血时。

发生条件

(1)宿主与移植物之间的组织相容性不合;

(2)移植物中必需含有足够数量的免疫细胞

(3)宿主处于免疫无能或免疫功能严重缺损状态。

临床表现

1、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①一般发生于移植后10~30天。必须有:发热食欲不振、腹泻、腹痛、呕吐和肝脏受损。②皮肤损害:最初为轻微的弥漫性红色斑疹或丘疹,有痒感。多见躯干,逐渐发至面部和四肢。若病情得不到控制,可演变为麻疹或星红热样损害。甚至剥脱性皮炎或中毒性大疱表皮松解症,尼氏征可阳性。③粘膜损害:表现粘膜红斑、水肿、糜烂、溃疡,伴有疼痛。④内脏病变:内脏损害可与皮肤粘膜损害同时出现或先后独立存在,但程度不一。肝脏病变表现为恶心呕吐、右上腹疼痛和肝功能异常。肠道表现腹泻(水样便)和腹绞痛

2、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①一般发生于移植后3个月以上(常在100天左右),皮损多种多样,可局限或泛发。②扁平苔癣样疹:初发为紫红色苔癣样丘疹,沿毛囊周围分布,皮肤粗糙。多见四肢远端,特别是面部和躯干,一般无自觉症状。③硬皮病样损害:主要发生上肢,面部和躯干。为弥漫性红斑水肿、硬化、萎缩,呈硬斑病样表现,常伴有网状红斑和皮肤异色病样改变,但无毛细血管扩张。④粘膜损害:口腔粘膜糜烂、溃疡、疼痛及吞咽困难,类似扁平苔癣。眼表现假膜性结膜炎、渗出性结膜炎干燥性角膜结膜炎,提示预后不良。⑤其他: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高丙球蛋白血症,肺纤维化,多发性肌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⑥病理变化:急性GVHD轻型(Ⅰ Ⅱ级)示基层局灶性或弥漫性空泡化,海绵形成及角化不良,卫星状细胞坏死,角朊细胞核固缩,胞质嗜酸性。重型则表现表皮下裂隙,真皮乳头有核细胞浸润。

治疗

环孢素可用于治疗急性或慢性GVHD,可单独或在原有糖皮质激素的基础上加此药,其用法为每日2~3mg/kg分2次口服,待病情稳定后缓慢减药。对肝移植手术时,为预防发生GVHD,应给予他克莫司(tacrolimus),其用法为每日0.1~0.2mg/kg,分2次口服,在术后6小时开始应用。对肾移植的患者用他克莫司的用法,为每日0.15~0.3mg/kg,分2次口服。局部外用他克莫司、吡美莫司治疗皮疹有效。其他如甲氨蝶呤麦考酚酸酯,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沙利度胺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剂也可用来阻止发病。可使GVHD的发生率降低。有报道称,PUVA单用或与甲氨蝶呤合用,治疗慢性GVHD有效。阿维A对慢性GVHD的硬皮病皮损有效。急性GVHD可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其用量一般成人每日15~30mg/kg,通过大静脉滴注。治疗GVHD的重点是预防,尽量减少发生GVHD的危险因素。对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者输血或血制品时,要先经放射线照射后再应用。针对细胞因子单克隆抗体丙种球蛋白注射、体外光分离置换法(extra‐corporeal photopheresis)、免疫毒素、受体拮抗剂等,有些已经用于临床,或将来可能用于临床。

预后

1、急性一旦发生,存活率与病变程度有关。轻度可自行消退。中-重度经治疗可得到改善,45%是骨髓移植的主要死因。进行性间质性肺炎是其中常见的死因。2、慢性GVHD6年存活率20~70%,10年总生存率为42%。3、轻度的 GVHD 具有移植物抗白血病的作用,可明显减少白血病的复发。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