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天节

更新时间:2024-06-17 19:37

穿天节,为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一,是湖北襄阳特有的节日和习俗,地点在汉江襄阳市区段。

由来

说法一

郑交甫,人物生平不详,据传为周朝人,有汉江遇游女之事。据西汉刘向列仙传》中记载:“郑交甫常游汉江,见二女,皆丽服华装,佩两明珠,大如鸡卵。交甫见而悦之,不知其神人也。谓其仆曰:“我欲下请其佩。’仆曰:‘此间之人,皆习于辞,不得,恐罹悔焉。’交甫不听,遂下与之言曰:‘二女劳矣。’二女曰:‘客子有劳,妾何劳之有?’交甫曰:‘橘是柚也,我盛之以笥,令附汉水,将流而下。我遵其旁搴之,知吾为不逊也,愿请子佩。’二女曰:‘桔是橙也,盛之以莒,令附汉水,将流而下,我遵其旁,卷其芝而茹之。’手解佩以与交甫,交甫受而怀之。即趋而去,行数十步,视佩,空怀无佩。顾二女,忽然不见。灵妃艳逸,时见江湄。丽服微步,流生姿。交甫遇之,凭情言私。鸣佩虚掷,绝影焉追?”

汉成帝时期,大学者刘向在《列仙传·江妃二女》中云: “江妃二女者,不知何所人也。出游于江汉之湄,逢郑交甫,见而悦之,不知其神也,谓其仆曰: ‘我欲下请其佩。’仆曰: ‘此间之人皆习于辞,不得,恐罹其悔焉’”。

扬雄作《校猎赋》以讽之: “汉女水潜,怪物暗冥,不可殚形”。唐人颜师古注云: 应劭曰: ‘汉女,郑交甫所逢二女,弄大珠,大如荆鸡子。’”

在《诗经》中,举昔汉水之所有,以兴今贞女之可求也。王先谦也列举了鲁、齐、韩三家的诗说: 鲁说曰: 江妃二女者,不知何所人也。出游于江汉之湄,逢郑交甫。见而悦之,不知其神也。

宋朝祝穆的《方舆胜览》卷三一《复州》记载: “晋郑交甫南游江汉,遇二女,佩两珠。”

说法二

而把传说中穿天节“游女弄珠”故事写得完整的是生于襄阳、长于建康(今南京)的萧统(501—531年)。他在自己编著的《文选·江赋(郭璞)》的注释中,引《韩诗内传》(已轶)曰:“郑交甫遵彼汉皋台下,遇二女,与言曰:‘愿请子之佩。’二女与交甫。交甫受而怀之,超然而去,十步循探之,即亡矣。回顾二女,亦即亡矣。”这里出现了较为完整的故事情节,而且情节中,美人与玉佩若有若失,充满神秘梦幻感。

说法三

宋朝人庄绰(字季裕),曾任襄阳县尉,与米芾有交游。他在《鸡肋编》写道:“襄阳正月二十一日谓之穿天节,云交甫解佩之日,郡中移会汉水滨,倾城自万山泛绿舟而下。妇女于滩中求小白石有孔可穿者,以色丝贯之,悬插于首,以为得子之祥。”这里写下了“倾城”出动“泛绿舟”,而且妇女们都成了主角,成了“女神”;玉佩太少,穿天石可以取代;得石可得子,得子能给妇女带来好运,人人祈盼遇上好运。这则记载说明:在1千年前的宋朝,襄阳人已形成了自己的仪式和道具独特的民俗节日穿天节。

为什么选定正月二十一日为穿天节,史无记载。但根据我国古代阴阳学说里数的概念,“阳卦奇,阴卦偶”(《周易·系辞下》)。3和7是阳数,一月中,3×7=21,就获得3个阳数,即3、7、21,这适应了过罢春节后,人们祈盼阳春以利春耕的心愿。这也是穿天节有着深厚民众基础的原因,人心多么祈盼“三阳交泰”呀!

故事

穿天石,亦称穿心石,产于襄阳市汉江中。穿天石是一种乳白色的小石头,上面有天然形成穿透石头的孔窍。《云林石谱》:“襄州江水中多出穿心石,色青黑而小,中有小窍。土人每因春时,竟向水中摸之,以卜子息……”

穿天石是汉江石的一种,即有孔眼的小石头,古时已被赋予了文化内涵。公元前977年,西周初期,昭王攻楚在汉水被溺死时,他被二侍女延娟、延娱“夹拥王身,同溺而死”。“数十年间,人于江汉之上,犹见王与二女乘舟戏于水际”。“江汉之人,祀于江湄”。“暮春上巳元日(按:三月三),禊集于祀间”。该事《列仙传》等均有记载。襄阳百姓为纪念此事,每年的正月二十一日这一天(郑交甫遇神女的日子)倾城而出,云集万山脚下,然后顺江而下,沿江捡拾穿天石,系上细绳佩戴以避邪。这项活动逐步演变为穿天节。

襄阳为什么会有穿天石?因为汉水上游是在秦岭和大巴山的夹缝中流过,而秦岭和大巴山都曾是岩浆长期反复强烈活动地区(寒武纪时期)。岩浆中有许多矿物成分,其中包括石英、方解石等,这些矿物经过多少亿年的侵蚀、风化就形成了人们看到的石头。有的石头中含有一些杂质。石头经过汉水1000多公里的冲刷,一些杂质被溶解和冲掉,到汉江中游的襄阳段,就会较多出现有自然孔洞的石子,这就是襄阳人所说的穿天石。襄阳以上汉水中穿天石少,因为冲刷得还不够;襄阳以下汉水中穿天石也少,因为细沙淹埋了石子。穿天石产在襄阳是襄阳人的福气,是复活穿天节的物证。

地点

故事原发生地点在襄阳万山脚下,汉江江畔。古人的举办地已很难考证,今人曾多在米公祠景区(汉江樊城段)、汉江鱼梁洲

襄阳万山“桃花岛”,它既是“穿天节”的发源地,又四周环水,具有原生态自然环境,风景秀丽,近临三桥,是建设“穿天节”保护和传承基地的最佳处所,在那里可以建设“穿天节”故事展示馆,举办纪念活动,对“穿天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较为完整的、动态的和积极的保护。在鱼梁洲也建立“穿天节”保护和传承基地

襄阳的鱼梁洲素有“汉江明珠”之美誉,她三面环水、区位得天独厚,水质优良,四周的静态水面达30 多平方公里,是汉江中的第一大岛,是“生态良好、洲水和谐、天人合一、独具特色、享誉世界”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把其建成“穿天节”保护与传承基地,既是延续“穿天节”从襄阳万山乘船而下的美丽神话故事,又是实现襄阳“五洲构想”: “生态之洲、文化之洲、运动之洲、休闲之洲、浪漫之洲”的现代化国际旅游岛屿的有效措施。

荣誉

非物质文化保护

在世界各国争先恐后申报传统节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景下,人们逐渐重视对襄阳“穿天节”的挖掘、保护传承与发展。

政府每年拨款一定资金用于“穿天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该项工作主要有襄阳市遗产保护中心组织实施,并由市文联、市文化局、市教委、市摄影家协会、市体育局等协同完成。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