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旼

更新时间:2024-07-13 14:29

程旼(约公元419~518年),本名“程敀”(在客家方言读“伯”,亦通“伯”),客家人文始祖、世界客属先贤的杰出代表之一。程旼率众南迁,定居于现在的广东梅州

人物简介

程旼(取名为“程旼”的讲究是:一是选《·召南·羔羊》中“羔羊之义”,期望此子将来行为清廉节俭;二是“旼”取《汉书》中之“旼旼穆穆,君子之态”之意),祖居河南义阳郡(今河南省灵宝县南40公里)。因受“五胡乱华”和“永嘉之乱”影响,程旼率家人及部分族人由河南义阳郡沿洛水东向,经汝颖平原到达江西鄱阳湖地域。至公元466年(刘宋明帝泰始三年),程旼家族经赣南迁至南海义安郡属坝头(即今梅州平远县坝头)。从此,程旼一族便在此地定居。程旼娶妻夏氏,生下三子:程松、程杉、程梅。程旼、程松、程杉的名字和事迹,均被载入《清康熙·程乡县志》、《清乾隆·嘉应州志》、《中国人名大辞典》等。程旼经历东晋南朝四朝十六帝。他生平性嗜诗书,不计名利地位,注重礼仪道德,以德行服人,乡邻遇有不平之事,不是向官府投诉,而是请程旼调解。他辩明事非曲直,处理公道,大家都十分敬重他。

程旼于公元518年(南朝天监十七年)辞世,享年99岁。被北宋太祖赵匡胤追封开越圣王,墓葬程源村(今广东省平远县坝头镇程北)大榕树下,螃蟹形。其妻夏氏死后,亦同葬此地。后人为纪念他的功德,名其都为“义化”,乡为“程乡”,源为“程源”,江为“程江”。公元479年(南齐建元元年),设置程乡县。公元971年(北宋开宝四年)敬州改为梅州。公元1380年(明洪武十三年庚申岁)学正陈学礼,奉明皇帝朱元璋“举忠孝、举贤德”旨意,称赞程旼贤德,义化行乡,撰文荐举,追封程旼,改梅州复置程乡县。

在程旼故居和县衙附近,先后建立了不少纪念他的祠、碑、匾、会、桥、路和学校。

程旼在广东旧《通志》中被称为“广东古八贤之一”,与唐代张九龄韩愈,北宋刘元城狄青,南宋文天祥蔡蒙吉及明末抗清名将陈子壮齐名。而且位居世界客属180多位名贤之首。

真名考证

客家先贤程旼或真名“程敀”。

宋明典籍《元丰九域志》《舆地纪胜》《方舆胜览》《大明一统志》和明嘉靖《广东通志初稿》等皆记“程敀”:

如《九域志》云:“昔有程敀,家于程江口,乡里推服,州为上言,遂以为程乡”;

至明万历年间《广东通志》记“程旼”;明万历四十七年平远知县李允懋撰《程旼传》,把“程敀”改为“程旼”,“旼从日文,今程平士庶,皆呼为敀,误矣。”后世沿用。

”,在客家方言读“伯”,亦通“伯”。在《程氏族谱》中程处士,“敀”和“旼”皆有理。“敀”上面两撇,按书法美学角度,“白”书写可避让去撇为“日”。

人物生平

程旼出生于东晋与刘宋交替之时,距今已有1500多年。一千多年来,程旼的名字和他那爱乡土、敦本崇教、勇于开拓的美好德行在平远、在梅州乃至世界客属地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程旼的祖父和父亲曾在东晋、刘宋朝做过官。 程旼年幼时,体弱多病。年龄稍大时,由祖父辅导其读书,因聪颖好学,过目不忘,被称为神童。

程旼10岁时入学。11岁时,与众人入山遇虎,众人驱之不走。而一见程旼,老虎便遁无踪迹,因被称为奇人。16岁习五经,特别喜爱《春秋》。24岁赴京(建康城,今南京)应试,考取“中礼经魁”。25岁任“史学士”一职。

刘宋末年,程旼约50岁时,看到北方外敌入侵,战乱不已,帝室内为争位而骨肉相残、道德沦丧,加上天灾不断及农民起义,程旼预感中原及首都周边,也将是大战乱之地,因此,辞官归隐。

不久,程旼率领妻、子、媳及同族人等几百人南下,经过赣南,沿赣粤小道来到豪居(今仁居镇)。见该地人烟较稠密,不是避乱、隐居的理想地方,便再向南走了几十里,来到今平远坝头振东村,见该地山清水秀,便在河边草草建了住地安顿下来。 但河边来往人等较多,程旼又感到不够清静,因此,再迁到离河稍远的山背旯旮处,后称为官窝里的地方定居下来,并蕃衍后代。程氏一班人马历尽艰辛虽然找到了心目中的理想境界,但一路在疫瘴、疾病、盗寇掠夺、逃失等诸多劫难中付出惨重代价,到达时仅剩下几十个人。

程旼为人朴实无华,酷好读书,淡薄功名利禄。定居下来后,谆谆教导后代读书知礼,与当地土著居民和睦相处,并勤学本地语言,与中原古音融合,后成为客家语系。当地人那时非常愚昧蛮鲁,程旼便到处讲学教化乡民,后又办起私学,招收当地子弟入塾,传播中原文化。平时,经常走访民间,济困扶危。见当地耕作技术落后,程旼便教给中原的耕作技术,使他们逐步改变了刀耕火种的旧习惯。据说,解放前有一种木制铁头的拱背犁,古拙、稳定、犁得深,水、旱地翻作均适合,被称为程犁,这种犁便是程旼公传授下来的。为方便民众行走及垦荒、耕作时休息,程旼又带领众人开辟山道、修建凉亭,还兴建水利设施等共99处。

程旼“以德化人”,使民风逐步由“尚气轻生”转变为“和邻睦族”。当地居民如有纠纷,都不到官府,而自愿到其处调解。程旼为他们辨别是非曲直,公正判断,使他们心悦诚服地离开。甚至有些做了亏心事的人,也往往“望其庐辄思改过” 。

由于程旼“以德化人”感人至深,刘宋明帝泰豫年间,程旼约57岁时,官府将其住地周围命名为程乡里。

公元479年,南齐灭掉刘宋。时任海阳县令又将程旼的美好德行报告给朝廷。因为高帝萧道成刚刚篡位,想要收买民心,并树立自己“贤君”的形象(萧道成在位时,有一度政治较清明),便发出诏令召见程旼,并想让他出来当官。程旼为了大义不愿当南齐的官,便以年老为由(当时程旼约64岁)婉言推辞,并未前往。皇帝便赐给他“义化”称号以示表彰。后来,县令呈报朝廷将程乡里周围拓展为义化都,并于当年用程旼姓氏命名为程乡县。

旧时,梅县、平远有许多河流、区域、街道、学校的命名都与程旼有关。至解放前,今坝头圩内最繁华地段,仍保留义化路的街名。

程旼一生经历了东晋、刘宋、南齐及南梁四个朝代共16位皇帝,享年约99岁。程旼去世后,葬于程源村丰盈社(后来称为程公祠)右侧,也即今卓、谢二姓程公屋和明巡检司后大桷树下,其墓地被称为“螃蟹游江眼珠穴”。据前辈回忆,由于程旼生前“信义著于乡里”,旧时所有上、卸任文武官员经过程祠时,在无任何牌示要求的情况下,均自觉下轿或下马步行,以示对程公的崇敬,并进入祠内参拜。当地众乡民则虔诚焚香祭拜,祈求程公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程公墓址在1974年平整土地时被毁去。

程旼有三个儿子,长子名松字伯材,次子名杉字仲材,三子名梅字季材。伯材做官时间较长,后来以服侍老人为由辞官,享年70,葬于坝头;仲材也做过官,程旼去世时,曾返坝头守灵,葬父后辞官归隐于湖南攸县灵谷,享年100多岁;季材情况不详。

程旼的后代在平远共繁衍了200多年。 大约在唐朝初年,程的七世孙程元辅迁到今梅江区三角镇龙上坪上程屋。其后裔分散在本市各县及江西瑞金、福建岩前,远至中国香港越南泰国、印尼、美国等地,并出了许多高级人才、巨商、企业家。平远坝头于元代末期便已无其后裔。

轶事典故

程旼生于东晋末年,一生历东晋、刘宋、南齐、南梁,品行在隋朝很出名,是有记载的客家先民第一批入粤南迁的先贤。据相关资料记载,为避战乱,程旼举家从中原一带辗转迁徙到平远坝头,利用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改变当地愚昧无知、固守于旧习的落后民风。自程旼始,中原地区不断有民众迁徙至今闽、粤、赣交界地,后来逐渐融合形成了客家民系。

程旼是有名的客家先贤,1994年第十二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上,程旼在一百一十八个客家历史名人中位居榜首,被誉为客家的“人文始祖”。在当时社会,程旼的影响力不限于程乡地区,在整个广东他都是有名的乡贤,如唐朝时期潮州韩文公庙内,设有二十五位乡贤神位,以程旼居首。《广东通志》中,将程旼与韩愈、张九龄、刘元城、狄青、文天祥、蔡蒙吉及陈子壮一起称为“广东古八贤”。有关程旼的生平记载,最早可见于北宋《元丰九域志》,不过只有寥寥数语:“程江,昔程敀家此江口,乡里推服,州为上言,遂以为程乡”。

文中的“敀”,即伯意,程伯是一种尊称,此字可能最终讹化为旼。《元丰九域志》成书时间大约在1080年,距程旼生活的时代已经过去五六百年。因为这段时间对程旼缺乏相关的史料记载,仅有故老口头相传,所以一度有人对其真实性产生怀疑。不过这种怀疑显然是多余的,一则可能是其间频发的战乱匪乱破坏了相关文献;二则粤东有“先有程旼,后有程乡”的说法,这是因为程旼声名远播,南齐统治者已将其所在地新建的县命名为程乡县,其所在的都命名为义化都,这也是史志对程旼其人其事的赞赏。

1. 北来衣冠,德化梅州

旧时平远县坝头乡程公祠有一副对联,曰:“德化梅州,千载烝尝处士节;姓传古县,万年礼乐圣贤风。”相传程旼隐居乡里,不奉征召,以德化人,乡民推服,被称为“程处士”。处士,是古代对有才德却隐居不仕的人的尊称。自宋朝以来,随着梅州地区人口日繁,文教日昌,对程处士日益尊崇,有关他的诗文歌咏不断出现。根据这些文献资料,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程旼的生平事迹。

程旼所处的晋末南北朝,是一个政权更迭频繁、战乱连年的时期。北方汉人为躲避战乱,纷纷往南迁徙。《宋书·州郡志》记载:“晋永嘉大乱,幽、冀、青、并、兖州及徐州之淮北流民,相率过淮。”然而,由于南北朝隔江对峙,江南地区正处前线,也并不安定,于是部分民众举家迁往更南的建安郡、江州、交州、广州(分别是今福建、江西、广西、广东)等地,成为最初的客家先民。

“筚路桃弧辗转迁,南来远过一千年。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前。”黄遵宪的一首《己亥杂诗》,形象地展现了客家人的历史。子曰:“天下无道则隐。”程旼家族大概就在这个动乱的时期选择举族南迁,经过赣南,沿粤赣小道来到今平远县坝头村定居下来,生息繁衍。传说,他还与乡民一起建凉亭、劈山道、修水利,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南宋中期的《舆地纪胜》,记载了宋朝徐庾歌颂程旼的七言诗,诗曰:“程旼当年一匹夫,不操三尺制群愚。片言能使人心服,万古江山与姓俱。”诗中肯定了程旼教化人心的事功,从侧面反映了程旼受到当时人们的尊崇与爱戴。

程旼与东汉名士陈寔(曾为太丘长)一样,是一个悃愊无华、重义轻利、和邻睦族、教化百姓的名士。梅州地区先民对程旼的崇拜,是在社会动乱不安、民风刁悍的背景下形成的,寄托人们对美好理想社会的追求,表现出了乱世中人们对文明社会风气的一种呼唤与渴望。这一过程中,对程旼人伦楷模形象的丰满塑造,也从侧面反映了梅州逐步由民风蛮愚、尚气轻生转变为崇尚诗书礼乐教化的过程。梅县籍民国诗人钟应梅曾作诗赞道:“官师合一是程公,南渡衣冠止岭东。比屋诗书循旧俗,不劳贤守说文翁。”

2. 前贤犹在,去而益咏

程旼去世后,后人思之,名其都曰义化,乡曰程乡,源曰程江,最后以程乡名县。但在宋朝前,由于战乱、匪乱等各方面原因,今梅州地区除了留下与程旼相关的地名外,几无建筑踪迹。南宋祝穆的《方舆胜览》,载有南宋初年名臣张致远发出的感慨:“曾井有泉消毒瘴,程江无屋祀高贤。”不过,从宋朝开始,梅州地区的客家先贤和游宦到此的文人志士,留下大量歌颂程旼的诗文,来表达对他的崇拜之情。如明朝万历年间平远训导韩启运有诗云:

鸿渐云逵远,乡江水有声。史传何代信,诗阐异时名。新庙青山肃,丰碑锦字明。我来深仰止,翻恋蕨薇情。

又如程乡松口人,明朝翰林,被誉为“岭南夫子”的李士淳有诗云:我生处士里,酌水知源长。往事成千古,高名噪一方。祠堂新卜筑,俎豆旧馨香。无限相思意,东湖水正泱。

直到张致远去世后数十年,“程江无屋祀高贤”的尴尬才宣告结束。雍正《广东通志·名宦志》记载,泉州人柯宋英在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知梅州,“治务化民,尝辟景程斋,明景仰程旼之意,以为民表焉”。景程斋是现今见诸记载最早的纪念程旼的祠庙。明洪武十三年(1380),学政陈学礼撰文推举,追封程旼,改梅州复置程乡县,并建两栋公祠,立石牌坊;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程乡知县林欲㭿,立“程处士碑”于程公祠内;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巡按御史王命璿在今平远仁居开荒岭、东湖圳捐俸银三十金,置田四十亩,垦田十二亩,作为每年春、秋二季祭祀程旼之用。次年,平远县知县李允懋建“程处士祠”。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县通判孙录,新建程处士祠。程乡各地还设立了许多程公祠、程公会等,用来祭祀程旼。此外,程旼进入了潮州府和程乡县的乡贤名宦祠中,并在程乡县的乡贤名宦中排名第一,成为明清当地政府崇德报功、教化民众的典范。

3. 文脉千载,处士千古

时至今日,整个梅州地区,仍留存着不少纪念程旼的桥梁等建筑和地名。如平远坝头程北村有一座程公祠旧址,历史悠久,邻近驿道,旧时所有上任、卸任文武官员经过程公祠,在无任何牌示要求的情况下,均自愿下轿或下马步行,并进入祠内参拜,以示对程公的尊敬。平远县城还有修葺一新的程旼故居和新建的程旼公园。其他诸如义化路、程江桥、程江镇、景贤乡、景贤亭,以及坝头乡村程东、程西、程南、程北等地名,均因程旼而得名。正如明朝平远县知县李允懋的《程处士祠》形容的那样:

江河程世系,人与水俱长。表正如陈寔,畏垒若彦方。烟流颓宅在,草宿故茔香。千载怀高士,神交夜永康。

明清之前的梅州,地处山区,交通不便、毒瘴横行,久为化外之地,有影响力的名人较少。如清朝时梅城七贤书院祀奉有七位贤人(程旼、韩愈、张九龄、刘元城、狄青、文天祥、蔡蒙吉),但“唯程处士(程旼)、蔡佥书(蔡蒙吉)为乡之仪型,其他则皆高山仰止,非我邦士也”(清康熙年间程乡县令刘广聪作《七贤祠记》语)。

今天,我们生活的世界客都梅州,早已不是那个地瘠民贫、礼乐不兴之地,它已经被开拓经营为一个山清水秀、民风淳厚的文化之乡。这里教化隆盛,洋洋弦歌,声闻闾巷。子曰:“百世可知也。”故可知梅州的郁郁文风,赓续于先贤,文化之乡,盛名可副。这一切,都离不开历代客家先贤的传文布道。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历朝历代先贤对程旼不遗余力地推崇,饱含着他们教化斯民、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信念,程旼秉义怀仁、化行俗美、嗜书好学的丰满形象也逐渐定格,成为客家人人文情怀的象征。崇文重教的涓涓细流,汇聚成奔腾的江河大海,滋润熏陶着客家人,文脉百世千载,川流不息。

史料记载

程旼的事迹,在方志文献中有不少记载,如:

宋明典籍《元丰九域志》《舆地纪胜》《方舆胜览》《大明一统志》和明嘉靖广东通志初稿》等皆记“程敀”。

元丰九域志》云:“昔有程敀,家于程江口,乡里推服,州为上言,遂以为程乡”;

舆地纪胜》:结庐江滨,环堵萧然,晏如也。乡人服其行义。有不平者,不诣官府,辄质成于敀(旼)。

宋明典籍多记程敀是“南齐程乡人,或云隋人。”《舆地纪胜》记程敀“不知何代人,或云南齐人,或云隋人。”“或云南齐人”无疑是以名冠县的处士程敀。据《南齐书》,义安郡下始置“程乡”县。隋朝开皇十年程乡撤除,“十一年置潮州复立程乡县属焉。”“或云隋人”是指钦封“感应敀”程杉。

广东通志》:程旼者,潮州程乡人,为人悃愊无华,性嗜读书,不慕荣达,素以忠信结人,人服其谊。有不平者,不往诉之官,辄质成于旼,旼为之辨是非曲直,咸心服而退,当时化之。心有愧怍者,望其庐辄思改过,有陈太丘之风焉。旼生于南齐,历梁、陈而行谊大著于隋,至义宁初乃卒,年九十余。

据万历《广东通志》,程旼有二子,“长松,字伯材;”“次杉,字仲材,仁寿中以学术征,历弘农郡守,罹父忧,葬后,遂弃官遯于攸县之灵谷。尝端坐默如土偶,出语辄预知人祸福,乡民每旱涝往拜祈之,许诺辄应,后寿百余岁卒。人因谓羽化,称为真人。”程杉即杉仙真人。

光绪《嘉应州志》:(程旼)悃愊无华,性嗜书,恬荣达。结庐江滨,环堵萧然,晏如也。人服其行,有不平者,不诣官府,辄质成于旼。旼为之辨是非曲直,咸心服而退,当时化之。心有愧怍者,望其庐辄思改过,有陈太丘之风焉。

程旼事迹在《平远县志》、《嘉应州志》和《程乡县志》中均有简要记述。唐朝的时候,程乡县属潮州潮阳郡,群众在所建韩文公祠内设25位粤东乡贤神位,程旼居于首位。宋朝诗人徐庾,曾经作诗赞扬程旼“万古江山与姓俱”。由此可见,唐宋时程旼已名扬潮州、粤东。旧时,平远、梅城设立了许多程公祠、程公会。旧时《广东通志》人物评选中,程旼列“广东古八贤”之一。2003年12月,平远县坝头中学退休教师余蔚文先生(已是78岁高龄)所著《世界客属名贤程旼》一书出版,该书倾注老人14年心血,前后十一易其稿,长达12万字,填补了程旼研究的空白,为客家研究及建设“文化梅州”献上了一份厚礼。 有道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人物评价

在旧《广东通志》中,程旼被称为“广东古八贤之一”。

潮州韩文公祠中,曾设25位乡贤木主(木制牌位),程旼亦居其中。

1994年,程旼被第十二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推为“118位客属名人”的首贤。

2009年,程旼被广东省评定为“南粤先贤”,程旼雕像首批“入住”广州南粤先贤馆

中国易学与科学委员会理事冯秀珍五胡乱华

原广东省社科院院长、历史学家张磊

程国仁

家族成员

程旼娶妻夏氏,生子三:程松程杉、程梅。程旼、程松、程杉的名字和事迹,均被载入《清康熙·程乡县志》、《清乾隆·嘉应州志》、《中国人名大辞典》等。

程旼生子三人:长子程松,字柏材,遵父志,累征为官,均以“亲老”请辞,年七十去世,葬于坝头。次子程杉,字仲材,先为参军,后以学行征,遥领“司州弘农郡守”。程旼去世时,曾返坝头守灵。程旼葬后,杉辞官,隐于湖南攸县灵谷,年百余岁,人以其眉寿称真人。三子程梅,字季材,娶当地望族女为妻,其后情况不详。

约于唐初,其七世孙程元辅迁程乡白土(今梅州市梅江区三角镇)龙上坪上程屋。其后裔主要播迁梅县、五华、蕉岭、兴宁、河源、平远长田及江西、福建、香港、台湾、南洋及美国、印尼、越南、泰国等地,且多有高级人才和企业家。

人物纪念

后人为纪念他的功德,名其都为“义化”,乡为“程乡”,源为“程源”,江为“程江”。公元479年,设置程乡县。

为纪念这位客属先贤,从古至今,在平远、梅县、潮州等地方,出现了以程旼姓氏命名的现象,包括祠庙、村庄、河流、驿道、桥梁、区域、街道等等,成为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数字显示,程旼在粤东地区所遗留的古迹达30多处,遍及平远、梅县、五华、河源、潮州。

在平远县,后人将程旼和家人及子孙住过的祖屋命为程公屋、上程屋、下程屋,将村庄分别命为程源村、程北村、程中村、程西村、贤关村、程竹塘、乡名为程乡。在梅县,以他的姓氏命名的乡村有程江乡、程江村,学堂有程江中学,建筑物方面有明朝以来所建的七贤书院、七贤祠、七贤亭,街道有义化路,驿道有程江驿道等等。

1994年,梅州举行世界客属第12届恳亲大会时将程旼推崇为“118位客属名人”中的首贤。

程旼纪念馆建于2007年9月,是具有客家特色的古典式园林建筑,由正门、各具特色的展室、人工湖、景贤亭、程源、碑廊、后花园、观赏台、休闲区等景点组成。

每年农历六月六福祖公王节是当地百姓纪念程旼的一个重要节日,2009年5月,这一为纪念程旼的传统节日被列入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4年4月16日梅城老街“程家祠”发现《程处士碑记》,可惜大面积残缺,专家无法成文。找到程氏族谱后经校对,该碑记即是《程乡县处士先生祠堂碑文》,由“万历四十八年十月初一日程乡知县林欲□(?)”撰写,共788字,其赞程旼:“恶乎然,恶乎不然,过者自化,先生无心也”“圣人身之为法,程贤人奉之为章”“乾坤不毁,江海不变,则先生之名长在宇宙间”。

2017年,在平远县城城南新区丰光龟子地新建程旼小学以示纪念。

平远县在程旼故里大柘镇先后动工建设了纪念程旼的诗文碑廊、程旼铜像、程旼故居、程公祠盘龙广场、程旼公园、程旼大道等以示纪念。

为传承程旼文化,平远县注重保护和挖掘程旼故居遗址、程公祠、程旼夫妇墓地、千年古榕等历史文化遗产,把程旼文化遗址建成客家原生态文化研究基地;同时,把平远公园改名为程旼公园。程旼公园的主题和核心——程旼纪念园,占地1200平方米。

2022年5月8日,梅州市程旼文化研究促进会成立在梅城成立,旨在深入挖掘、整理、研究、弘扬客家地区先进文化资源、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开展学术交流和文艺创作,宣传擦亮广东古八贤之首旼公形象,扩大旼公以德化人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传播影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