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9 01:04
窃蛋龙,是蜥臀目偷蛋龙科偷蛋龙属恐龙。窃蛋龙身材较小,大小如鸵鸟,在外形上最明显的特征是头部短,而且头上还有一个高耸的骨质头冠。它的口中没有牙齿,但在嘴的上下前端有两个突出尖锐的骨质尖角,这对尖角就像一对叉子一样代替了牙齿的功能,作用和现生鹦鹉的喙差不多。窃蛋龙的前肢很强壮,每个掌上还长着三个手指,上面都长有尖锐弯曲的爪子,第一个指比其他两个指短。1924年,第一个发现窃蛋龙化石的科学家认为这只恐龙在临死时,正在偷窃原角龙的蛋,故命名为窃蛋龙。
窃蛋龙的属名意为偷蛋贼,由于当时认为与正型标本埋藏在一起的蛋属于原角龙,研究者以“philoceratops”作为种加词,意为“喜爱原角龙”。
目前窃蛋龙仅有正型标本以及与正型标本关联的一窝蛋和一件胚胎化石
正型标本:AMNH 6517,保存了一件破碎的头骨和部分中轴骨格,前肢骨骼
归入标本:AMNH 6508,为与正型标本关联的一窝蛋,即最开始被认为是窃蛋龙偷的那窝蛋。
归入标本:AMNH FARB 33092,保存了部分后肢的胚胎标本。
相较于其它兽脚类,窃蛋龙的头骨更短,更深。其前颌骨,上颌骨,齿骨上没有任何牙齿。头骨的眼眶和眶前孔非常巨大。具有很发达的叉骨。手部具有三指,且指节骨不存在内外侧向上的压缩。下颌的背边缘非常明显的向上拱起。肩胛骨很长。肱骨,尺骨,桡骨的长度基本相等。手部第二指最长,第一和第三指明显短于第二指。
董枝明和菲利普·柯瑞在1996年还报道过一件蛋窝与成体骨骼关联的标本,并把它归类为窃蛋龙,但后续的研究对该结论产生了质疑。其它窃蛋龙类,如葬火龙,窃螺龙和瑞钦龙的标本都曾被归入到窃蛋龙属。这些错误在后续的研究中被逐一纠正。
在最初的研究中,亨利·奥斯本认为窃蛋龙属于似鸟龙类。但随着越来越多的窃蛋龙的同类们被发表,古生物学家才逐渐认识到这是一批长相奇特的,全新类群的恐龙,最终建立了窃蛋龙类。窃蛋龙类是最基干的廓羽盗龙类。在窃蛋龙类内部,除了原始的窃蛋龙类以外,较为进步的窃蛋龙类被称为近颌龙超科。近颌龙超科由两个类群构成,即近颌龙科和窃蛋龙科。窃蛋龙则属于窃蛋龙科中相对较原始的成员。
窃蛋龙之所以得名就是因为它和一窝恐龙蛋保存在一起。起初,亨利·奥斯本认为这是原角龙的蛋,并认为窃蛋龙以原角龙的蛋为食。在后续的考察中,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马克·诺维尔发现了一件与蛋壳关联的胚胎化石,而这件胚胎标本与窃蛋龙有很多相似之处(该胚胎化石最后被归入到葬火龙)。同时,包裹胚胎的蛋壳的表面结构和微观结构与窃蛋龙正型标本关联的那窝蛋也有诸多相似之处。这件标本被发表以后,古生物学家才意识到窃蛋龙可能是在保护蛋窝,或是趴在自己蛋窝上孵蛋。截止到目前为止,已有多件窃蛋龙类的蛋窝与成体骨骼关联标本被报道,它们中的大多数都显示处出成体趴在蛋窝上孵蛋的姿态。一些研究也使用了地球化学的方法验证这一观点。这一系列的研究结果显示,孵蛋行为在窃蛋龙类内部是广泛存在的。因此结合目前得到的证据,窃蛋龙正型标本与蛋窝关联在一起很有可能是在孵蛋或是保护自己的蛋,而不是在偷吃其它恐龙的蛋。
起初,奥斯本认为窃蛋龙专门以其它恐龙的蛋为食。蒙古古生物学家巴斯保则认为窃蛋龙的下颌强壮有力,可以咬碎长有硬壳的食物,因此他认为窃蛋龙会取食带有硬壳的软体动物。这一观点受到了其它研究的反对。后续的研究认为,窃蛋龙的附肢骨骼没有任何适应水生的特征,因此也不太可能潜入水中捕食螺类;窃蛋龙的下颌具有锋利的切割边缘,不适合咬碎硬物;窃蛋龙的头骨用于附着负责控制上下颌开闭的肌肉的区域比较小,因此它不太可能有太大的咬合力。植物很有可能是窃蛋龙食谱中的重要组分。1995年,马克·诺维尔报道了正型标本腹中保存的蜥蜴骨骸,表明窃蛋龙会捕食小型脊椎动物。
一些科普作品中会描述窃蛋龙的孵蛋姿态。实际上,由于窃蛋龙的标本保存状况过差,加之修理过程中成体骨骼已经和关联的蛋窝被人为分开,因此后续的研究者无法从这件标本推断窃蛋龙的孵蛋行为。而对于窃蛋龙类的孵蛋行为的直接证据主要来自于对于这一类群的其它成员的研究(主要来源于葬火龙,耐梅盖特母龙和几件未命名的标本)。因此对于窃蛋龙的孵蛋行为的描述几乎全部来源于基于其它窃蛋龙类的研究结果的推测。对于窃蛋龙本身的生殖生物学特征的研究,唯一有直接证据支撑的就是蛋窝结构。窃蛋龙蛋窝保存的部分为一个半圆形,估计总共由三层蛋构成。蛋与水平方向存在一定夹角,且能够看出蛋有成对排列的现象。完整的蛋窝应该是有三整圈蛋。整体而言,窃蛋龙的蛋窝结构与其它窃蛋龙类的蛋窝结构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