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30 16:34
穆尔沙战役( battles of Mursa Major,今克罗地亚奥西耶克 Osijek),发生于公元351年。君士坦丁大帝 Constantine I the Great之子君士坦提乌斯二世 Constantius II在此役中依赖于亚美尼亚等地的铁甲骑兵和骑射手之力量,收获惨胜,击败了西方的篡位者马格嫩提乌斯Magnentius.,重新统一了罗马帝国。
公元337年,君士坦丁一世在留下著名的《米兰赦令》后去世。根据他生前留下的权力分割政策,整个罗马帝国被重新切割为4个部分。由两个儿子担任奥古斯都,而他们的堂兄弟则是辅佐其统治的凯撒。但这些新贵之间的勾心斗角,很快又让大规模的内战死灰复燃。
早在父亲的政治生涯末期,康斯坦丁乌斯二世就入主叙利亚、小亚细亚和美索不达米亚行省,成为帝国的东方诸省统治者。这样的安排主要是为保护3个边缘赋税大省,不受新崛起的萨珊波斯威胁。等到忠于集权的前任皇帝离世,他又果断派人处死了2个叔叔和6名堂兄,确保他们不会在日后给自己制造麻烦。随即将辖区扩张到希腊、色雷斯、埃及和昔兰尼加,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帝国统治者。但受制于波斯大王沙普尔二世的连续进攻,暂时也没精力去投身更多内斗。
不过,获得高卢、西班牙、阿非利加行省和不列颠4省的君士坦丁二世也不是善茬。一心准备入驻意大利,将自己的另一位兄弟控制废黜。但在轻敌冒进时遭突袭身亡,留下偌大的地盘被对方全部接收。结果,出身高卢本土的近卫军首领马格尼蒂乌斯(马格嫩提乌斯)突然发难,瞬间吞下整个西帝国,也给暗中观察的康斯坦丁乌斯送去了大义名分。
公元351年,坐稳东帝国江山的康斯坦丁乌斯宣布西征,扬言要为自己的兄弟复仇。除效忠自己的大批多瑙河边防军外,还将许多先前位于东方前线的精锐也调往欧洲。甚至还有大批来自哥特、萨尔马提亚和亚美尼亚的仆从部队参与,使得麾下的士兵数量高达80000人。以高卢为基本盘的马格尼蒂乌,深知自己的军队数量比不上对方,也从邻近的蛮族部落中大肆招兵。通过这个求生欲强的应急举动,将大批属于日耳曼系的法兰克人和撒克逊人招募到莱茵河南岸。但即便如此努力,他的总兵力还是停留在36000人左右。
当年的12月28日,康斯坦丁乌斯率军开进属于东西帝国交界的潘诺尼亚省。此时,他的对手正在那里围攻穆尔沙城,却因工程技术的欠佳而不得要领。由于害怕遭遇内外夹攻,马格尼蒂乌斯在获悉对手靠近后就匆匆撤军,但还是在城市西北端的平原上被追兵赶上。眼看自己无路可退,才利用平原地形展开阵列,以便发挥己方阵营的步兵战力优势。这主要是因为东帝国的许多同类部队,往往是跨省移民后裔或归化南下的哥特壮丁,多少都因生存环境的变迁而造成战斗力流失。反观西帝国的部队,更容易招募到那些刚刚南下的蛮族打工仔,并能直接以原部落为招募单位。这也是马格尼蒂乌斯敢轻易开干的重要原因,何况家乡的高卢各城市也已经撑起步兵军团的半边天。
然而,康斯坦丁乌斯从一开始就不准备靠步兵解决问题。他父亲一生的军事生涯足以表明,那个时代的罗马步兵已出现退化迹象。任何将领想要有所作为,都免不了重用骑兵而尽力保护自己的步卒们不受沉重打击。到了4世纪中期,这个趋势不仅没有减缓,反而因帝国继承社会的解体和频繁内斗而步入加速通道。所以,东帝国的新君就必然从各处搜罗骑手队伍,并罕见地将亚美尼亚人都带往多瑙河以西。要知道,在之前的近400年时间里,任何有此条件的罗马统帅都没有采取过这个选项。这些高加索山麓骑士的地位看涨,本身也是罗马传统军事体系衰败的一个侧影。
果不其然,康斯坦丁乌斯在战役开始后就立刻派遣骑兵上阵,优先攻击对手的两翼位置。但以高卢人为核心的西帝国军也早有防备,利用有限的战场空间部署应对措施,很快就将东帝国方面的骑手逼退。同样以高卢人或归化蛮族为主的骑兵,则在交战不利时退入步兵方阵之间,再重整旗鼓地以反冲击加以回应。虽然对手在整体数量上拥有近2倍的优势,却有相当部分是缺乏自主进攻能力的低阶步兵。所以在这场大战的初期,反倒是看上去不占优势的西帝国更有活力。马格尼蒂乌斯甚至利用己方右侧的一座体育馆废墟,部署相当部分的预备队,准备对再次折返的敌军骑手进行伏击。
然而,整体弱势终究让西帝国在战役的后半段露出颓势。当他们的步兵杀到对方阵前,就会遭到大量的投射武器洗礼。从射程最远的复合弓到投石,再是杀伤力逐次增强的各类轻重标枪,全都是罗马人为应付蛮族冲锋而量身定制的非接触性装备。那些来自亚美尼亚等地的仆从,也会将自己在东方练就的骑射技巧带到现场。他们经常跑到侧翼放箭,尽可能迫使敌军在冲锋中减速或停下据守,也让己方步兵有更多时间去完成远程杀伤。最后压得高卢人和他们的蛮族盟友都节节后退,却没有什么行之有效的改观措施。
此外,康斯坦丁乌斯也逐步利用起士兵数量更多的好处。当发现对面的预备队在利用体育馆废墟伏击自家骑兵,立刻调动大批人马前往增援。在战力没有任何优势的情况下,硬生生靠数量逼退对方,并顺势完成了对西帝国方面的侧翼包抄。马格尼蒂乌斯自知已没有多少胜算,索性率左右近侍逃离现场,将数万名坚持奋战的部下都丢在当场。东帝国的骑兵也继续执行包抄任务,将对方残部都围得水泄不通。
事已至此,这场穆尔沙战役本应在一边倒的追击中落下帷幕。但没有退路的高卢步兵却没有选择放弃,反而在逆境中爆发出超乎以往的强悍作风。他们逐渐抱团形成2个硕大的方阵,以密集的盾牌阵死扛各类骑兵的不间断攻势。少数残存的骑兵也以方阵间空隙为避难所,稍后向逐步压上来的东帝国步兵进行了最后一次冲锋。更有大批以雇佣军身份加盟的法兰克人与撒克逊人蛮族,化身为不要命的狂暴战士,不计后果的向着对面发起绝命突击。他们手里还有不少仿制的旧款罗马重标枪,对于普通盾牌的穿透力异常可观。但康斯坦丁乌斯的步军还是以紧凑的密集阵应付,靠着身后轻步兵提供的强大火力搞定对方,然后加入到对高卢步兵方阵的作战中去,并因对方的不屈而损失甚大。
直到夜幕降临,严防死守的高卢步兵还没有屈服于现实。他们以各自方阵为单位,分头朝着不同方向撤退。其中一支安然回到营地据守,其他人则沿着战场边缘的河流继续转移。东帝国的步骑兵们却因体能和武器消耗,暂停了这种耗费巨大的全面围攻。但一整日的胜利成果,足以确保他们在之后的冲突中拥有更多赢面。提前离场的马格尼蒂乌斯,将在下一次交锋中遭完败被杀。
作为典型的晚期罗马内斗,穆尔沙战役中的两军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非拉丁裔士兵。最有巅峰军团影子的西帝国步兵,主要由生活在高卢的当地人组成。击败他们的关键性力量,也是来自亚美尼亚的大量弓箭手和具装铁甲骑兵。
甚至是笑到最后的康斯坦丁乌斯,也据称折损了近30000名士兵,远超失败者所承受的24000人伤亡。整个多瑙河前线的驻军,也会因这样的惨胜而遭进一步削弱,让内战王者们的继承人将更为依赖哥特人给自己当兵。至于连募兵资金都难以凑齐的西帝国,就只好迎接民族大迁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