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10 12:59
窦大夫祠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窦犨而建的。窦犨曾在太原市北边的阳曲县修过水利,造福一方,后人为了纪念他,故修此祠。宋代时,宋神宗加封其为英济侯,故有 “烈石神祠”“英济侯祠”和“窦大夫祠”三种称谓。
窦大夫祠唐代已存,但创建年代无可考证,据文献和祠内留存碑刻记载:
宋元丰八年(1085年)八月二十四日,祠院被汾水所淹。
蒙古世祖至元四年(1267年),于原址重建。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重修西廊房。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重修烈石口英济祠。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重修围墙。
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重修膳亭、彩画禅院。
清同治二年(1863年),重修英济侯庙。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重修乐楼。
1981年,中国政府出资对后殿、南殿进行了保护维修。
1983年,窦大夫祠对游人开放。
窦大夫祠坐北面南,在平面布局和排列上采用了中心对称的建筑手法,主体建筑位于中轴线上,东西建筑呈对称排列。中轴线上的全部建筑都建在石台之上,层次分明。中轴线由南到北依次遗有乐楼、南殿、献殿、大殿。南殿(山门位置)东为清代所建三间窑洞、西为窑洞二间,窑洞之上遗有清代建造的钟、鼓二楼。南殿至献殿之间东西各设配殿七间,后殿东西遗有耳殿各三间。
乐楼即戏台,为明代建筑,位于窦大夫祠山门外,与山门相对,是专门为窦犨唱戏所建。
窦大夫祠的南殿南向面阔五间、北向面阔三间,单檐硬山顶,屋顶灰布筒瓦覆盖琉璃剪边。建筑面积215.04平方米。柱网布列特殊,有元代建筑之特点。北向面阔三间,其檐柱施以元代惯用的减柱和移柱相结合的布列和构架手法,各间檐柱之间施大型阑额及普柏枋连接,柱、额用材硕大,与献殿风格一致。
献殿也称为“祭亭”,献殿建在方形台基之上,面阔、进深各一间,正方形,单檐九脊顶,琉璃剪边(明代),檐下斗棋五铺作双下昂计心造。所施柱、额用材硕大,其额枋通间横跨16米之多,整体构筑浑厚气魄。殿内所设天花藻井,均斗栱递叠而就,二层以上为八边形,一、二层为四边形,并于二层各边设神龛,构造玲珑别致。
大殿也是”明三暗五”,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孔雀蓝琉璃瓦剪边、方心。七檀前廊式构架,柱头斗棋五铺作双下昴,补间二朵。当心间辟板门,彩绘二龙戏珠图案,门内侧有铁铸“大元国至元十二年”题记,次间置直棂窗,殿内供窦犨坐像一尊。
正殿板门彩绘:为元代立粉贴金降龙彩绘原物。
匾额:清代匾额6块,位于山门、献殿、正殿、山门西侧窑洞及烈石庙上方。
碑刻:祠内现有碑刻20通,其中辟绳极元碑1通、明碑4通、清碑15通。
石刻:清代石狮2对,石经幢1处,烈石寒泉存有石雕螭龙吐水兽头1处。
古井:烈石寒泉存有古井1口。
古树:现有古树17株。
窦大夫祠综合了山野建筑的选址特征及乡村祭祀建筑的布局、功能,是一处山西地方传统建筑中比较典型的乡村建筑和山野建筑有机结合的文化遗存。它为研究山西乡村建筑和山野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也是研究中国北方古代传统建筑及生态环境的典型实物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文化价值。
窦大夫祠元代建筑整体结构浑然质朴,构思独特,反映了元代营造技术的灵活性和不拘一格的创造胆略,其建筑风格和结构手法既有一般建筑之共性,也带有强烈的地方特色。窦大夫祠的古建筑和自然环境相容,营造了一种人和“自然”对话的氛围,表现出古人对大自然及传统文化的崇敬之意。祠内遗存碑碣等附属文物,可谓集建筑艺术、雕刻艺术、琉璃造型艺术及历史典故等为一体,历史文化底蕴非常丰富,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2021年10月18日,由太原市文物局、太原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唐风晋韵锦绣太原——2021首届崛(山加围)红叶节”开幕式在窦大夫祠举行。
2023年6月9日,“弘扬晋阳文化·讲好太原故事,从窦犨讲起”百名文化艺术家走进文物系列采风活动启动仪式在太原窦大夫祠举办。
2001年6月25日,窦大夫祠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窦大夫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新兰路733号。
1、胜利桥东乘坐835路或835支路公交车到中北大学站下,即可到达景区。
2、驾车经柴村大桥,沿新兰路至中北大学即可到达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