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苇莺

更新时间:2024-01-24 19:20

稻田苇莺(学名:Acrocephalus agricola)体重8-12克,体长114-135毫米。是一种小型鸟类,上体自头部至背、肩部均呈橄榄棕褐色;腰及尾上覆羽转为鲜亮的淡棕褐色;颊部和耳羽棕黄色;眼先和耳羽上缘暗褐色;眉纹宽阔,呈皮黄色甚显著,眉上缘各缀黑褐色的宽阔侧冠纹;尾羽狭窄,羽端尖形;尾羽呈暗棕褐色,表面具不甚显现的暗色横斑纹,羽缘色较浅;飞羽黑褐色,羽缘棕褐色;下体羽在颏、喉部和腹部中央呈纯白色;胸部、两胁和尾下覆羽均呈淡棕黄褐色。虹膜暗灰色;上嘴黑褐色,下嘴黄褐色;脚橄榄绿色。

形态特征

稻田苇莺雌雄羽色相似。上体从头至尾包括两翅和尾红褐色或橄榄棕褐色。其中头顶较暗,腰和尾上覆羽较淡呈鲜亮的淡棕褐色。眉纹淡皮黄色或皮黄白色、宽阔而显著,从鼻孔到耳覆羽后面。东北亚种在紧接眉纹之上还有一狭窄的黑褐色纹形成双眉状,耳覆羽和颈侧淡褐白色或棕黄色,颊皮黄色而沾黑色。尾羽较窄,羽端形尖,尾羽呈暗棕褐色具不明显的隐约可见的暗色横斑;羽缘色浅淡多呈淡棕褐色。两翅覆羽和飞羽黑褐色,外翈羽缘淡棕色或棕褐色,第一枚初级飞羽窄尖而短与初级覆羽等长或稍长,第二枚初级飞羽等于第五或第六至第七枚。颏、喉钝白色,胸、腹白色而沾皮黄色,两胁和尾下覆羽棕黄色。雌性成鸟体羽类似雄鸟,仅羽色较暗而浅淡。

虹膜褐色或暗灰褐色;上嘴黑褐色,下嘴淡黄色或黄褐色;跗蹠橄榄褐色或肉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8-12克,♀10克;体长♂114-135毫米,♀130毫米;嘴峰♂10-12毫米,♀10毫米;翅♂50-57毫米,♀49-54毫米;尾♂44-56毫米,♀48-52毫米;跗蹠♂19-23毫米,♀20毫米。(注:♂雄性;♀雌性)

指名亚种上体棕褐色;下体沾棕褐色;东北亚种上体橄榄褐色;眉纹上更具黑色粗纹。

栖息环境

稻田苇莺主要栖息于湖泊、水库、池塘、水渠等各种水域岸边灌丛、芦苇丛和草丛中以及芦苇沼泽、柳灌丛和草地,有时也见于水稻田边草丛和草甸灌丛中。

生活习性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迁徙期亦见成群活动。行动敏捷、快速地在灌木枝或草茎间来回跳跃,并不时地跳到灌丛或草丛顶部,然后很快地钻入灌丛、草丛中。

主要以毛虫、蚱蜢等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等昆虫和昆虫的幼虫为食,也吃蝗虫、甲虫、蜘蛛等其他无脊椎动物性食物。

分布范围

世界

原产地:阿富汗、亚美尼亚、孟加拉国、保加利亚、中国、印度、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蒙古、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中亚区、东亚区,欧洲区)、塔吉克斯坦、泰国、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

旅鸟:奥地利、巴林、比利时、丹麦、爱沙尼亚、法罗群岛、芬兰、法国、德国、希腊、中国、匈牙利、爱尔兰、以色列、意大利、拉脱维亚、马其顿、马耳他、荷兰、挪威、阿曼、波兰、葡萄牙、斯洛文尼亚、瑞典、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

中国

新疆(西北部塔城、西部喀什、阿克苏和天山、西南部于田和且末)、甘肃(河西走廊西北金塔)、青海(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黑龙江(哈尔滨)、吉林(延边)(夏候鸟)、迁徙期间见于辽宁(朝阳)、北京、河北(秦皇岛)。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营巢于水边离地或水面0.3-1.2米的草丛中,亦偶见于灌丛中。主要由草茎、叶、花梗、植物纤维等构成,内垫有细草茎和草叶。每窝产4-5枚卵,呈淡绿色、橄榄色或白色,缀以褐色或灰色斑点。卵的大小为17-20毫米×12.0-14.1毫米。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7年 ver 3.1——无危(LC)。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