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朝晖

更新时间:2024-09-01 19:32

童朝晖,男,留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中央保健会诊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北京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呼吸系感染性疾病、呼吸危重症、呼吸内镜及介入诊治技术、间质性肺疾病、哮喘等方面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熟练地掌握呼吸专业特别是上述领域的理论知识、新进展、新技术和临床诊疗工作。在国内外发表文章60余篇,其中SCI文章7篇。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壹等奖一项。2020年获第十二届“中国医师奖”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1983—1988年就读于武汉大学医学院医疗系,获医学学士学位

1988年7月毕业分配首都医科大学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工作;

1992-1995年就读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

1999-2002年留学于德国埃森大学医学院,从师于世界知名的呼吸病专家、欧洲呼吸病杂志前总编Costabel教授,并获医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曾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长。

2020年11月,任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试用期一年)。

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候补委员

职务任免

2020年11月3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领导一行到该院宣布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干部任职决定,会上宣布童朝晖同志任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试用期一年)。

社会兼职

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常委、卫生部呼吸内镜培训基地主任、内镜医师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感染专业组成员、卫生部应急专家组成员、卫生部和北京市专科医师培训基地考核专家组成员、北京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北京医学会对外联络部专家组成员。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审稿、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审稿、国际呼吸杂志审稿;中国医刊杂志编委。

主要事迹

投身科普 传播科学理念

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后,童朝晖为了消除社会上对疫情的焦虑恐慌和对危重症患者治疗的盲目悲观,抽出点滴时间多次接受各种媒体采访,积极进行防治新冠肺炎疫情的科普宣传。

2020年1月29日,在公众最恐慌的时候,童朝晖接受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记者采访,向百姓介绍了对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方案和成效,化解公众的紧张情绪。1月31日,他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版微信公号的采访,告诫大家要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开窗通风。2月8日,在公众担忧康复患者二次感染新冠肺炎时,他再次向百姓介绍了病毒和机体免疫规律,指出抗体会持续半年,一般康复患者半年内不会二次感染;在公众对少数出院患者再次核酸检测结果转阳感到不安时,他又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一过性核酸阳性不具备传染性。随着出院患者日渐增多,患者对出院后如何康复存有困惑,对肺功能完全恢复存在担忧,他又通过中央电视台发声,提示大家安心静养,根据SARS康复患者的随访经验,告知大部分患者肺功能一年内可以康复。他的专业指导还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二名,话题浏览量达到8419.8万余次。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发挥医学专家的专业特长,多次接受媒体采访,客观公正澄清事实,回应社会关切,解答公众疑惑,普及科学知识,消除社会恐慌,积极正面引导社会舆论,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为疫情防治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增强了公众科学防范疫情意识和战胜疫情的信心。

带领团队在国内最早将ECMO技术应用于呼吸支持,技术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首次将内科胸腔镜技术引入中国,并大幅度提高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的确诊率。

社会活动

2022年2月,担任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第一百二十七棒火炬手。

2023年6月参加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制作的中国青年电视公开课节目《开讲啦

个人荣誉

2003年因在抗击“非典”中表现突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首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

2020年2月19日,入选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第一批成员名单。

2020年3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童朝晖“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2020年5月,入选2020年北京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推荐人选。

2020年8月19日,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医师奖”

2020年9月8日,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2021年6月,被中共中央表彰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童朝晖被网友誉为“重症八仙”之一。

2021年8月19日,入选2021年“最美医生”。

2021年9月榜单发布,荣登“中国好人榜”名单。

2022年1月,被表彰为“2021北京榜样”年榜人物。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