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22 21:46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是当代诗人余秀华于2014年10月所作的一首爱情诗。诗歌一共分为五节,鲜明地抒发了女性自我爱欲的痛苦,却不局限于对女性自我欲望的书写,诗人将对自然、环境、人性的关切熔铸于自身的生存体验和生命经验之中,凭借“睡你”实现了对生存困境的言说、对人性的关怀,使得女性诗歌创作视域得以扩展。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
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
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
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枯
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
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
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
当然我也会被一些蝴蝶带入歧途
把一些赞美当成春天
把一个和横店类似的村庄当成故乡
而它们
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
I Crossed Half of China to Sleep with You
Actually, sex is the same
on top or bottom. It’s just
the force of collision between two bodies,
the forcing open of a flower,
the flower-faked spring we confused
for life opening once more.
Everything is happening across China:
Volcanoes are erupting
Rivers drying
Political prisoners and refugees ignored
Deer and cranes held at gun point.
I had to brave through bullets to sleep with you
I had to press innumerable nights into one dawn to sleep withyou
Innumerable I’s running to one I to sleep with you
Of course sometimes the butterflies will lead me astray
Praise confused for spring
A Hengdian-like town for home
Yet these
are all the more reasons I must sleep with you.
余秀华(1976年一),女,湖北钟祥石牌镇横店村人,当代诗人,因出生时难产、缺氧而造成脑瘫,使其行动不便,说起话来口齿不清。高中毕业后,赋闲在家;2009年,正式开始写诗,并出版了《月光落在左手上》《摇摇晃晃的人间》等诗集。代表作《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2017年1月18日,首届网红春晚暨“金蜘蛛奖”颁奖盛典举行,凭借诗集《摇摇晃晃的人间》走红网络,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唯一一个诗集超过10万册销量的现象级“网红女诗人”。
2014年10月,余秀华去看一位彼此惺惺相惜的异性朋友,而后和一群诗友在网络上聊天。“大家整天开玩笑,本来这就是一句玩笑话,‘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用这个当题目我觉得很有意思,就把它拿出来用,其实就是和诗友的一句玩笑话。”
“睡你”是这首诗歌的核心词,这个词本身的恶俗性质,很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诗歌之前,对诗歌创作的严肃性产生怀疑,而当人们用轻慢和鄙夷的态度阅读完全诗之后,会忽然发现自己的审美期待因某种神奇的诗歌力量被重新打开,并完成了一次特殊的更新和超越。
诗歌开头的第一句是如此突兀和令人讶异,“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读者不知道“睡你”和“被你睡”这两个带有情色意味的词语中潜藏着怎样的含意,也暂时无法明了被赋予平等意义的“睡你”和“被你睡”将如何构成反讽的张力,只有带着迷惘的情绪阅读下去。
接下来三句诗的句式相同,是由“无非”开头所形成的重复句,“无非是/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是对肉体欲望实现过程的高度提炼,以客观冷静的言说方式传达出主体的无奈和绝望,“无非是”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冷血”的效果。“催开的花朵”一方面是对“力”的具象化展开,并隐含着“恶之花”式的批判意义;另一方面又因“花”和下文中“春天”意象的丰富性而产生诗思的分裂,表达出诗人自身生存之痛的噬心体验: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对物欲的追求而导致的冷漠和野蛮中,人的爱欲是否已简化为一种单纯的身体欲望?我们是否还具备绽放爱情之花的能力?诗人所有的怀疑和追求就在“花朵”、“虚拟”、“春天”、“误以为”、“重新打开”等相互补充、相互背离的话语中游弋,诗句内部、诗句与诗句之间的相互延宕、递进、扭结的情绪,建构起充满悖论的诗意空间,最大程度地还原了诗歌主体的生存体验。
接下来,诗境有所扩展,“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枯”,诗人刻意用自然平淡的口吻陈述生活的无奈,也使下面两句中“我”去“睡你”的姿态显得格外鲜明。“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枪林弹雨”照应了上一句的“枪口”,“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的“我”,经历着如此曲折的寻爱旅途,而“我”的心意又如此决绝,下文中会引人误入歧途的“蝴蝶”和“赞美”、令人失望的“春天”和“故乡”,虽然看似与诗歌开头几句呼应,但却在否定之后产生了新的意义:“睡你”即意味着对底层经验的诗性表达不幸的反抗与挑战。
这首诗在表达上也存在着不恰当的地方。比如,“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一句,作者将政治犯、流民与麋鹿、丹顶鹤并置在一起,使前者明显地被赋予了弱势的或被损害的之意,作者给予情感上的同情和认可,以期用这种极端的话语方式增强诗歌的批判力度,或显示自我的率直和天真。但实际上恰恰相反,诸如“政治犯”这个语义明确的词,不仅根本不能指代社会底层群体,还构成了对主流意识形态和读者道德立场的挑战,影响了诗作对普通人的热诚和关怀。
湖北作家协会会员、《读者》签约作家叶倾城:“《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是好诗吗?如果是下半身诗人所作,我可能一眼都不看,但因为我知道是一个脑瘫女子的作品,我猜想这是她也许到目前为止从未曾实现的绮念。‘你’,也许只是网络上潦乱的几个名字、瞬息即灭的一封邮件,立刻,沉甸甸的生之分量压过来,让夸奖与批评都显得……那麽荒谬可笑。”(京华时报《〈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是好诗吗》)
北京晚报副刊部编辑曾子芊:“五年前,带着‘农妇’‘残疾’等标签的余秀华凭借一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横空出世,不但成为年度诗人,还让一度冷门的诗歌也火了一把。此后几年,余秀华出诗集、散文、小说,上电视节目,在网络上‘怒怼键盘侠’……热度不减。”(《余秀华 诗歌对我来说还是诗歌》).
《诗刊》编辑刘年:“她的诗,放在中国女诗人的诗歌中,就像把杀人犯放在一群大家闺秀里一样醒目——别人都穿戴整齐、涂着脂粉、喷着香水,白纸黑字,闻不出一点汗味,唯独她烟熏火燎、泥沙俱下,字与字之间,还有明显的血污。”(新民晚报《“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作者诗人余秀华声名鹊起》)
2015年1月13日,旅美学者沈睿发表了一篇余秀华诗歌的读后感,倍加赞誉,称其为“横空出世的诗人” “灿烂得你目瞪口呆”。经过授权,网友王小欢把沈文发布在自己经营的微信公号上,并把原标题《什么是诗歌?余秀华——这让我彻夜不眠的诗人》改成《余秀华: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阅读数飙升到50万。
至此,余秀华热的全部内在条件和外在配套已经水到渠成,锅坐好,柴足够,就等一把火点燃烧开。微信圈那些心底里留存一点诗意的你我他就是蜂拥而至的点柴人。
到1月16日早,朋友圈上“睡你”此起彼伏,脑瘫诗人余秀华的诗击中了更多人的痛处,她的绝望、脆弱、卑微让许多人内心震动,而她的开阔、肆意和力量也让更多的人拇指大动,飞速加入刷屏阵营中。
就像当年大家用手机投票选超女一样,这一次集体接力追捧的是一位脑瘫诗人。最后这篇“睡你”的诗只转发就达百万次,阅读则上亿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