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穴来风

更新时间:2024-10-30 18:47

空穴来风(拼音:kōng xué lái fēng)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战国·楚·宋玉风赋》。

成语出处

战国·楚·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空穴来风”。

成语故事

楚国的顷襄王昏庸无道,将忠贞爱国的大夫屈原放逐,屈原的学生宋玉对此十分气愤。一天,顷襄王命令宋玉陪他去兰台观景。宋玉只得服从。他们一前一后,登上兰台。清风徐徐吹来。顷襄王觉得十分惬意,自言自语地说:“这真是凉爽的风呀!这是我与楚国百姓共有的呀!”宋玉听了这些话,十分反感。心想:“你是个无道的昏君,只信小人胡言,迫害我的先生屈原,你哪里会想到百姓的疾苦。”

宋玉是位才华横溢的才子,他灵机一动,打算借题发挥,用“风”来讽刺顷襄王,替先生出口气。于是便说道:“这凉风是大王独有的,百姓怎么配与您共享?”顷襄王不懂弦外之音,疑惑地问宋玉:“天上吹来的风难道也分贵贱吗?我不懂你的意思,请讲给寡人听听!”

宋玉说:“先生屈原教导过,枳树弯曲了,小鸟儿就在上面筑巢;有孔洞了,便会吹出风来,因为它们各有依靠,风自然不同。在高台上,皇宫里的风是清静的、凉爽的,所以是吹给贵族的;老百姓所居住的是低洼的陋巷,即使有风吹来,那里的风也是潮湿腥臭的。”

奈何倾襄王跟本听不懂宋玉话中的讽刺,还夸赞道:“你不愧是屈原的弟子,见解就是与他人不同。”

成语寓意

“空穴来风”在现代汉语中既可以形容消息和传闻毫无根据,又可以形容消息和传闻都是有根据的,看似自相矛盾的两层含义,恰恰向人们揭示了一个道理:对于个人,若是一个人有了缺点,常常会引起各种各样不实的传闻;对于传闻,人们要从多个角度去看待问题,善于识别传闻的真假,才能透过种种传闻正确的看待问题。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空穴来风”指有孔洞便会进风。比喻消息和传闻的产生都是有原因和根据的;也比喻消息和传闻毫无根据。主谓式结构,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运用示例

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洞庭湖》:“虽好事托以成之,亦空穴来风之义也。”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然室无人迹,至使野兽为巢穴,则有魅也亦宜。斯皆空穴来风之义也。”

茅盾《蚀·追求》四:“自然外边人是言之过甚。但是,空穴来风,仲翁,你也是太登多了。”

徐贵祥《历史的天空》一六章:“说他和崔二月有点瓜葛,不是空穴来风,但把他跟崔二月的娘扯到一起,就太下作太龌龊了。”

成语辨析

“空穴来风”比喻由于自身存在某种弱点,疾病、流言等乘隙而入。也就是说,“空穴来风”指疾病、流言等并非平白无故产生,而是有某种原因的。在社会语言生活中,人们较多用“空穴来风”表达相反的意思,即表达“流言等毫无根据”的意思。

《现代汉语词典》在2002年5月第3版之前的各个版本中,虽然说法略有不同,但总的说,是采用“有原因”的说法的。例如2002年5月版的释义是:“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见于宋玉《风赋》)。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而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7月第6版)的释义则为:“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语出宋玉《风赋》)。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现多用来比喻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

在社会语言生活中,使用“空穴来风”的时候,不论是采用“有原因”的说法,还是采用“无根据”的说法,都是可以的,都不能算错。至于这个成语在文章中的具体意思,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