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10 15:05
空心藨(Rubus rosifolius Sm.)是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枝细,有浅黄色腺点;叶呈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基部圆,有浅黄色发亮腺点,有尖锐缺刻状重锯齿;花顶生或腋生,有柔毛;萼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花瓣近圆形,白色;花托具短柄;果卵球形或长圆状卵圆形,成熟时红色;花期3-5月,果期6-7月。
空心藨是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高2-3米;枝细,有浅黄色腺点;小枝圆柱形,具柔毛或近无毛,常有浅黄色腺点,疏生较直立皮刺。小叶5-7枚,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3-5(7)厘米,宽1.5-2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圆形,两面疏生柔毛,老时几无毛,有浅黄色发亮的腺点,下面沿中脉有稀疏小皮刺,边缘有尖锐缺刻状重锯齿;叶柄长2-3厘米,顶生小叶柄长0.8-1.5厘米,和叶轴均有柔毛和小皮刺,有时近无毛,被浅黄色腺点;托叶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具柔毛;花常1-2朵,顶生或腋生有柔毛。
花梗长2-3.5厘米,有较稀或较密柔毛,疏生小皮刺,有时被腺点; 花直径2-3厘米;花萼外被柔毛和腺点;萼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顶端长尾尖,花后常反折;花瓣长圆形、长倒卵形或近圆形,长1-1.5厘米,宽0.8-1厘米,白色,基部具爪,长于萼片,外面有短柔毛,逐渐脱落;花丝较宽;雌蕊很多,花柱和子房无毛;花托具短柄。果实卵球形或长圆状卵圆形,长1-1.5厘米,成熟时红色,有光泽,无毛;核有深窝孔。花期3-5月,果期6-7月。
空心藨产于中国江西、湖南、安徽、浙江等地,在非洲、东南亚、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印度、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日本、印度尼西亚(爪哇)、大洋洲、非洲、马达加斯加等地均有分布。生山地杂木林内阴处、草坡或高山腐植质土壤上,海拔达2000米。
空心泡喜温暖,湿润及半阴的环境,耐荫蔽,耐寒。喜生于腐殖质丰富的林缘或山坡地。
这种植物以扦插法繁殖为主,多在每年春秋二季进行。亦可采用分株、压条等方法进行育苗。宜选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壤土。
地栽,空心泡种苗多在春季进行定植。应选择地势较高、阳光充足之地。可按直径为50厘米、深度为50厘米的尺寸挖穴。在穴中施用厩肥,注意要将其用底土盖好,以免烧根。通常每穴放人三年生苗一株,先将其扶正,使根系散开,然后填土踩实。接着浇透水一次,经3-5天后,还需再浇二水。定植操作在阴天里进行。
空心泡喜微潮偏干的土壤环境,但生长旺盛阶段应保证水分的供应。其对肥料的需求量较多,除在定植时施用基肥外,生长旺盛阶段可以每隔2-3周追肥一次。空心泡喜日光充足的环境,亦耐荫蔽,每天接受日光照射不宜少于4小时。它喜温暖,怕严寒,在14-26℃的温度范围内生长较好,越冬温度不宜低于-5℃。在实际栽培中,空心泡会被白粉病、黑斑病等所危害,会遭到梨圆蚜、蜻类、蔷薇白轮蚁、蓑蛾等有害动物的侵袭,如有发生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这种植物为多年生,其寿命较长,成形植株原地栽种可达10年以上。如果有持续的长势减弱等现象发生时,可以考虑进行更新。注意不要连作,换地种植。
成熟的果实可以直接食用。
空心藨花白果红,有香味,可以用来布置山石、路边、林下或庭院中,也可作绿篱。艳丽悦目,有芳香。可在自然式园林或自然景观较浓的庭园中作半野生状态栽植,也可作绿篱或林缘栽植。
【别名】蔷薇莓、七叶饭消扭、三月泡、白花三月泡、划船泡、龙船泡、倒触伞
【来源】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空心泡Rubus rosaefolius Smith,以根,嫩枝及叶入药。夏秋采集、鲜用或晒干。
【性味归经】苦、甘、涩,凉。
【功能主治】全株治痢疾,月经不调,月经过多,呕吐,小儿咳嗽,烫伤、祛风湿。根(倒触伞):辛、微苦,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止带、止汗,止咳,止痢。用于倒经,咳嗽痰喘,盗汗,脱肛,红自痢,小儿顿咳。
【用法用量】 0.5-1两,水煎服。治疗筋骨痹痛、跌打损伤可以根泡酒服。外用嫩枝尖捣烂敷患处。
空心泡栽培容易、繁殖快、结果量大,是天然植物色素提取的方便原料。外观近圆球形,较大,富含红色素。红色素属水溶性花青苷类色素,适于用作天然食用着色剂。该色素对光和热的耐受性较好;适用 pH值范围宽;色素的耐氧化和还原性较差;金属离子中 Mn2 +和高质量浓度的 Zn2 +、Cu2 +和 Fe3 +等对其吸光度有明显不良影响,而常用食品添加剂(如葡萄糖、Na Cl、苯甲酸钠等)、 Mg2 +、 Al3 +及低质量浓度的 Zn2 +、Cu2 +和 Fe3 +对色素稳定性无影响或影响甚微。
《广西草本选编》记载:”根和嫩枝叶入药,味涩、微辛、苦,性平;有清热、止咳、止血、解毒、接骨。”果可食。根、叶可药用。
该种分布区宽广,适应性强,植株上腺之有无,枝、叶柄、叶片和花梗被毛之程度,小叶之宽窄,花瓣与萼片之长短均有明显变异。过去一些植物学家对此种的划分较混乱。经研究中国华东、中南及华南地区的植物,对照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标本,参考原始记载,发现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及菲律宾的植物应属同种,植株具柔毛或近无毛,被浅黄色无柄的透明腺点,并非具腺毛。在本种原始记载中,并无记述植株是否具腺毛或腺体,Focke在Bibl. Bot. 72 (2): 153. 1911中,记载叶有无柄腺,这和上述地区大量标本的特征相一致。因此,评定为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