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05 14:41
一种区别于“第一文化”和“第二文化”的文化体系。第三方文化,是指由于第一方文化和第二方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不同,而第一方文化又无法在短时间内完全适应由这种巨大的“文化差异”而形成的完全不同于第一方文化和第二方文化的新文化体系。
在第三文化基本的流动内容之中,最受文化批评重视的无疑是意识形态流动。意识形态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的、社会规范的、审美价值的等等。从第三文化的角度来看,不存在仅仅涉及两个畛域分明的文化单元间的流动(如中/西,中/美,第一/第三世界,等等)。这是因为任何一个民族国家中的意识形态都不是单一的,而必然是在主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作用下达成的暂时稳合状态。毋庸讳言,构成启蒙世界观的种种价值理念因素,如“自由”、“权利”、“主权”、“代表”和“民主”,是当今全球化意识形态流动的主要内容。但是全球化的意识形态流动却并不是一个简单直接的观念输出/输入关系,而是必须通过一个“跨语际”的翻译过程。这个跨语际翻译过程的文化建构性质,是由于过去二十年新翻译理论的建立方才逐渐显现出来的。“第三文化”并非是要取代当今全球化讨论中的第一/第三世界二分对立模式,而是要指出这些产生于冷战时期的概念并不完全适用于冷战后的世界格局,而“第三世界”也并不能为非西方文化提供自我表述的称谓。“第三世界”这个名称,本是第一世界给起的。最早使用这个名词的是法国人口学家索威(Alfred Sauvy),他在1952年8月14日《观察者》报(L'Observateur)上发表的《三个世界:一个星球》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三个世界的划分。在他那里,“第三世界”这个说法不折不扣是冷战的产物,它出现在法国也不是偶然的。50年代苏美两国争霸全球,都声称代表全人类的利益和未来,法国的右派和左派中都出现了拒绝加盟于这两大阵营的政治势力,右派势力的戴高乐主义者提出要寻找一种“第三”民族“道路”,左派势力的民主派和激进社会主义者则既反对美国在北大西洋联盟中的霸主行径,又反对斯大林主义的法国共产党。1955年万隆会议形成亚非新独立国家的松散群体观,“第三世界”这才成为这些国家自我认同的称谓。可以说,没有两个世界霸权的冷战,也就没有第三世界。
例如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公司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管理的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