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寒光

更新时间:2023-10-01 13:26

符寒光,男,1964年10月出生,研究员,湖南省桃江县人。

人物履历

1985年7月毕业于沈阳大学机械二系铸造专业;

1991年3月毕业于长安大学机械系材料热加工专业,获硕士学位;

2004年3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

1985年8月-1988年8月、1991年4月-2000年8月在冶金部北京冶金设备研究院工作,1997年破格晋升高级工程师;

2004年4月-2006年2月、2006年3月-2007年9月分别在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7年9月起在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材料加工技术研究所任教,主要从事新材料制备技术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主要贡献

工作和学习期间,已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包括国家科技攻关引导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国家航空科学基金、云南省院省校合作项目、北京市专利成果转化项目、冶金部科技攻关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西安市科技攻关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和宝钢、首钢、重钢等企业横向合作项目在内的50多个课题,其中12项成果通过教育部、云南省、河南省和原冶金部鉴定,获授权发明专利93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100多篇,其中国外期刊论文75篇,在机械工业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耐磨铸件制造技术》、《高速钢轧辊制造技术》、《高速钢轧辊知识问答》和《耐磨材料500问》专著4本,主持制订《烧结机篦条技术条件》冶金行业标准1项。

专利情况

授权发明专利93项,77项排名第一。

主要著作

出版图书

获奖记录

l高强韧铸造耐磨材料制备技术及应用,2010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三获奖人);

l高钒高耐磨合金及复合技术的工程化应用,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13获奖人);

l高温抗磨材料制备技术及其应用,2006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二获奖人);

l高效低成本钢铁耐磨材料制备技术及应用,2013年云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第三获奖人);

l金属颗粒高效集成制备技术及应用,2010年陕西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第二获奖人);

l金属耐磨材料强韧化关键技术及其应用,2009年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一等奖(第三获奖人);

l一种铁铬硼铸造耐磨合金及其制造方法,2011年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第一获奖人);

l一种离心铸造高硼高速钢复合轧辊的制造方法,2010年全国发明展览会银奖(第一获奖人);

l改进型铸造高速钢的组织性能及应用研究,2009年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二获奖人);

l耐磨铸件制造技术,2011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图书类)(第一获奖人);

l高温抗磨材料制备技术及其应用,2005年教育部提名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第二获奖人);

l宝钢离心铸造不锈耐蚀导电辊研制,1996年冶金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第12获奖人);

l离心铸造高铬铸铁复合轧辊研制,1992年冶金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第5获奖人);

l冷轧带钢酸联轧机组成套设备自主研发与工业应用,2012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第四获奖人)。

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第二、第三获奖人各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陕西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第二获奖人),云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第三获奖人),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第二、第三获奖人各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二获奖人),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第四获奖人)、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图书类)1项(第一获奖人),原冶金部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全国发明展览会(第十九届 )银奖1项(第一获奖人)、中国移动G3杯暨第五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银奖1项(第一获奖人)。曾荣获过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和冶金部直属单位十佳青年科技标兵。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