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马灯

更新时间:2023-06-07 22:18

竹马灯是一种传统舞蹈形式。

舞蹈介绍

基本介绍

《竹马灯》或叫《竹马儿》、《跑竹马》、《跑驴》等,在我国北方地区流传久远。表演形式同样是在舞者腰间系上马形的道具,分马头和马尾两截,舞者像似骑在马上,边歌边舞。

每逢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之年,就自行组织,祈祷来年五谷丰登、身体安康。

历史记载

据《漳州文化志》载,《竹马灯》系源自漳州地区的《竹马戏》,至今有900多年历史。《平和县志》载:“岁时,元日……诸少年装束狮猊、八仙、竹马等戏,踵门呼舞,鸣金击鼓,喧闹异常。” 南靖庄复斋《秋水堂诗集》也记载竹马戏扮演《王昭君》的盛况:“一曲琵琶出塞,数行箫管喧城,不管明妃苦恨,人人马首欢迎。”

《竹马灯》或叫《竹马儿》、《跑竹马》、《跑驴》等,在我国北方地区流传久远。

表演形式同样是在舞者腰间系上马形的道具,分马头和马尾两截,舞者像似骑在马上,边歌边舞。

宋代民间舞队中已有《跑竹马》的表演。清代《北京走会》之《旱船走会》画面上,有一腰部系马头马尾的女子,左手执马鞭,歪头向着右边一执鞭的丑角,分明就是两个等候上场的《跑竹马》的演员。

清人潘荣阶作《帝京岁时纪胜》,记录了清代北京元宵传统民间娱乐活动:“岁时杂戏、元宵杂戏、剪彩为灯……博戏则骑竹马。”至今江苏安徽等地也都流传《竹马灯》的舞蹈。

各地竹马灯

安徽省铜陵

竹马灯是安徽省铜陵市传统民间艺术的优秀代表之一,在铜陵市钟鸣镇流传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竹马灯又叫“耍马灯”、“踩马灯”、“跑马灯”、“唱马灯”,是一种民间歌舞。该灯起于明末,兴于清代,每逢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之年,就自行组织,祈祷来年五谷丰登、身体健康。

竹马灯是由竹子做支骨,扎成马首、马尾的形状,然后糊上纸,内燃烛火,并将前马首后马尾固定在人的身上,类似旱船。

全队共40多个人,八匹马,八人骑,两个小生,一个扮书生手扶扇,另一个执令旗,各骑红马;两个小丑,顽童打扮,各骑白马;其余两对扮作村姑和青年,各骑黄马。

四盏四角灯,两幅城墙城门布条。由骑红马的小生领头,在广场上做流动性表演各种队形变化的舞蹈,乐曲有《五更响》、《补缸歌》、《卖杂细》等。铜陵的竹马灯大多表演《三国演义》的故事,表演者脸谱各异,服饰有别,出场时由番兵头、小丑、小生刘状元、番王等,也是八人八骑。

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钟鸣竹马灯浩浩荡荡的表演队伍,伴随着龙灯队伍,或走村串户,或进城踩街,或定点演出,热闹非凡,沿途的住户家家燃放鞭炮迎接,俗称“街灯”,以祈福迎祥和。

竹马灯是根据《三国演义》中的几个章节汇编成故事进行表演的,其主要内容是:刘备在长坂坡失利后,关羽和甘糜二夫人被携营,因关羽忠心事主,义薄云天,决定将二位夫人解回,该故事也叫“关公解皇嫂”。

表演中人物有关羽、刘备、张飞、赵子龙、吕布、袁绍等,表演时配上高照(大红灯笼)、虎头牌、彩伞、竹马、竹云、车轿、威武旗旅等,演出人员脸上都化妆,身穿戏剧服装,头戴头盔,手执马鞭,脚穿朝靴,围绕故事中的情节经过民间艺术加工,配以锣鼓、唢呐等民间乐器,打击乐器,形成集布阵、穿花、跑马等民间艺术表演。

竹马灯的起源还有另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明末清初,该村西南方有一个叫竹马公的山上经常在夜里可以听到马铃的声响,后来又有人发现一个红脸大汉。

经过村掌门先生及族长们商议,可能是“关帝老爷”现身,遂要玩灯纪念,于是决定请师傅用篾扎成竹马,并请一个化妆成关公为活菩萨,四处游玩,接受人们烧香、朝拜、许愿,并通过口传代代延续,形成了现今的竹马灯。

竹马灯所有道具除部分服装外,几乎全是手工制作,所以,该灯又是集故事情节、民间美术、民间舞蹈、民间手工技艺、民俗信仰为一体的传统民间文化表演形式,表演时的八匹马和八对云是主要道具之一,都是民间艺人用篾扎纸糊,用色彩喷绘而制,彩伞用竹篾和花绸布扎制而成,配以雕刻加边须,彩灯工艺也极为考究,纸扎的戏楼、纸扎的小人,栩栩如生、玲珑活现。整个道具的制作,三个艺人要花去一个半月时间。

2006年,竹马灯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收入安徽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铜陵县钟鸣镇牡东村白牡岭自然村的“竹马灯会”是该地区及周边地区影响最为广泛的民间自发形成的春节灯会组织,每年春节到周边村庄游玩。

安徽省郎溪

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军定都南京。不久,天国内部又酿出一场“洪杨内讧”的悲剧,干戈动处,黎民受苦。距南京“一箭之遥”的定埠遭受苦难颇深。后来在乱军大肆屠杀百姓、瘟疫流行的同时,又饥荒突起。

历经磨难幸存活命的百姓,其时梦寐以求的是能过上安宁温饱的日子,于是便在同治初年,墙屋村以本村“祠山会”为首兴办了马灯,以寄托“天下太平、五谷丰登”的希望。

小马灯以胥河为界,以南北而分。南,即郎溪定埠;北,即江苏高淳。

两班灯都是当地吕氏家族所兴。胥河南岸的小马灯,自最初兴灯之日起,就与两岸吕姓的迁始祖吕盛有着密切的联系。

据史料记载,吕盛,梅渚定埠人,生前官至云南屯田副使,誉称廉吏,朝廷为其在县城立“大宪伯”坊,乡里敬重其为人,人称“副使公”。故每年腊月小马灯演出前,必挂吕盛夫妇画像,十匹马均向其礼拜。定埠的小马灯在胥河沿岸历久不衰,她的习俗、表演形式,为其伴奏的锣鼓、曲牌浓郁着吴越文化的特色。

文革十年浩劫定埠小马灯这一民间文化艺术被当作毒害受到批判,小马灯的道具也被当作“四旧”烧毁,小马灯舞蹈被禁演多年。

然而,有着100多年历史的小马灯已经深深地根植在定埠父老乡亲的心坎里。上世纪八十年代,定埠这座古镇到处洋溢着改革的春风。为了歌颂党的改革开放好政策,抒发走上小康路的高兴之情,吕桂宝和几个老乡邻一商量,就凑起了钱置办锣鼓、戏服等演出道具,热情高涨的乡邻纷纷把孩子送来排练。就这样,定埠小马灯又恢复了青春。如今,定埠小马灯已走遍郎川两岸,享誉皖、苏等省市。定埠小马灯,既满足、丰富了皖、苏两省这一地域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弘扬了本地民间文化,促进了两省文化交流,同时也引起了海峡两岸梅渚村民旅台后裔子孙的文化认同和关注。

2000年,定埠村民筹资盖建了“定埠民俗文化村”,并在民俗文化村里成立了定埠小马灯会,建起了马灯堂。马灯堂内放置着脸谱、马灯等演出道具。每到农闲时节,小马灯一班人马便在民俗文化村的沙场上演练。铿锵的锣鼓,激昂的唢呐,打扮得五彩斑斓的孩童,吸引了周边乡邻来观看。

2008年9月7日,宣城市“中国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上,定埠小马灯与该镇省级非遗《跳五猖》,联袂演出,观众如潮。继今年3月定埠小马灯被评为宣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又于5月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江苏省高淳

明清时期商贸的往来,给东坝带来了文化的繁荣,每年的农历三月、五月、七月多有各种庙会,但春节、元宵节却少有民间娱乐活动。据传说,一些儒商鉴于东坝多船帆、少车马,联想到汉代的“骆驼载乐”形式,由此萌发了编创“大马灯”舞的想法,并付诸组织实施,通过舞蹈表达了崇尚“忠义”的传统道德,和对“天下太平”的向往。从此,该舞在当地流行起来,并一直传承到了今天。东坝大马灯舞一般在每年的春节至元宵节期间集中表演。

王先生说,东坝大马灯采取老、青、少三代人组合的表演形式:老者负责指挥乐队并控制节奏,青年人担纲竹马表演,少儿们扮演《三国演义》故事中的人物。大马灯造型比一般马灯道具高大,每匹马由两名体壮灵活的年轻人组合表演,前一人扮马头,后一人扮马身,两人须协调配合、高度统一,方能将马的各种神情、动作表演得逼真传神。大马灯的道具为竹制的“马架”,绒布缝制的“马皮”,并饰以马鞍、缰绳、铜铃等。

据介绍,东坝大马灯当今代表性人物是被文化部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汤裕道,以及被江苏省文化厅命名为第二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汤春山、汤海头。

江苏省溧阳

蒋塘马灯是流传于江苏溧阳市社渚镇蒋塘一带的传统舞蹈。2010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蒋塘马灯始于明朝嘉靖年间。因蒋塘义军首领虞顺祭祀抗辽英烈杨家将等民族英雄而形成跳马灯的习俗,传承至今已有近500年的时间。蒋塘马灯又称竹马灯会,定于每年正月初一到十六出马祭祀,除了春节,农历十月初一是蒋塘马灯的重大庆典活动,人们亦会跳起竹马灯,以此缅怀英雄,表达良好的祝愿。

蒋塘马灯,用竹篾仿马扎制,神形兼备,栩栩如生。十匹马是神马,配有神将、马童、护卫者、执事人、旗鼓铳手等相应角色。十位神将身披战袍、头戴木雕傩面具,其余人等身着黄衣黄裳。头马为杨文广;二马是巴焦女将军;三马为俄皇万岁;四马交通大将军;五马观音大士;六马虞氏一品夫人;七马黄道士;八马魏化大将军;九马黑魁大将军;十马祠山大帝张渤。

蒋塘马灯表演,分上下两场,场面壮观。上半场表现杨家将率众抗击敌军。“令”旗指挥十匹神马,首先是“包围敌军”,十匹神马踩着鼓点依次围场转圈,先小圈后大圈,先慢走,后快跑,越跑越快,奔跑跳跃,象征正在包围一座城池;二回合“力杀四门”,城池内有四面战旗,象征东南西北四座城门,三匹神马依次跑圈,金鼓齐鸣,马铃叮当,爆竹震耳,一派雄浑刚劲的疆场气势,象征攻打三座城门,留一城门;三回合“攻破敌城”,四匹神马依次跑转圈,象征城已攻克;四回合“全歼敌军”,十位战神手握刀枪剑戟,在神马包围中间奋力刺杀,人喊马嘶,刀光剑影,杀声震天,象征攻城后追杀残敌;然后由头马杨文广,二马巴焦绕城转圈,象征瞭望战果、观察敌情。攻城成功了,锦旗迎风猎猎,时而高举,时而舞动;锣鼓,时而敲打出“走马锣”,时而敲打出“急急风”;“招军”(一种吹奏乐器),时而吹奏出高昂激越的哨声,时而吹奏出爽朗的欢笑声。十匹神马兴高采烈,十位神将欢欣鼓舞,逐次排列出“天、下、太、平”阵图。下半场表演军民共庆胜利,祝福万民安居乐业,逐次排列出“五、谷、丰、登”阵图。

蒋塘马灯以“跳大场”为主要表演内容,同时又以十匹马登山竞赛的形式占卜,祈求风调雨顺、众生平安。

蒋塘马灯具有讴歌民族英雄的鲜明主题,在弘扬英雄精神、传承传统艺术的过程中,不仅净化了村风民风,而且对于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对于促进本土文化建设等都具积极的促进意义和作用。

近年来,蒋塘马灯活动日趋活跃,业已成为苏皖边界地区的春节一大民俗文化景观。在常州民俗风情旅游节和溧阳茶叶节等重大活动中,蒋塘马灯的精彩表演,受到了专家、领导和群众的广泛赞誉。

江苏省

邳州跑竹马俗称“竹马会”,又称“竹马舞”,取材于十三世纪后期鞑子踏马游春的故事,是邳州地区传统的民间舞蹈。表演者腰间系挂着“竹马”或“麒麟”,手挚马头、麒麟头,身穿古装戏服,着彩妆,扮装成古代戏剧人物,表演出各种跑马阵势,其服装、道具、跑马舞蹈、音乐等技艺都独具地方民族民间艺术风格特征,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现代流行文化的冲击,有许多珍贵的传统民间舞蹈、民间艺术早已销声匿迹了,而跑竹马艺术能传承下来,坚持演出,并发扬光大,这要归功于屈绍金的孜孜奋斗和不懈追求。

2006年,获悉省里组织各地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了35年文化站长已退休的屈绍金拿着准备盖新房的3万元积蓄,连夜赶到苏州购置所需服装、道具及锣鼓乐器。在炎炎的烈日下,“竹马”舞复排了。屈绍金和40余名跑竹马演员摸爬滚打在一起,渴了就喝一瓢水,累了就在场地打个盹,15天的排练很快过去了,邳州跑竹马顺利通过徐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验收并申报江苏省文化厅。2007年3月,邳州跑竹马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6月,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邳州跑竹马”入选省首批非遗“记忆工程”试点项目。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