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2 15:00
移风社,原名风易社。秦腔和西府秦腔混合班社。民国二十二年(1933),由凤翔县保安大队长贾宗义倡议主办,县商会组织董事会、集资贷款筹建。
民国二十三年在凤翔县药王洞庙堂戏楼宣布成立。凤翔县县长张景西任名誉社长,贾宗义任董事会会长,保安大队副队长任道文兼任社长,李居安任副社长,剧社以“移风易俗”为宗旨,故名“风易社”。
移风社演职人员共一百八十余人,演员一百一十余人。分“中路秦腔班”、“西路秦腔班”。中路秦腔班主要演员有:卓正义(须生)、王彦坤(净)、周登云(净)、董化清(旦)、华启民(净)、王景民(须生)、王益民(小生)等。西路秦腔主要演员有:孙双钱(须生)、张德民(须生)、王益民(丑)、魏甲合(净)、杜周宝(旦)、吕贵(杂角)、赵瓜儿(净)等。演出剧目为中西路秦腔流行的传统剧一百八十余本。有群众熟知的“西府秦腔”传统剧目“四驹八图戏”,“六逼宫戏”,“三廉戏”等,又有“中路秦腔”流传来的《葫芦峪》、《辕门斩子》、《五典坡》、《牧羊卷》等。两大戏班演出时有分有合,各具特色。民国二十三年十月在王景民、程东源的主持下,于户县秦镇招收了段育民、李五中、张学民等第一批学员,共五十余人。培训方法为:先练三个月基本功,继而分门别类,定师带徒。
民国二十六年,抗日战争爆发,“中路秦腔”演员大部分回家。为此,剧社进行整顿,解散“中路秦腔班”,剩余演员充实加强“西路秦腔班”,扩建“药王洞”戏楼为专用舞台,购买地基、修建住宅,将原“风易社”更名“移风社”。民国三十年,王景民、程东源在户县、宝鸡一带招收贺振民、史生民、屈生民、李毓华等三十名学员,艺名均以“中华民国”四字相连而称道。民国三十四年,贾宗义任凤翔县商务会会长,兼任“移风社”名誉社长,郑子良任社长。翌年,凤翔城关镇镇长关亚斋为第三任社长,程东源任副社长。“移风社”内部管理分“总务股”、“交际股”、“戏务股”、“会计股”、“枢务股”等八大股。经营管理是以账份为基础,采用季薪或月薪的方式,不足部分则由董事会补充(即由商行抽股摊派)。“风易社”更名“移风社”后,仅剩七十多名演职人员,主要活动于凤翔及周围邻县,于战乱中维持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中国共产党风翔县委员会接管“移风社”,改建为“凤翔县群众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