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僵局制

更新时间:2021-12-30 14:45

突破僵局制,是一种延长赛的制度,最早为慢速垒球运动的一项规定。慢速垒球正规为7局,若该场比赛不采和局制,就必须施行突破僵局,第8局时棒次继续照轮,由前一棒站于二垒(或是前三棒站于满垒)。

在棒球中,突破僵局制实施时,一开始就会将两位跑者分别置于二垒。球队得以自由指定二垒跑者的棒次,而一垒跑者即为下一棒,打者则是再下一棒,其余规则大致都相同。由于国际棒球总会的推广,现今的国际赛事多有采用这种制度,至于在第几局的延长赛开始实行则由主办单位决定。一般认为,在采行突破僵局制的进攻方,于一个半局内应得的基本分数为两分。

国际棒球总会为了使国际棒球比赛不至于打得过久,而推广此制度,一开始先从三级棒球实施,后来逐渐扩展到成棒赛事。首个采用突破僵局制的大型国际性成棒赛事为2008年北京奥运,国际棒球总会有意借此来评估此制度实际实施的合适性。北京奥运的棒球比赛规定,若打完九局双方仍未分出胜负,则按比赛规定进行标准的延长制度,但是若十局打完仍然平手,到了第十一局就开始采行突破僵局制。赛后韩国职棒一度也考虑采行这种制度。

后来的大型国际赛事,更是一旦打到了延长赛,就启用此项制度(即第10局就开始实施),例如:2009年世界杯棒球锦标赛、2010年第十七届洲际杯棒球锦标赛、2010年广州亚运、2011年第三十九届世界杯棒球锦标赛等等。就连2009年第二届世界棒球经典赛也引进这项制度,规定当比赛打满12局未分出胜负时,从第13局开始实施突破僵局制,不过当时没有任何一场比赛使用到这个规则。

突破僵局制虽然能减少延长赛时间,但其带来的公平性饱受质疑,原因是球队不需经由安打保送或是其他种种需要付出实力的行为,就能站上一、二垒,与棒球本身的规则与精神有所冲突,而且由于在垒上有跑者的情况下,可以下达跑垒战术,与无人在垒的情况大相迳庭。虽然对于两队来说都面临平等的状况,但先攻或后攻有时也会带来一些差异。此外,因为较容易得分,此制度的得分在运气方面上的或然率较高,且对比赛结果会有很大的影响,而在该规则下的得分、占垒数记录,并不能完全代表该队伍实际的能力。若拿足球来比拟,突破僵局制可以说是棒球界的PK赛制度。尽管这是一个颇具争议的制度,然而,为了准备比赛时可能面临的状况,许多队伍在练习赛时也会另外模拟这一部分的规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