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31 20:55
穷生死蕴,佛教术语,谓至生死穷极之金刚喻定,相续随转之根本蕴,即六识以上之细意识。摄大乘论本卷上所云:‘化地部中,亦以异门密意,说此名穷生死蕴。’是也。小乘中虽唯说六识,而六识时有断绝不起者,故至有别计恒转不断之一种识者。即大众部之根本识,说假部之有分识,及此穷生死蕴等是也。唯识大乘谓此为以异门密意说阿赖耶识者。
涵义
化地部的穷生死蕴,向来就被唯识学者认为与本识所藏的种子有关,像无著论师的《摄大乘论》卷上说︰‘化地部中,亦以异门密意说此名穷生死蕴。’
据《摄论》的解说,穷生死蕴,就是阿赖耶识中的种子,只是名字不同罢了。但在唯识思想史的发展上看,只能说这与后世一切种子的阿赖耶识有关,不能说就是瑜伽派的种子。古人对于穷生死蕴的见解,都是依《摄论无性释》而加以推论。《无性释》卷三说︰
‘于彼部中,有三种蕴︰一者一念顷蕴,谓一刹那有生灭法。二者一期生蕴,谓乃至死恒随转法。三者穷生死蕴,谓乃至得金刚喻定恒随转法。’
在时间的长短上,建立这三蕴︰一种是一刹那;一种是从生到老死;后一种是从无始以来,直到生死的最后边。这有一个疑问,第一种是刹那生灭法,第二与第三,是否也是刹那生灭的呢?假使是刹那生灭的,那就只有一蕴。假使不是刹那生灭,难道是一期常住的吗?古人曾有两种不同的答覆︰一说,化地部或许与犊子系的正量部相同,主张有长期的四相。就是说,有一类法,生起以后,到最后的灭尽,中间是没有生灭的。一说,虽一切法都是刹那灭的,但依相似相续建立后二种蕴。这里面的一期生蕴,向来都解释为像命根等的一期不断,由业力所感的总异熟果。穷生死蕴,《唯识义蕴》说是‘谓第六识别有功能,穷生死际恒不断也’。《唯识学记》说是‘至金刚恒转微细意识’。依《摄大乘论》的意思,是依种子说的。
穷生死蕴,在汉译的小乘论典,就是《异部宗轮论》,也都没有说到。直到无著论师的《摄大乘论》,才开始有穷生死蕴的记载。这虽不能说在《摄论》时代,才有穷生死蕴的思想,但说它是化地部的后期思想,还不致于有什么过失。看看化地部的后期思想吧!《异部宗轮论》说到化地部的末宗异义,有这样的话︰‘随眠自性,恒居现在。诸蕴、处、界,亦恒现在。’
这已经在起灭间断一切法现象背后,指出蕴等一切法的念念恒在。这恒居现在,依窥基的解说,就是种子。梁译的《摄论世亲释》卷二,也有近于种子的解说,它说︰‘穷生死阴,恒在不尽,后时色心,因此还生。于无余涅槃前,此阴不尽,故名穷生死阴。’
‘后时色心,因此还生’,确是很明显的种子论。但它的恒住现在与穷生死蕴的思想,到底怎样?因为文献不足,难得完满的认识。我们应该记得,化地部是主张诸行刹那灭的,同时又主张色根与心心所都有转变的。这与刹那生灭就不能转变,有前后转变就不能刹那灭的学者,有非常不同的地方。这一点,希望读者给它深刻的注意!《无性释》说︰一念顷蕴是一刹那有生灭法,后二蕴都有恒随转法的定义。化地部的三蕴说,或许是这样的︰一念顷蕴,是一切有生灭的现象界;后二蕴,都是不离生灭而相续转变潜在的功能。一念顷蕴,指一切法的刹那生灭说的;后二蕴指相续转变说的。依现象界的念念生灭,也说它念念恒存,恒住现在。它刹那转变,与‘一切行皆刹那灭’,并无矛盾。它的一期生蕴,是业力所熏发的,能感一期自体果报的种子;直到一期生命的终结,业力熏发的功能,也就灭尽。穷生死蕴,是能生一切有漏色心的功能,直到金刚喻定,才灭尽无余。倘果真如此,那它与唯识学上的种子说、等流习气与异熟习气,有受尽相与无受尽相的关系,太密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