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2-18 03:48
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出生地,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前川街道文教巷42号。自明代万历年间以来,后人在这里建立牌坊纪念二程出生,因而此地称为“程乡坊”。“二程”虽祖籍河南洛阳伊川,但都出生于此,其曾祖父为钦命黄州府黄陂县令,积劳病故于任上。其父寓居程乡坊,曾任黄陂县尉。“二程”在仕途上虽坎坷多舛,但在学术上却潜心钻研,矢志不渝,终成一代理学大师,建立起来一个比传统儒学更加精致、更加严密、更富思辨色彩的哲学思想体系“二程理学”。程乡坊同黄陂区鲁台的双凤亭和前川二程书院一样,都为了纪念北宋大学问家的程颢、程颐两兄弟。
黄陂区前川街文教巷,不过数百米,宽不足两三米。在小巷中段,一户普通人家门墙上嵌立着一面石碑,碑上刻有“程乡坊,二程故居遗址。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出生地”字样。
此处即为程颢、程颐两兄弟出生地。“二程”虽祖籍河南洛阳伊川,但都出生于此,其曾祖父为钦命黄州府黄陂县令,积劳病故于任上。其父寓居程乡坊,曾任黄陂县尉。“二程”在仕途上虽坎坷多舛,但在学术上却潜心钻研,矢志不渝,终成一代理学大师,建立起来一个比传统儒学更加精致、更加严密、更富思辨色彩的哲学思想体系“二程理学”。
黄陂区将在前川街恢复重建“二程”出生地程乡坊。
先后出生于北宋明道元年(1032)、明道二年(1033)的程颢、程颐兄弟,都是道德文章名满天下的程朱理学奠基人。北宋天圣中(1023-1032),二程兄弟在黄陂任县令的祖父去世,二程兄弟的父亲程珦因故不能返还原籍(中山博野,今河北保定博野县),后得祖上惠泽荫庇在黄陂任县尉。二程兄弟就是父亲任黄陂县尉时在黄陂出生的。北宋宝元元年(1038),程珦调任江西赣州兴国县令。其时,随父亲赴任赣州兴国而离开黄陂的程颢、程颐分别年届6岁和5岁。
后来我还知道,二程兄弟的父亲北宋庆历六年(1046)调江西南安大庾县任南安军通判,恰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在南安军任司理。在大庾县,程珦让二程兄弟拜周敦颐为师。皇佑二年(1050),二程兄弟的父亲调广西龚州任知州,程珦又在龚州邀己升任湖南桂阳县令的周敦颐到龚州讲学,并复聘周敦颐为颢、颐二子之师。周敦颐的学问、气度成就了二程兄弟创新儒学的大儒风范,其思想后经南宋朱熹继承发展为程朱理学,并成为自南宋末经元到明清的官学。
二程夫子故里的黄陂,旧日纪念二程不但建有双凤亭、二程祠、文昌阁、青云塔等(现仅存双凤亭),还有理趣林、流矢湖众多景观。由被视为黄陂文峰的双凤亭、文昌阁、青云塔,我曾联想到程乡坊的低矮、简陋,学生时代并以此怀疑过程乡坊之“程”非二程夫子之“程”。我认为,泱泱黄陂纪念旷世大儒岂会那样小气,立个至圣先贤牌坊也不至于那么敷衍。工作后,有机会看到清康熙《黄陂县志》、清同治《黄陂县志》。旧志载:“程乡坊在草庙巷,二程夫子诞生处。独是巷历暑热无蚊蚔,至今传以为异。坊系明洪三年立,今废。”才从志乘中明白,我年少所见的程乡坊非为原建,原建的程乡坊即明洪武三年所建之程乡坊或遭兵燹、或遇天灾早不存在,但复建又为何时、复建由何所为仍为其谜。程乡坊座东面西,四柱三门,柱柱冲天,全高4米左右,以褐红色砂石建造。程乡坊同鲁台的双凤亭一样,也是纪念北宋有大学问的程颢、程颐两兄弟。
旧志所言程乡坊乃二程夫子诞生处,《湖北通志》也载:“思贤堂在县城内(县志)尉厅,二程先生俱生于此(舆地纪胜)。”《湖北通志》告之,(南宋)王象之在其编纂的《舆地纪胜》云,程颢、程颐均生于黄陂县城内的尉厅。照此说法,程乡坊立在县城内的尉厅旧址。
二程文化的代表程乡坊在黄陂区影响深远。
黄陂一中传承二程文化。黄陂一中以唐宋诗词班为依托,充分发掘大陆与台湾文化同源同根、一脉相承的渊源,编写了“二程”文化乡土校本教材,在双凤亭挂牌成立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主办“荷尖角”文学社刊,为学生优秀作品创设展示平台。校史陈列室全面介绍“二程”文化流变,以鲜明的“二程”主题文化实现传统与现代,自然和人文,动感与静美的巧妙组合,创造了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和浓厚的育人氛围。充分利用好区一中涉台教育基地,加强与台湾地区学校诗词诵读联络。每年组织全体新生参观基地和校史厅,了解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历史渊源,了解台胞与黄陂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关系。
前川一小培植经典内涵。结合武汉市创建读书之城活动,与“二程”故居程乡坊为邻的前川一小进行了一系列经典诵读探索和实践。在教学楼走廊悬挂名言警句、教育格言,建设“二程”文化墙,介绍“二程”历史典故和教育思想,主办经典诵读主题黑板报。每天晨会诵读经典,每周开设一节经典诵读课,编写系列诵读教材。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以“读书、明理、行善、养习”为主线,引导学生每天早晨读一句经典名句,背诵一条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或一篇经典诗文,每周明白一个做人道理,力争做一件善事,记好善行日记。班级、年级、校级开展不同形式的经典诵读系列比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