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1-02 06:52
由于地面雷达受到地球曲度限制,对低高度目标搜索距离有限,同时由于受地形干扰导致搜索效果受限。预警机将整套雷达系统放置在飞机上,借由飞行高度,自空中搜索各类空中、海上或者是陆上目标,提供较佳的预警与搜索效果,延长容许反应的时间与弹性。
以大型飞机改装,容纳更多电子设备与指挥管制人员的空中预警管制机可以算是空中预警机的放大与强化版。除了将雷达系统放置在飞机上以外,空中预警管制机可以强化或者是替代地面管制站的功能,直接指挥飞机进行各种任务。
诞生
预警机的发展要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当时飞机的飞行速度和高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快速报知敌情就成为人们的企盼。英国人首先发明、应用了雷达。它在抗击德国法西斯入侵的战斗中屡建奇功。随后美国首先在舰载飞机上安装警戒雷达,制成世界上第一架预警机——舰载预警机AD-3W。60年代英国和苏联也相继研制出各自的预警机。但早期的预警机只能搜索监视中空、高空和海上目标,对于陆地上低空或超低空飞行的目标探测能力很差。70年代以后,美国、英国和苏联研制的新一代预警机都采用了能够抑制地面杂波干扰的脉冲多普勒雷达,具备了探测陆地上低空或超低空飞行目标的能力。同时,机上还装有用于敌我识别、情报处理、指挥控制、通信导航和电子对抗的飞机电子系统,使预警机不仅能及早截获和监视低空入侵的目标,而且还能引导和指挥己方歼击机进行拦截和攻击,成为空中预警指挥中心。
预警机多用续航能力强,载重量大的亚音速运输机改装而成,如美国的E-3A“望楼”预警机就是由波音-707旅客机改装而成的。在E-3A预警机里它的客舱内装有大量电子设备,机身上部装有一个蘑菇状的雷达天线罩(直径9米多),内为预警雷达天线。机上有17名工作人员。飞机能在1万米以上高度连续飞行6—12小时,有效探测半径为370公里,能同时识别和显示600个空中目标,引导100架歼击机进行拦截。
俄罗斯也不甘落后,研制了新一代A-50型预警机,它是由伊尔-76“耿直”大型喷气运输机的基础上改装成的。因此,外型和伊尔-76飞机并无很大差别。A-50预警机上也装有一个直径为9米的圆形旋转雷达天线罩,机尾也装有各种雷达天线。A-50预警机可用作为空中引导站和指挥中心,它可清晰、准确地显示目标种类、距离,以全景方式显示计算机处理的结果,以及己方截击机的各种状态。它的整体性能相当于美国的E-3A预警机。
50年代
美国继续预警机的研制工作,将新型雷达安装在C-1A小型运输机上,改装成XTF-1W早期预警机,于1956年12月17日前次试飞,后来又经改进,装上新型电子设备,在1958年3月3日试飞成功,正式定名为E-1B “跟踪者”式舰载预警机,1960年1月20日正式装备美国海军。E-1B是世界上第一次实用的预警机,它初步具备了探测,海上和空中目标、识别敌我、引导己方飞机攻击敌方目标的能力。它的雷达探测距离为200公里,可同时引导20-30架己方飞机进行攻击。但E-1B机载雷达的分辨能力还不很强,雷达数据不能传输给航空母舰的指挥中心,而且引导能力也有限,一艘航空母舰载飞机60-90架,若同时升空,就需2-4架预警机进行引导,否则很容易造成混乱。
70年代
脉冲多普勒雷达技术和机载动目标显示技术的进步,使预警机在陆地和海洋上空具备了良好的下视能力;三坐标雷达(可同时测定目标的方位 、距离和高度)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使预警机的功能由警戒发展到可同时对多批目标实施指挥引导。于是便诞生了新一代预警机,其代表是美海军的E-2C“鹰眼”和美空军的E-3A “望楼”。现代预警机实际上是空中雷达站兼指挥中心,所以它又被称为 “空中警戒与控制系统”飞机。E-2C可探测和判明480公里远的敌机威胁,它至少能同时自动和连续跟踪250个目标,还能同时指挥引导己方飞机对其中30个威胁最大的目标进行截击。E-3A对低空目标的探测距离达370公里,可同时跟踪约600批目标,引导截击约100批目标。预警机可提高己方战斗机效能60%以上,所以它在现代战争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80年代
1982年4月,在英国与阿根廷之间发生的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中,英国舰队由于未装备预警机,不能及时发现低空袭来的阿根廷飞机,以致遭受重创。同年6月的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中,以色列空军使用E-2C预警机引导己方飞机,袭击叙利亚军队驻贝卡谷地的防空导弹阵地,并进行空战。结果叙军19个导弹连被毁,约80架被击落,而以方无一损失。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E─2C和E-3A预警机为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赢得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美国多次海空作战行动中,无一不出现预警机的身影。
它进入战争领域的历史并不长,但是由于它能够有效降低敌机低空空防概率,集指挥、情报、通信和控制等系统功能于一身,成为军事领域的新宠。一位军事专家曾说过,“一个国家如果拥有较好的预警机,即使战机数量只有对手的一半,也一样可以赢得战争。”预警机实际上是把预警雷达及相应的数据处理设备搬到高空,以克服地面预警雷达的盲区,从而有效地扩大整个空间的预警范围。机上一般包括:雷达探测系统、敌我识别系统、电子侦察和通信侦察系统、导航系统、数据处理系统、通信系统、显示和控制系统等。 预警机是二战后发展起来的一个特殊机种。二战期间雷达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使之能有效地探测远距离目标。但是,雷达波是直线传播的,而地球表面却是弯曲的,这就限制了地面雷达的探测范围。要想让雷达探测得更远,就必须增高雷达距离地面的位置。因此,雷达便被架设在高山上。70年代以来,美、英、苏先后研制的新一代预警机都安装了性能更好的脉冲多普勒雷达,并装有敌我识别、情报处理和电子对抗等设备,不仅可以及时发现和监视低空入侵目标,还可以指挥己方战斗机进行拦截和攻击,自我保护能力也有了不小的提高。
预警机具有监视范围大、指挥自动化程度高、目标处理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通常远离战线、纵深部署、执勤时有歼击机掩护,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活动区域和飞行诸元相对稳定;活动高度一般在8000到10000米,有一定规律:飞机体型较大,雷达反射截面积大,利于雷达发现和跟踪,行迹容易暴露;机动幅度小,机载雷达只有在飞机转弯坡度小于10度的条件下,才能保证对空的正常搜索,且下视能力弱于上视能力;巡航速度慢,机上没有攻击武器,自卫能力弱;电子防护能力弱,工作功率较大,极易对方探测,电子干扰和反辐射导弹攻击;技术复杂,作战操纵不便。因此,预警机的发展始终围绕着克服自身弱点而进行。
航空母舰编队的预警,主要由航空母舰舰载预警飞机和侦察卫星等组成,通常以电子侦察设备等发现敌目标,迅速将情报信息传送给航空母舰指挥控制中心,由其指挥舰载武器实施攻击。
电子侦察警戒网的主要任务是:争取在敌作战平台(飞机、水面舰艇和潜艇)发射导弹之前将其发现,并引导己方兵力进行拦截和干扰;发现来袭导弹后即向航空母舰战斗群发出警报,进行目标指示,保障战斗群的各道防线实施有效干扰或将导弹击毁。
舰载预警机通常配置在以航空母舰为中心的敌来袭方向上,前出距离为200海里,带副油箱时续航为6小时。每艘航空母舰搭载预警机4-5架(一个中队)。作战时能保证有一架在空中警戒。预警机可在半径数百海里、高度30000米以下的广阔空域同时发现、识别、跟踪、监视250个以上速度不同的各类目标,并控制30架作战飞机进行空战。它在航空母舰前方370公里空中警戒时,通过数据链等通信设备为航空母舰战斗群及时提供距航空母舰千余公里以内的来袭高空轰炸机、低空轰炸机、低空战斗机、舰船和低空巡航导弹等目标的坐标、批路及主要参数。
航空母舰战斗群的战术旗舰指挥中心与预警机之间有数据链进行信息交换,共同完成预警及任务分配等任务。预警机的电子侦察设备和机载雷达可在复杂电磁环境中工作,能抗击敌电子干扰。
如E-2T预警机作战使用时,可全面监控其防区范围至对方纵深内的广阔空域,增加预警时间,加大防御纵深,进而对对方达成战役的隐蔽性、突然性构成严重威胁;
可对己方作战飞机实施及时的指挥、引导,增加主战飞机的作战范围,先对对方发现和攻击;
可前出指挥引导,当情况需要时,E-2T也可在F-16的掩护下进行区外活动,实施警戒、指挥、引导等综合保障,进而对对方纵深部署构成经常性的威胁。
当飞行高度为9100米时,其对高空轰炸机发现距离为650千米,对低空轰炸机的发现距离为480千米,对低空战斗机的发现距离为408千米,对舰船的发现距离为360千米,对低空巡航导弹的发现距离为250千米。
E-2T升空后,可有效弥补地面雷达存在的对低空目标的探测死角。1架飞行在约10000米高度的E-2T,可侦测时速0.9马赫的低空飞行目标,可较地面雷达提前20分钟发现目标,因而可使防空预警时间由原来的5分钟增加到25分钟。E-2T与IDF、F-5E、幻影2000、F-16等型战斗机可实现数据传输系统联网,联网后1架E-2T型机留空活动,可同时引导190批飞机实施空战。E-2T装备有ALR-73被动探测系统,可侦测距其850千米处的电子信号发射源,可与EC-130H型电子战飞机配合实施电子战行动。
电子侦察 及早预警
要根据敌预警机基地和我重要保卫目标的位置,研究敌航母出动的主要方向,针对敌预警机的活动高度、探测能力,分析判断其可能的活动区域;采取电子侦察机和技侦部队等多种手段,加强对敌动向、通信和预警系统、各类目标的侦察监视,及时掌握敌预警机活动情报;针对敌预警机飞行高度高、目标大、不断工作的弱点,我可及时启用大功率干扰雷达,突然探测;广泛收集电子情报,组织对预警机预先电子侦察和直接电子侦察,准确地掌握其作战活动规律。
欺骗迷敌 电子干扰
要集中主要电子对抗力量,干扰预警机机载搜索雷达,为航空兵突击兵力开辟安全的电磁通道;采取模拟欺骗,巧设诱饵,严密组织电子防御,以防止敌预警机的雷达搜索及电子侦察,避开电子战飞机的电子进攻和反辐射导弹攻击;对敌军战略电子侦察和航母编队的战术电子侦察进行电子欺骗。中东战争、马岛战争以及海湾战争都一再表明,只要施计用谋,可以隐蔽战役战术行动企图,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经常使用无人侦察机和干扰机在箔条干扰走廊的掩护下,抵近航母编队实施干扰,频频调动敌预警机、电子战飞机和其他作战飞机,诱导欺骗敌雷达开机、电台工作,对航母编队进行电子疲惫。
布撒扰片 通信干扰
由金属箔条形成的干扰走廊是干扰敌预警机机载雷达的简便有效方法。战役行动开始时,首先出动电子干扰飞机,在航母编队周围空域多方向、多层次大量布撒箔条干扰走廊,同时使用干扰飞机从多个方向对敌预警机机载预警搜索雷达和区域防空系统的相控阵雷达施放大功率有源干扰。可以出动电子干扰飞机用机载通信干扰装备,对敌舰载特高频卫星通信收发信机和卫星信号接收机进行有源压制性或有源欺骗性干扰,破坏卫星通信的接收系统。
空中打击 以空制空
众所周知,舰载预警机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都在距航母数百公里的地方巡逻,从而为我们率先打击敌预警机提供了可乘之机。当掌握敌预警机活动区域位置信息时,我机应先期起飞,隐蔽出航,尽可能与敌预警机同时到达其预定活动区域,对其实施突然打击;当敌预警机换班或空中加油时,应抓住其机动能力受限,疏于戒备的有利时机,适时组织力量进行打击;要根据战场情况和敌预警机可能活动的空域范围,划定电子干扰机和歼击掩护机活动区域,以保证一旦发现预警机,能够立即升空,按照所划定的区域对敌干扰;要采取多向进入,多机突防围歼战法,低空进入,低空接敌,低空占据待机点,然后以快速机动的性能优势,迅速爬高抢占有利空域,突然发起导弹攻击。
机动设伏 远程打击
地空导弹部队,担负打预警机任务,部署在防空区内,在掌握敌行动征候后,携带精干主战装备以摩托化行军方式,在数小时内快速机动前出至预定作战地域,选择敌预警机探测盲区范围,占领发射阵地,做好战斗准备。作战中,应放过敌其他飞机,专门伏击在作战地域上空活动的敌预警机;采取打了就跑的战术,每射击一次(打一仗)就立即转移阵地或撤回原防区;要充分发挥远战武器的威力,待敌预警机准备升高和着陆时,迅速突然袭击,打击敌飞行平台。
成为重点目标
在未来作战中,强敌航母战斗群驶抵作战海区后,舰载预警机首先要升空,并实施及时不间断的探测,以掌握情况,指挥引导其他飞机作战。所以作为航母战斗群C3I系统主要节点的预警机,就成为欲反击航母优先攻击的目标,只有先打掉这个指挥、探测、引导的环节,才能夺取电磁优势,实施有效的电子对抗。
世界上拥有预警机的主要国家和机型有:中国有空警-2000、空警200图-126预警机,英国装备了“猎迷”-MK3预警机,日本装备了E-767预警机
A-50预警机
俄罗斯设计研制的A-50空中预警飞机,主要用于配合米格-29、米格-31或苏-27执行防空或战术作战任务,可以提供对陆地和海上的空中预警、指挥和控制能力。于1986年开始装备部队,A-50是选用大型喷气运输机伊尔-76改装成载机的。改装后的A-50起飞全重为190吨,最大时速850千米/小时,实用升限12000米,最大航程5500千米。在不进行空中加油的情况下,滞空时间为7.5小时。该机机身上方装有一个直径9米、高2米的全方位旋转雷达天线罩。前机身上面装有卫星导航和通讯天线。机头下方装有地形测绘雷达。机腹两侧的天线罩内为电子对抗监视天线。机上装有先进的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可以标示、记录雷达接收到的信息,并对所获得目标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其对空探测能力在620千米以上,A-50最大跟踪目标批数为50,测高精度为距离的1%,可以同时引导12架战斗机作战。
E-2C鹰眼(Hawkeye)
E-2是美国格鲁门公司研制的螺旋桨式舰载空中预警机,其主要任务是舰队防空预警和空中导引指挥,也可以作为岸基预警机使用。E-2C于1956年开始设计,1960年10月20日首次试飞,1964年1月正式交付美国海军使用。它是美国海军唯一使用的舰载空中预警机,同时也被许多国家空军在陆上机场使用。E-2C是全世界产量最大,使用国家最多的预警机。
海军装备的E-2C“鹰眼”预警机E-2的改进型,该机装有AN/APS-138合成孔径雷达,能够对1250万立方千米范围内的空中目标实施远距离深测、自动跟踪和信息的高速处理。每架E-2C能同时跟踪600个目标,并控制40多个空中截击任务。机载雷达还可以在260千米的范围内探测到来袭的低空飞行目标,并能够监视敌水面舰只和陆上车辆的活动情况。美国70年代初研制成功并开始部署的E-3“望楼”新一代预警机。该机由波音707型飞机改装而成,该机巡航高度为9100米,对中高空目标的探测距离为500-650千米,对低空目标的探测距离为300-400千米,滞空时间为8小时。该机的雷达系统能同时显示600个目标,其指挥控制系统能对100架己方飞机发出控制指令。
E-2C的布局十分独特,其尾部有4个垂直安定面,机翼和垂直安定面的前缘都有充气式防冰罩,为了方便舰上停放,其机翼可以折叠,飞机背部的大圆盘是旋转雷达天线罩。
E-2C可在9150米高度全天候执行海军的各项任务。并可在556千米的距离上探测各种飞机。自动目标跟踪和高速处理能力使每架E-2C能同时跟踪2000多个目标,并控制40多个空中截击任务。以色列曾经在1982年的中东战争中应用E-2C预警机和其他电子武器系统成功的进行了电子战。
E-3“望楼”预警机
是美国波音公司于1970年开始在波音707-320B民航机基础上研制的一种远程空中预警和控制飞机。1972年2月试飞,1977年交付使用。E-3“望楼”预警机是美国第三代预警机,是世界上性能最好的一种全天候、远航程、高空高速预警机,机内有供17名成员活动的驾驶舱、战术舱和生活舱,机背上支架托装一个旋转的直径为9.14米、厚1.8米、重5300千克的圆盘形雷达天线罩,两翼下对称吊装4台推力各为95.25千牛的涡轮风扇发动机。飞机全长43.68米,机高12.6米,翼展39.27米,最大起飞重量147550千克,最大飞速853千米/时,实用升限12200米,执勤巡航高度9140米,执勤巡航时间6小时,不进行空中加油可续航9到15小时。E-3A型预警机在9000米高空飞行时,雷达发现高空目标的距离为600千米,发现低空目标为300到400千米,其监视覆盖面积可达30到65万平方千米。相当于30部地面雷达的作用。此外,它还可搜索600个目标,并能对240个重点目标进行识别、判读、测距、并处理300到400个目标的数据。
“费尔康”(Phalcon)
除了美国和俄罗斯以外,只有少数国家拥有研制预警机的能力,而以色列就是其中之一,以色列飞机公司(IAI)与其下属的ELLA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末联合研制的一种全新概念的预警机,它由波音707客机改装而来,某些性能甚至超过了美、俄预警机。
“费尔康”采用了有源相控阵雷达及飞机外皮与天线阵融合为一体等新技术,不像E-3那样采用机背圆盘天线整流罩,与传统的预警机相比,“费尔康”安装了6个格板型相控阵L波段保形雷达,可360度全方位覆盖。其巡航高度为9000米,机上可载乘员15人左右,最大续航时间设计可达11.5小时,可提供360度全向覆盖,能够全方位搜索和监视陆地、水面和空中目标。在巡航高度执勤时,对大型高空目标的有效探测半径可达670千米,中型目标为445千米,对低空小型目标为370千米。敌我识别系统在一次扫描中能询问200个以上装有应答机的空中、海上或陆上目标,,获取己方军队的展开情况,向空中指挥员显示完整的陆海空军态势。因此,“费尔康”预警机既是一架侦察机,又是一个在高空游弋的雷达站,还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空中指挥所。
“费尔康”的雷达系统由以色列自行研制成功,不仅能大幅度提升空军的信息战能力,增大己方的预警时间,而且能极大威胁敌方空军对己方的超低空突袭能力。该系统有9个彩色多功能显示台和2台辅助显示器,设计使用的EL/M-2075型雷达(PAR)处于世界领先地位(NOW)。
总的来说,“费尔康”预警机的空中预警能力基本上与美国E-3预警机相同,有些性能甚至超过E-3,但价格却只有E-3的三分之一左右。
空警-1
苏联空军图-4远程轰炸机基本上模仿了美国空军的B-29远程轰炸机。1947年5月19日,苏联空军图-4远程轰炸机完成了首次试飞。与美国空军B-29远程轰炸机一样,图-4远程轰炸机采用了张臂式全金属中单翼气动布局,起落架采用前三点式和可收放式。整个机身由前密封舱、中部机身、中部密封舱、尾部机身和尾部密封舱五部分组成,机头座舱与中部密封舱直径为0.71米的密封涵道联结在一起。图-4远程轰炸机机组成员为11人,翼展为40.05米,机身长为30.18米,机翼面积为161.7平方米,飞机空重为32270千克,正常起飞重量为475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为66000千克,最大飞行速度为558千米/小时,实际航程为5100千米,实际升限为11200米,不开加力时起飞滑跑距离为960米,使用减速伞降落滑跑距离为1070米。图-4远程轰炸机安装了4台АШ-73TK(4X2000马力)活塞式发动机,10挺口径为12.7毫米УБ型航空机枪,10部口径为20毫米Б-20Э型航空机炮,5部口径为23毫米HC-20型航空机炮。此外,图-4远程轰炸机还可以携带8000千克ФАБ-1000型航空炸弹。
在苏联航空发展史上,图-4远程轰炸机不仅是唯一由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以书面命令形式下达研制的远程轰炸机,而且也是最后一批安装活塞式发动机的远程轰炸机。因此,它的研制成功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1954年,在苏联托茨科耶地区举行的军事演习中,苏联空军一架图-4远程轰炸机投放了一颗原子弹,引起了北约组织的高度关注,从而使冷战进入了新的高潮。苏联共计生产了847架图-4远程轰炸机,而中国则从苏联采购了15架。1965年5月,中国空军一架图-4远程轰炸机在中国西部地区成功试验了一颗威力为4万吨当量的原子弹。
空警-200
“空警-200”预警机实际上是运-8AEW的改进型,是一种小型预警机。最初,该机被命名为“平衡木AEW”(5号方案)。随后,又被命名为运-8/F200。2005年1月14日,“空警-200”完成了第一次试飞。
在2009年的60周年国庆阅兵
空警-2000
2007年中国自主生产的最新预警机投入使用,参考消息引述香港《广角镜》月刊2月号文章 标题:国产新式预警机横空出世 采固态相控阵雷达中外瞩目。据专家指出,该架称作“空警-2000”的
预警机,采用了相控阵雷达技术,要比美俄产品还要先进。它的服役填补了解放军从前没有装备预警机的空白,其先进的雷达技术,也令全世界震惊。该预警机采用俄制伊尔-76为载机,但固态有源相控阵雷达、软件、砷化镓微波单片集成电路、高速数据处理电脑、数据总线和接口装置等皆为中国设计和生产。
值得一提的是,1999年以色列在美国强大压力下虽停止向中国出售预警机,中国更于2002年主动中断从俄罗斯购买入价格和性能都不符要求的预警机,转而全力发展更先进的大型预警机。作为空军天字第一号的国家头号军事重点工程之一,它的重要性和被寄予的厚望,从被命名为“一号工程”中可见一斑,其技术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据悉,“空警-2000”的雷达天线并不像美俄预警机一样是旋转的,相反它是固定不动的。这似乎印证了“空警-2000”采用的,是比美俄领先一代的固态有源相控阵雷达,由于它只需以电子扫描进行俯仰和方位探测,所以不需要再采用较落后的机械扫描旋转天线。也可以证明,中国专家已有效解决了相关的一系列难题。
2011年7月,据俄罗斯军工新闻网报道,中国将凭借2010-2013年向巴基斯坦供应4架空警-200预警机、总价值2亿7850万美元的成绩跃居第4大预警机出口国。
ZDK-03
ZDK-03预警机由中国独立制造,机上装备了电子扫描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2010年12月巴基斯坦电视台宣布巴空军购买的中国首架ZDK-03型预警机已经出厂。与中国空警200不同,该机并未安装'平衡木'相控阵雷达,圆盘式天线,而是采用了圆盘雷达。发动机功率的提高,衣提高了ZDK-03运输机的飞行、起降及巡航性能,特别是高原地区的作战性能,这对于在克什米尔这样的高海拔地区作战相当有利。
对于预警机来说,其需要长时间在空中滞留以维持对目标区的警戒,因此滞空时间的增加,减少了飞机轮值次数,避免了因飞机轮班造成的空白,提高对目标区空情的掌握能力。
空警500
该机以运9运输机作为载机,外形与中国出售给巴基斯坦的ZDK-03型预警机相似,但机载雷达采用的应是新型雷达,外观上能看到雷达中心位置有一处明显凸起。
2015年,台湾屏东空军基地439联队电战大队战资官郝志雄,因将台军E-2“鹰眼”式空中预警机相关情报转卖给大陆,被判刑20年。
2024年2月23日晚,乌克兰空军司令奥列修克在社交媒体发文称,乌军又击落一架俄军A-50空中预警机。据乌军方此前发布的消息,1月14日晚,乌军袭击了俄军飞行于亚速海空域的一架A-50预警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