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

更新时间:2023-01-09 00:06

竹枝,词牌名,又名“巴渝辞”“竹枝词”“竹枝子”。以皇甫松词《竹枝·芙蓉并蒂》为正体,单调十四字,两句两平韵。另有单调十四字,两句两仄韵和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的两种变体。代表作品有刘禹锡《竹枝词九首》等。

词牌沿革

竹枝,唐教坊曲名。又名“巴渝辞”“竹枝词”“竹枝子”。本巴、渝一带的民歌,唐代所作皆咏蜀中风景。后人因效其体,于各地为之,非古也。

竹枝原为乐府《近代曲》之一。本为巴渝(今四川省东部重庆市一带)民歌中的一种。唱时,以笛、鼓伴奏,同时起舞。声调宛转动人。此调首见于刘禹锡。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依调填词,仿照楚辞九歌,写了数篇佳作。时人争相唱和,流行一时。

刘禹锡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至夔州模仿巴渝一带之民歌作竹枝词。其有序:“四方之歌,异音而同乐。岁正月,余来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贤。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卒章激讦如吴声,吴伧伫不可分,而含思宛转,有《淇奥》之艳。昔屈原居沅湘间,其民迎神,词多鄙陋,乃为作《九歌》。到于今,荆楚鼓舞之。故余亦作《竹枝词》九篇,俾善歌者飏之,附于末。后之聆巴渝,知变风之自焉。”

郭茂倩《乐府诗集》云:竹枝本出於巴渝,唐贞元中,刘禹锡在沅、湘,以里歌鄙陋,乃依骚人九歌,作竹枝新调九章,教里中儿歌之。由是盛於贞元元和之间。按《刘禹锡集》,与白居易唱和竹枝甚多,其自叙云:竹枝,巴歈也。巴儿联歌,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其音协黄钟羽,但刘白词俱无和声,今以皇甫松、孙光宪词作谱,以有和声也。

万树《词律》云:“《竹枝》:唐教坊曲名,本出巴渝,刘禹锡在沅湘以里歌鄙陋,乃依骚人九歌作《竹枝》新词九章。原无和声,后皇甫松、孙光宪作此,时有‘竹枝’‘女儿’为随和之声。‘枝’‘儿’叶韵,犹后之“举棹”“女儿”亦自为叶也。”

任半塘《教坊记笺订》云:“张旭所唱之《竹枝曲》与刘禹锡改订之《竹枝》(七言四句声诗)应不同。董逢元《唐词纪》谓《竹枝词》亦曰《竹枝》。《教坊记》曰《竹枝子》。殆因未及见《竹枝子》之传辞,故误混二调为一。”

唐《乐府》有《蜀竹枝》《江南竹枝》《渔家竹枝》。但言《竹枝》者,蜀词居多,填词特以类分耳。

格律说明

正体:单调,十四字。两句,两平韵。以皇甫松词《竹枝·芙蓉并蒂一心连》为代表。《尊前集》载皇甫松《竹枝》词六首,皆两句体,平韵者五,仄韵者一。每句第二字俱用平声,馀字平仄不拘。所注“竹枝”、“女儿”,“枝”、“儿”叶韵,乃歌时群相随和之声,犹《采莲》之有“举棹”、“年少”也。 按古乐府,《江南弄》等曲皆有和声。如《江南曲》和云:“阳春路,时使佳人度。”《龙笛曲》和云:“江南弄,真龙下翔凤。”《采莲曲》和云:“采莲归,渌水好沾衣。”亦各叶韵。此其遗意耳。

变体一:单调,十四字。两句,两仄韵。以皇甫松词《竹枝·山头桃花谷底杏》为代表。此首用仄韵。

变体二: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以孙光宪词《竹枝·门前春水白蘋花》为代表。此词较皇甫松词多两句。 按刘、白《竹枝》词俱拗体七言绝句,此独谐婉,且每句有和声。

格律对照

正体

格律对照词:《竹枝·芙蓉并蒂一心连》

平平仄仄(竹枝)仄平平(女儿)。平平仄仄(竹枝)仄平平(女儿)。

芙蓉并蒂(竹枝)一心连(女儿)。花侵槅子(竹枝)眼应穿(女儿)。

变体一

格律对照词:《竹枝·山头桃花谷底杏》

平平平平(竹枝)仄仄仄(女儿)。仄平仄仄(竹枝)平平仄(女儿)。

山头桃花(竹枝)谷底杏(女儿)。两花窈窕(竹枝)遥相映(女儿)。

变体二

格律对照词:《竹枝·门前春水白蘋花》

平平平仄(竹枝)仄平平(女儿)。仄仄平平(竹枝)仄仄平(女儿)。平仄平平(竹枝)平仄仄(女儿)。仄平平仄(竹枝)仄平平(女儿)。

门前春水(竹枝)白蘋花(女儿)。岸上无人(竹枝)小艇斜(女儿)。商女经过(竹枝)江欲暮(女儿)。散抛残食(竹枝)饲神鸦(女儿)。

(说明:词中所用“竹枝”“女儿”乃歌时群相随和之声。词牌格律与对照例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平,表示填平声字;仄,表示填仄声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为韵脚。)

典范作品

唐·刘禹锡《竹枝词九首》772

唐·白居易《竹枝词四首》772

唐·皇甫松《竹枝词六首》

宋·苏轼《竹枝歌·自过鬼门关外天》

宋·黄庭坚《竹枝词二首并跋》

宋·黄庭坚《梦李白诵竹枝词三叠》

宋·黄庭坚《竹枝词二首》

宋·贺铸《变竹枝词九首》

宋·范成大《归州竹枝歌二首》

宋·范成大《夔州竹枝歌九首》

宋·杨万里《峡山寺竹枝词五首》

宋·杨万里《过显济庙前石矶竹枝词二首》

宋·杨万里《过白沙竹枝歌六首》

宋·杨万里《过乌石大小二浪滩俗呼浪为郎因戏作竹枝歌二首》

宋·杨万里《竹枝歌七首》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