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袭

更新时间:2024-02-24 03:41

空袭,使用航空武器从空中对敌方进行的袭击,发布者是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

航空器用于军事斗争后出现的一种作战样式。可分为狭义空袭和广义空袭。狭义空袭指使用航空器及其所载空地导弹航空炸弹、航空火箭、航空火炮和机枪等对敌方地面(地下)和水上(水下)目标所进行的袭击;广义空袭指使用航空器对敌方上空进行的空中强行进入和袭扰,包括使用航空器及其武器弹药对敌地面(水上)目标的空中攻击,使用航空器对敌方进行的空中侦察、投撒传单恫吓、电子干扰等袭扰活动。按使用武器,可分为核空袭和常规空袭;按性质和规模,可分为战略空袭、战役空袭、战术空袭和空中袭扰。空袭是空中力量的主要作战手段和现代战争的基本作战样式,既可独立实施,也可与地面、海上作战结合进行,对战争的进程与结局具有重要影响。空袭是随着航空器用于军事斗争而产生和发展的。使用飞机进行空袭始于1911年意大利与土耳其进行的战争。意军使用飞机对土军进行了轰炸、空中侦察等袭扰活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使用飞艇和轰炸机对英国、法国进行了战略空袭,英国和法国、意大利等也对敌国进行了空袭,空袭成为交战双方经常性的作战活动。受飞机性能与数量的限制,当时空袭的规模不大,航空炸弹准确性不高,但空袭心理震撼效果却很明显,对战争产生了一定影响,显示了空袭的潜在军事价值。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意大利军事理论家G.杜黑的《制空权》和美国军事理论家W.米切尔的《空中国防论》等著作出版,提出了空军运用与建设的系统理论,将空袭作为空军基本作战样式,从而推动了轰炸机和空袭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使用空中力量进行广泛空袭,英国和美国开辟了相对独立的空中战场,对德国和日本本土进行了大规模战略空袭,对大战的进程与结局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美国陆军航空兵对日本的战略常规空袭和空中原子弹突击,摧毁了日本的战时经济和战争意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喷气式飞机载弹量、作战半径、速度、精确度和空袭效果的明显提高,空袭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运用。战后,局部战争通常从空袭开始并持续出现于战争全过程。海湾战争后,空袭成为高技术战争的基本作战样式,战争出现了空中化的趋势,并出现了通过空袭直接达成战争目的的独立空中战争,如科索沃战争。“911事件”后,从空中对敌方进行的恐怖袭击、空中袭扰和空中特种作战成为空袭的重要内容。空袭的主要任务包括:摧毁、压制、破坏敌战略后方的重要目标,削弱敌方战争潜力;突击敌战场目标,消灭敌重兵集团和有生力量,削弱敌战争实力,支援己方其他军种作战;精确打击敌方战略目标,直接达成有限的军事目的;通过空中袭扰,扰乱敌方民心士气,动摇敌方战争意志。基本要求是:周密计划,充分准备;隐蔽突然,集中兵力;整体作战,密切协同。随着信息化条件下战争的加速发展,空袭正在经历深刻变革,精确制导弹药的大量使用,使空袭由面积轰炸向精确轰炸转变;巡航导弹等远程弹药的使用,使空袭由临空轰炸向火力圈外以至防区外轰炸转变;电子信息装备的普遍运用,使空袭由火力空袭向火力―信息一体化空袭转变,并由空中袭击向军事卫星支援下的空天袭击方向发展。

发布者: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