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1 21:37
窦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简称窦性心律失常,是由窦房结发放冲动的频率加快引起的,即人类心脏搏动的频率超过常规的100次/分。此病病因多样,可能与生理因素如剧烈活动、情绪激动等,或与病理因素如贫血、休克、肺疾病等有关。该病有两种常见类型:生理性窦性心动过速和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速的发生常与交感神经兴奋及迷走神经张力降低有关,可能由生理或病理因素引发。
发热、低血压、休克、脓毒症、贫血、缺氧、疼痛等因素,或部分疾病,如嗜铬细胞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肺栓塞、慢性肺疾病、急性心梗和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等,均可造成窦性心动过速。
使用兴奋类物质(尼古丁、咖啡因、苯丙胺类)、抗胆碱能药、停用β受体阻滞剂,或使用违禁药品。
正常的生理反应
剧烈活动、情绪激动、吸烟、饮酒、饮茶或咖啡等。
绝大多数患者的窦性心动过速本身并不直接引起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悸。
典型症状
窦性心动过速患者根据心率不同,可有不同的临床症状。
轻者一般无明显症状。
心率较快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胸闷、心悸、乏力等症状。
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患者症状往往更明显,可表现为心悸、呼吸困难、头晕,甚或晕厥,并往往伴有运动耐量的减少。
出现任何心动过速的症状时都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便快速查明病因。
当发生以下症状时,请尽快拨打急救电话:
就诊后,医生可能会向患者问如下问题:
心血管内科、急诊科。
全面的心脏和全身体格检查,以便对心脏进行详细评估和查找病因。
血常规
对发热或有其他感染体征的患者需检查血常规,同时开展诊断性检查找出感染源。
血液激素方面的检查
有甲亢、嗜铬细胞瘤或其他全身性疾病的症状或体征者,应重点评估疑似疾病。
疑似前两种疾病的患者应分别检测甲状腺功能、血或尿游离甲氧基肾上腺素和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
心肌酶学检查
评估是否存在心梗。
血电解质及肾功能
评估静脉血电解质平衡以及肾功能情况。
标准心电图
窦性心动过速通过普通心电图即可诊断,其诊断标准为窦性P波频率>100次/分;P波在Ⅰ、Ⅱ、aVL导联直立,在aVR导联倒置;PR间期0.12~0.20s。
长程心电图
可记录24~72小时内的心电脉冲信号。
超声心动图
了解有无器质性心脏病以及心脏结构和功能。
心脏电生理检查
可检查心脏固有心律、窦房结恢复时间、窦房传导时间等。
窦性心动过速需与房性心动过速、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等相鉴别。
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是指起自窦房结以外、频率固定>100次/分的规则房性心律。
如果房性心动过速的激动点靠近窦房结,则两种疾病很难通过心电图鉴别。
两者的主要鉴别点在于与临床情况的相关性和心动过速发作与终止的特点。
窦性心动过速一般是对生理、病理或药物性因素的正常反应,而房性心动过速呈阵发性,⼀般与其他临床情况无关。
房性心动过速的发作特点为突发突止,而窦性心动过速恰好相反,心率往往逐渐增加再逐渐下降。
除此之外,常需进行电生理检查明确。
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是⼀种突发突止的阵发性折返性心律失常,与窦性心动过速不同,两者的鉴别往往需要进行电生理检查。
无症状的窦性心动过速一般无需治疗,有症状者应注意消除诱因和治疗原发病,如控制心力衰竭,补充血容量,控制甲亢,治疗发热性疾病等,必要时可在医生处方下给予β受体阻滞剂或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
不适当的窦性心动过速可使用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或伊伐布雷定治疗。
只有极少数的患者需要行导管消融术治疗。
确诊窦性心动过速后,需要排除其他原因,包括发热、贫血、甲亢、急性心梗或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等,并积极控制诱因和治疗原发病。
一般窦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治疗,主要为应针对性治疗原发病、消除诱因。
因服用药物导致的窦性心动过速,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
控制病因和消除诱因后仍有症状者可在医生处方下应用β受体阻滞剂或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
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的治疗取决于症状,且在治疗之前,要排除窦性心动过速的继发性原因。对于症状明显者可在医生处方下考虑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或伊伐布雷定治疗。
只有极少数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常采用导管消融术。
该手术存在一定风险,只有对于使用最佳药物治疗后症状仍持续存在,且患者已了解手术风险之后才考虑。
全窦房结消融术和窦房结改良术已经在少数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患者中尝试过。
病因可控制者预后良好。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