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03 11:26
《竹坡诗话》是南宋周紫芝撰写的一部诗话著作。全书1卷共82则,周紫芝号竹坡居士,故得名《竹坡诗话》。《竹坡诗话》内容丰富,既囊括了周紫芝对诗词创作、风格的独到见解,也有周紫芝对前人诗词及思想的考据、评判,同时又讲述了许多与诗词相关的奇闻轶事。
周紫芝,字少隐,号竹坡,宣城(今安徽省宣州市)人。是两宋之际的著名诗人,文学批评家。生于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卒于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享年七十四岁。
周紫芝少时家贫,后勤学不辍,绍兴十二年公元年登第并官至枢密院编修官,后因朝代变迁隐居庐山。
周紫芝有词156首,题材广泛。他作词远承二晏词风,近袭苏、黄诗法,并以诗法入词,借鉴其成功之处。同时,学江西诗派而又不拘泥于江西诗派,最终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创作风格,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词的进一步雅化。
《竹坡诗话》全书共82则,按照内容可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竹坡诗话》中,考诗之谬是很重要的内容,周紫芝在用词方面极为严苛,因此在进行考据时多从用词炼字方面出发,对历史上流传的一些诗词进行了考证,除此之外,周紫芝还在诗话中依靠自身的学识与阅历对前人的诗词、文章与言论的某一部分提出了质疑。
在《竹坡诗话》中,周紫芝从多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诗词审美观。
首先,周紫芝认为诗词创作要注重平时的积累,只有自身的阅历足够丰富,才能把握稍纵即逝的灵感,创作出好的诗词;其次,周紫芝非常注重炼字,诗话中有许多则的内容围绕某句诗的一两个字展开,周紫芝在诗话中所提到的“意至词隐”可以很好地概括周紫芝在炼字方面地主张——诗词用字要精准含蓄,既符合现实逻辑,又能完成传情达意,同时还应保持含蓄,尽量做到一种克制化的表达。
除了“意至词隐”,周紫芝还提到了“意到语随”,“意到语随”的概念与“意至词隐”的概念很接近,但更强调语言符号与语意的匹配性。
除了提出自己的诗词审美观,周紫芝还在《竹坡诗话》中,对前人的诗词进行了批判,尤其是杜甫、苏轼和以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派。在诗话中周紫芝非常推崇杜诗,高度赞赏了其沉郁顿挫的写实诗风;而对苏轼,则认为其平淡自然的风格亦非常难得。对于黄庭坚的“夺胎换骨”,周紫芝也持肯定态度。
传统诗话的闲谈随笔体式大多都是以记事为主,其中涉及诗人的轶闻轶事、诗歌考释等。周紫芝所作的《竹坡诗话》中也记载了很多古人诗歌中诗句以及诗人所涉及的故事,这些故事大多来源于其生活的阅历以及平时文学素养的积累,还有不少出游的所见所闻。所记载的故事有些甚为有趣,虽然正史上并没有记载,不过这对于史料的研究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竹坡诗话》最大的特点便是“论诗及事”,夹叙夹议。依靠现实事件来完成对诗的点评,当然,不是每一条都采用了这种“论诗及事”的方法。
前人对该著作评价褒贬不一。 有的认为此书评论有眼光,不是善于作诗的人写不出来。 但也有的进行指责和讥笑,如周必大、何孟春、施闰章等人。大抵是因为论诗有草率偏颇之处。有《百川学海》本,《历代诗话》本,《萤雪轩丛书》本。
其中,周必大认为此书存在很多疏漏之处,还认为周紫芝论诗过于偏激死板。事实上,《竹坡诗话》中也确实一些较为极端的论诗主张,对此,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