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0-13 00:16
稳定性政策(stabilization policy)亦称“反周期政策”(countercyclical policy)。
在繁荣时期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政府支出与增加税收)和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量以提高利率);在萧条时期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与减少税收)和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量以降低利率),这也就是“逆经济风向行事”的政策。战后西方国家运用了稳定性政策,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引起了通货膨胀严重等问题。因此,不同流派的经济学家对稳定性政策的作用有不同的看法。凯恩斯主义者认为,稳定性政策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中对稳定经济都是有积极作用的;货币主义者认为,稳定政策在短期内有用,但在长期中不仅无用,而且还破坏了经济本身的稳定机制。理性预期学派则认为,稳定性政策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中都无用!这种政策只会加剧经济本身的不稳定性。
政府维持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均衡,并使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职能。这是政府主要的经济职能之一。但对政府如何行使这一职能,不同流派的经济学家有不同的看法。凯恩斯主义者认为,政府要主动积极地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稳定经济,而货币主义等主张经济自由的经济学家认为,政府的稳定性职能不是采用积极的经济政策,而应该是为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以及避免经济中大的变动。
经济特征决定需要实行稳定性政策
第一,总需求并不是沿着充分就业时潜在GDP曲线平滑地上升,而是围绕着这条曲线不断地上下波动。当总需求不足以购买经济社会所有的潜在产出时,失业率会上升而通货膨胀率会下降。当总需求过量时,情况恰好相反。
第二,当总需求不足时,通货膨胀和失业的调整速度很慢,而这种缓慢的调整又反映了两个相关问题:工资(以及很多价格)下降的弹性有限,通货膨胀惯性很大。这种惯性的增大是由于工资和价格上升导致家庭和企业开始预期、计划并实施将来的经济增长,从而导致了持续的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