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03 14:10
第十八师团通称:菊。1925年5月1日取消番号废止,1937年9月9日重建。编成地:久留米。补给军区:久留米。二战投降时所在地:缅甸南部。投降时所属部队:第33军。所辖步兵联队(投降时):第55(大村)、第56(久留米)、第114(福冈)。
第18师团是日俄战争结束后的1907年的11月,和第17师团一起被新设立的。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作为独立第18师团(师团长:神尾光臣中将。另外还被配属原隶属于第3师团的第29旅团和重炮部队)参加了对德军的中国青岛要塞的攻坚战。1914年8月23日,日本对德宣战。第18师团于9月2日在山东半岛北岸的龙口一举登陆。而在大正天皇生日(天长节)的那一天(10月31日)开始了总攻,战斗大约进行了一个星期。11月7日,在青岛的德军投降。
战后因日本参加西伯利亚出兵导致军费超过预算负荷,在大正11年(1922年)时决定纳入三阶段裁军的裁撤行列,大正14年(1925年)5月在陆军大臣山梨半造主持的裁军行动中与第13师团、第15师团、第17师团一起裁撤。
按照日本军事建设策略,每个常设师团都有自己的征兵范围,四个被裁撤师团,就分别被称为高田、丰桥、冈山、久留米师团。这些师团被裁撤后,师团数量是减少了四个,但每个存留下来的师团都有大量留守部队和预备兵员,还有受过训练的大批士官学校学生以及预备役军官,一旦日本需要扩大战争规模,每个师团都能迅速组建出新师团来,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使师团数量扩充一倍,军人数量扩张几倍。
然而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不久,作为第十二师团的二线师团在1937年9月师团被重建。所属步兵联队是:第55(大村)、第56(久留米)、第114(福冈)和第124(福冈)。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应付中国大陆的战局,日本决定进行扩军计划,第18师团于1937年9月9日重建,第18师团被配属给了第10军,在柳川平助中将的指挥下于11月4日在杭州湾登陆。国军防线全面崩溃,向南京撤退。第18师团随后紧追不舍,直到打下芜湖,随后转向杭州。南京陷落之后,第18师团归入华中派遣军指挥,担任各地警备和治安。
1938年9月,改隶属第21军古庄干郎部执行广东进攻作战,10月21日,与104师团同时登陆大亚湾成功占领广州。攻下广东后,担任华南方面的警备工作和切断国军的补给线的任务。在日美开战之前的1941年11月,改编为三单位师团,其中第124(福冈)联队于1941年11月被编入了步兵第35旅团(旅团长:川口清健少将)之后,前往瓜岛。第18师团剩下的三个联队被编入山下奉文中将的第25军。
日军偷袭珍珠港一小时五十分钟之前,也就是1941年12月7日晚上11时55分(当地时间),由步兵第56联队为基干的佗美支队(佗美浩少将)在马来半岛登陆,开始日军对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入侵。
第18师团主力于1942年1月23日登陆,替换下因为急速进攻而疲劳的第5师团,沿着马来半岛西岸迅速南下直扑新加坡。第25军的进军出乎意料的顺利,到1月31日为止控制了马来半岛全部。2月9日在新加坡登陆,15日英军投降。
新加坡陷落之后,为了进攻缅甸,第18师团被编入了第15军(饭田祥二郎中将),4月在仰光登陆成功。5月占领曼德勒。之后,在缅甸各地展开讨伐作战,并担任了北缅甸的防卫任务。
1943年3月,为了打乱日军的战略部署,在奥特/温盖特少将的指挥下,英军的伞兵部队在缅甸北部胡康河谷附近的伊洛瓦迪河两岸空降成功。对于这支英军伞兵部队,日军没有及时搜索、歼灭,而10月份史迪威中将又趁机率领装备精良的中美联军(新一军,军长郑洞国,辖下孙立人新38师和廖耀湘新22师)向第18师团发起了牵制攻击。中美联军训练有素,很快从牵制攻击(为保全英军伞兵而吸引日军兵力)转为正式的攻坚战。新38师于10月29日占领新平洋,12月29日攻下于邦。
胡康河谷战役持续了将近半年,在中美联军的包围下,第18师团的补给被切断。在营养失调和疟疾等各种传染病的困扰下,面临全军覆灭的危机,中美联军占领胡康河谷之后,直扑孟拱河谷。第18师团于1944年7月开始撤退,此战期间第18师团被击毙约3200名士兵。
同时,在密支那方向担任防卫的第18师团步兵第114联队被以那支幸存下来的英军伞兵部队为首的盟军所包围。在水上源藏少将的指挥下,第114联队试图向孟拱方向突围。非但没有成功,相反损失了2000名左右的有生力量。8月,水上源藏少将命令其部下突围出密支那,而自己在密支那开枪自杀。步兵第114联队在拉孟虽然还约有400名左右在留守,但在1944年9月7日被全部吃掉。日军在1945年2月试图重新夺回龙陵,但是失败了。第18师团向缅甸的西南面突围时,遇到了第28军(樱井省三中将)才避免了灭顶之灾。
不久,休整3个月后,参加英帕尔会战,据统计当时还有7000战斗兵员,是各个师团中实力最强的一个,但被英军打得大败,损失惨重,不久日本无条件投降了。
根据战后统计,第18师团4年之中投入缅甸的31444名士兵中有超过2万人以上被击毙。
木村有恒 中将:1907年11月13日 - 1910年11月30日
大迫尚道 中将:1910年11月30日 - 1912年12月26日
神尾光臣 中将:1912年12月26日 - 1914年11月26日
斋藤力三郎 中将:1914年11月26日 - 1915年5月26日
柴胜三郎 中将:1915年6月4日 - 1919年7月25日
高山公通 中将:1919年7月25日 - 1922年8月15日
金谷范三 中将:1922年8月15日 - 1925年5月1日(废止)
牛岛贞雄 中将:1937年9月11日-1938年7月15日
久纳诚一 中将:1938年7月15日-1940年2月10日
百武晴吉 中将:1940年2月10日-1941年4月10日
牟田口廉也 中将:1941年4月10日-1943年3月18日
田中新一 中将:1943年3月18日-1944年9月22日
中永太郎 中将:1944年9月22日-投降
步兵第55联队(大村):山崎四郎 大佐(陆士28期、1943年9月28日 - 投降)
步兵第56联队(久留米):佐藤又三郎 大佐(陆士28期、1945年5月31日 - 投降)
歩兵第114联队(福冈):大冢宏 大佐(陆士28期、1945年3月1日 - 投降)
山炮兵第18联队:江口太郎 大佐(陆士28期、1945年5月3日 - 1945年7月26日)
后任联队长:松川信正 大佐(陆士30期、1945年7月26日 - 投降)
工兵第12联队:井上义一郎 中佐(陆士39期、1944年9月1日 - 投降)
辎重兵第12联队:水谷虎吉 中佐(陆士32期、1944年3月17日 - 投降)
第18师团第1通信队:山崎达男 大尉
第18师团第2通信队:土生洋平 少佐(陆士53期)
第18师团卫生队:小仓弘成 中佐(陆士38期)
第18师团第1野战病院:铃木行雄 少佐
第18师团第2野战病院:荻生谦修 少佐
第18师团第3野战病院:佐藤进 少佐
第18师团第4野战病院:原田大六 少佐
第18师团防疫给水部:尾能吉一 少佐
第18师团病马厂:安梅寿永 少佐
第18师团编合
独立速射炮第13大队
野战重炮兵第21大队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应付中国大陆的战局,日本决定进行扩军计划,第18师团被配属给了第10军,在柳川平助中将的指挥下于11月4日在杭州湾登陆。国军的防线全面崩溃,向南京撤退。第18师团随后紧追不舍,直到打下南京,是参与南京大屠杀的主力师团之一。
中国驻印军
1943年10月,为配合中国战场及太平洋地区的战争形势,重新打开中印交通线,中国驻印军总指挥史迪威将军制定了一个反攻缅北的作战计划,代号为“人猿泰山”。计划从印缅边境小镇利多出发,跨过印缅边境,首先占领新平洋等塔奈河以东地区,建立进攻出发阵地和后勤供应基地;而后翻越野人山,以强大的火力和包抄迂回战术,突破胡康河谷和孟拱河谷,夺占缅北要地密支那,最终连通云南境内的滇缅公路。
担任主攻任务的是郑洞国指挥的中国驻印军新1军,下辖孙立人指挥的新38师和廖耀湘指挥的新22师,兵力近3.5万人。
日军第18师团
而当面之敌正是是田中新一中将指挥的日军第18师团,下辖第114、55、56联队,共有兵力3.2万人。该师团是日军的一支王牌部队,兵员来自九州岛的产业工人,以凶顽闻名,参加过进攻上海和南京的作战,是制造南京大屠杀的元凶之一。它在新加坡曾以3万多人迫使8万多英军缴械投降,后投入缅甸作战,有“丛林作战之王”的称谓。
胡康河谷,缅语为“魔鬼居住的地方”。它位于缅甸最北方,由达罗盆地和新平洋盆地组成,山高林密,河流纵横,雨季泛滥。据说原来曾有野人出没,因此当地人将这片方圆数百里的无人区统称“野人山”。中国驻印军对胡康河谷太熟悉了,1942年中国远征军败退时,闯入这块禁区,损失惨重,遗尸无数。胡康河谷内的每棵树头几乎都撒着中国官兵的尸骨,每处河滩都撒下了他们的血泪。
前哨战
1943年10月20日上午11时,前哨战在新平洋以西无名高地打响。新38师搜索连在行进途中与日军的一个大队遭遇。双方立即抢占有利地形,并几乎同时向对方开火。
按照以往的经验,日军一个大队(营)的战斗力相当于或超过中国军队的一个师。此次战斗一开始,日军根本不把区区一连的中国士兵放在眼里,立即向中国军队占据的无名高地发起冲锋。
搜索连是新编第38师的开路先锋,全连兵员300余人,配备迫击炮12门,反坦克炮3门,轻重机枪25挺。士兵清一色“M4汤姆式”冲锋枪。战斗一打响,该连即沉着应战,将敌人放入射程内,充分发挥火力优势予以杀伤。当日本兵端着三八大盖气势汹汹扑上来的时候,骤然间冰雹般的迫击炮弹便劈头盖脸地砸下来,暴雨般的机枪子弹构成一道密不透风的火墙,把气焰嚣张的日本兵打得晕头转向,一片片、一行行像割禾一样纷纷栽倒在地上。
轮到中国军队反冲了,只见头戴钢盔的中国士兵更是个个争先,勇不可挡。他们充分发挥自动武器近战的长处,把手持老式步枪的日本人打得血肉横飞,浑身都是窟窿。下午,另一连的中国士兵及时赶到,两路一齐夹击,日军丢下200多具尸体,仓皇而逃。前哨战初战告捷,中国驻印军创造对日军以少胜多的战绩。
对峙50日
10月24日,新38师第112团开始攻击前进,29日即占领新平洋。日军第18师团发现中国军队入缅后,立即调整部署,以114联队守密支那,以第55联队、第56联队向前线增援,师团指挥部亦向前开进。11月初,新38师112团第1营和第2营进至于邦附近时,与日军第18师团第55联队遭遇,双方在加拉苏四周山头展开激战。
112团占据山头,居高临下,拥有各种口径迫击炮60门,轻重机枪110挺。日军虽然兵力占优势,但迫击炮不到20门,机枪只有10余挺。第一天,中国军队的迫击炮几乎主宰了战场形势。日军进攻屡屡受挫,连指挥部也挨了两发炮弹,正在指挥作战的第55联队副联队长平田一郎大佐被当场炸死。
日本人强攻不成,遂改变战术,以1个大队迂回到112团阵地后方,断其归路,再以不断佯攻小股袭扰,以吸引中国军队打枪打炮消耗弹药。果然,一连数日后,中国军队方面还击渐趋稀疏,炮兵射击亦变得十分零落。第五天黎明,日本人开始大规模集结部队,日军第55联队长丸山房信大佐亲自上阵,准备发起最后的总攻。
然而就在这时,一队美国飞机隆隆地出现于战场上空,将弹药准确地投在中国军队的山头和阵地。此后一个月,112团靠砍巴蕉树藤取水和美国运输机的空中补给,和整整1个联队的日军对峙50日。日军第55联队伤亡近千人,却始终未能攻破2个营的中国军队阵地。丸山房信大佐在写给第18师团长田中新一中将的报告中惊呼:“……(加拉苏)高地之战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战例,中国人的变化是惊人的,希望能引起师团长阁下的重视……”
仓皇后退
12月24日上午9时,新38师向于邦发起全线进攻。炮兵部队进行了1个小时的炮火急袭,370多发炮弹在敌人阵地开花。火炮准备后,随着一阵嘹亮的冲锋号,中国军队向日军发起了攻击。亲临前线督战的史迪威在日记中写下了自己的观感:“中国人打得很好,这些人勇猛无畏,下级军官是好样的。”
12月29日,经过6天的激战,新38师全部夺占了于邦的日军阵地。日军56联队丢下300多具尸体,仓惶向后退却。日军难以理解,昔日那支溃退之师何来如此神力。
战后,日本的战史是这样记载的:“在九州编成,转战中国,素有把握的第18师团,与中国军队战斗最自信,岂料胡康河谷的中国军队,无论是编制、装备,还是战术、技术,都完全改变了面貌,……使军队损失惨重……全军不禁为之愕然。”
血债血偿
于邦战斗结束后,被俘的日军被带到新38师师长孙立人将军的面前,孙立人厌恶地皱皱眉头,不加思索地命令参谋:“这些小鬼子,去审一下,凡是到过中国的,一律就地枪毙。今后都这样办。”命令被迅速执行。日军第18师团曾在中国战场上犯下累累罪行,这些俘虏手上沾满中国人的鲜血,当然在劫难逃。
1944年1月,日军第55、56联队退守胡康河谷内的达罗至太白加一线。新编第1军兵分两路向南进击。左路为孙立人指挥的新编第38师,从于邦地区出发,向太白加攻击;右路为廖耀湘指挥的新编第22师,从新平洋出发,向达罗攻击。到了1月中旬,左路的新38师已夺占日军各外围阵地,开始攻击太白加的前沿。右路的新22师也渡过了塔奈河,进至达罗北面附近的百贼河。
1月28日晨拂晓,从新平洋起飞的美军飞机开始对达罗日军阵地实施猛烈轰炸。8时左右,新22师战车营的坦克纵队出现了,钢铁洪流就像一把尖刀插进敌人阵地,撕裂敌人的防线,然后掩护步兵反复砍杀,并不失时机向纵深突进。
这是中国抗战史上第一场由中国人操纵的向日本人进攻的机械化战争,现代化优势在中国人一边。坦克手们驱使着铁甲战车,猛烈地扫荡敌人的阵地和步兵,驱逐他们,追逐和碾压他们,把他们打得失魂落魄。
中国步兵紧跟在坦克后面,利用钢铁屏障的掩护,肃清各个死角,占领敌人工事和阵地。1月31日,一队坦克冒着敌人炮火快速冲进了达罗镇,钢铁履带反复碾压着设在小镇上的日军第18师团司令部,将日军师团参谋长濑尾少将及数十名军官碾成了肉泥。虽然师团长田中新一逃出了该镇,但师团关防大印却落在了中国士兵手中,因此达罗之战就成为日军第18师团战史上的奇耻大辱。
左路新38师也于1月31日,向太白加发起总攻,美军第10航空队出动了30余架飞机,轮番实施空中打击,日军不得不突围后撤。2月1日,新38师占领太白加。达罗——太白加战斗的胜利,使中国驻印军在缅甸境内退进了站稳了脚跟,开辟了向纵深地区进攻的道路。
日军第18师团自达罗、太白加一线后撤后,改变防御部署,将第55、56联队成梯次配置,分别占据胡康河谷中心地带的孟关和瓦鲁班地区,两地前后相距约12公里,企图以坚固的纵深防御,阻止中国驻印军的进攻。
2月20日前后,中国驻印军各部队进至孟关外围阵地,新22师已全部投入战斗。从印度调来的美军拉加哈德突击队也已到达前线。根据史迪威的部署,以新38师为左路,新22师为右路,担任向孟关之敌的正面进攻,同时两师各抽出一部兵力攻击孟关反侧;以驻印军战车坦克部队穿越丛林,切断孟关与瓦鲁班之敌的联系;以美军拉加哈德突击队沿北侧山地长途迂回,攻占瓦鲁班,完成对日军的包围。
2月24日,中美联合部队向日军发动全面进攻,新22师和新38师主力迅速向孟关逼近。3月1日,美军拉加哈德突击队抵达瓦鲁班东北面地区,随即向日军发起攻击,并占领其侧后南北河渡口。日军发觉其后方被截断后,除留少数部队在孟关正面抵抗外,集中全力向瓦鲁班发起反击。美军拉加哈德突击队在已迂回至此的新38师113团支援下,与日军展开激战。3月4日,新22师攻克孟关,继续发展进攻,日军被包围在瓦鲁班周围的狭小地段。
1944年3月8日中午,新38师第113团、战车第1营和美军拉加哈德突击队向瓦鲁班发起攻击。下午1时,战车第1营从河堤缺口涉水过河,对岸日军根本没想到坦克竟能涉水过河,急忙集中火力封锁河面,中美联军更不示弱,大小火炮对准敌人阵地实施压制射击,美国飞机也赶来助战,直打得日军阵地一片火海。
下午1时半,战车已登上对岸阵地,坦克手们极为兴奋,好一个屠宰场。他们踩大油门,横冲直闯,勇猛向前。在战车的追逐下,日本兵像兔子一样,四散奔逃。这是用石头对付鸡蛋,用钢铁对付肉体的较量。这是以血还血,以命抵命的复仇。这是泰山压顶,不可抗拒的胜利进军。
有的日军躲在土包式工事里顽抗,坦克手们给它一发穿甲弹,立刻叫它底朝天。有的日军躲在树丛下射击,一发榴霰弹打过去,丛林内便是一滩滩肉泥。伏在草丛中的日军,一发燃烧弹便叫他原形毕路,白骨成堆。还有些笨拙的日本兵,被战车撵得满地乱跑。坦克手先拿他寻开心,赛赛跑。小日本在前面跑,战车在后面追。跑上一小程,日本小鬼子跑不动了,想往旁边闪。于是,车手加大油门,战车“呼”地朝鬼子屁股碾过去……进军路上,横七竖八,躺下具具日军尸体。战至3月9日,日军第55、56联队死伤过半。最后凭借工兵部队在丛林中临时开辟的两条秘密通道,侥幸逃出绝境。
胡康河谷战斗,日军第18师团死伤过半。同时,日军在缅甸组建第33军。由本多政材中将任军长,统辖第18、53、56师团。本多政材把第18师团残部和第53师团部署在孟拱河谷,企图据险顽抗。
孟拱河谷地势险要,谷口是坚布山天险,谷内的加迈和孟拱两大重镇隔南高江对峙,攻守相望,互为犄角。史迪威与中国将领们商讨后,作出了一项大胆的作战部署:以新22师向加迈攻击前进;以新38师向孟拱进击;另以美军拉加哈德突击队和刚刚赶到前线的新30师第88团、第50师第150团组成中美联合突击队,绕道北侧的崇山峻岭,插向敌后的战略要点密支那。将日军在密支那、孟拱、加迈一线分割包围,予以歼灭。
1944年3月14日,中国驻印军开始向坚布山天险攻击,新22师从正面佯攻,新38师113团不畏艰险,历14日从左翼翻山越岭回到迂坚布山后方,和新22师两面夹击,于29日攻占沙杜渣,突破坚布山天险,进入孟拱河谷。4月24日,新22师和新38师向分别加迈和孟拱攻击前进。28日,中美联合突击队秘密向密支那进发。5月14日,史迪威终于收到了中美联合突击队发出的信号,他们距密支那还有48小时的路程。两天后,这支部队隐蔽地接近了密支那外围。
密支那为缅北第一重镇,系缅甸铁路北部终点,有公路通孟拱、曼德勒及八莫,地形险要,是缅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并为中印公路之重要通道。日军第18师团第114联队主力及第56师团一部在这里构筑坚固工事据守。
5月17日清晨,美军出动大批飞机对密支那进行了长时间的轰炸。上午10点,中美联合突击队向密支那以西约1公里的飞机场发动猛攻。日军对突如其来的中美部队茫然失措,仓皇抵抗。中美联军经过4小时的战斗,完全肃清了机场上的敌人。下午,满载着武器、弹药、给养和增援部队的运输机和滑翔机,在密支那机场降落。第二天上午,史迪威带领12名战地记者飞抵密支那。
随即,“盟军奇袭占领密支那”的新闻迅速传向各同盟国。自以为是的英国人曾断言中美部队无法占领密支那,当丘吉尔得知中美军队突然占领密支那机场后,马上责问英东南亚战区司令蒙巴顿“他们是怎样漂亮地在密支那从天而降的,对此有何解释。”
密支那的初步胜利,切断了孟拱、加迈之敌的后勤补给线,大大鼓舞了新22师和新38师对日军的正面进攻。5月下旬,新22师在索卡道将日军第18师团主力包围。5月27日,新38师第112团渡过狂涛汹涌的南高江,占领西通;第113团向加迈急进;第114团向孟拱发展进攻。6月1日。新22师将索卡道之敌全部肃清,毙敌5108人,生俘樱井中队长以下日军112人。之后,新22师挥师南下,向加迈猛进。16日,新22师和新38师113团在加迈会师,日军第18师团团长田中新一率1500余残兵,在第53师团主力的接应下仓皇南逃。6月25日,新38师114团攻克孟拱,歼敌1600余人。
但是,夺取密支那城区的战斗却进行得十分激烈而艰苦。史迪威在空降成功的胜利心情鼓舞下,下令部队两周内拿下密支那。然而,他低估了敌人。中美联合突击队占领密支那机场后,日军急忙自滇西和八莫调派部队向密支那增援,使该地日军达到约2个联队的兵力。轻敌冒进的中美部队在密支那火车站惨遭日军伏击,伤亡巨大。史迪威连续向密支那空运了第14师的第41、42团、新30师的第89、90团、第50师的149团。各部队不断向日军发动猛攻,但日军凭借坚固的工事,顽固抵抗。随着缅滇雨季的到来,战斗更加艰苦。
7月以后,孟拱、加迈之敌已被歼灭,密支那成为一座孤城。但是,日军指挥官水上源藏少将按照第33军军长本多政材“死守密支那”的命令,依然负隅顽抗,作困兽之斗。史迪威撤换了联军指挥官博特纳准将,重新调整了部署,以第50师、新30师和美军拉加哈德突击队从三面围攻密支那。
7月13日,中美联军向密支那发起总攻,很快肃清了外围阵地,攻入市区,随即开始与日军逐个房屋、逐条街道地进行艰苦争夺。经过20天的激战,终于在8月3日肃清了密支那的残敌,占领了整个市区。日军城防司令官水上源藏见大势已去,被迫自尽。仅有少数残敌偷渡伊洛瓦底江,向八莫逃窜。在这场历时80天的密支那攻坚战中,中美联军浴血苦战,歼灭日军约3000千人,自身伤亡约7000千人。
胡康河谷——孟拱河谷战斗,中国驻印军歼灭日军第18师团全部,及第53师团和第56师团各一部,共击毙日军2万多人,一雪两年前兵败缅甸的耻辱。廖耀湘在胜利后,立即至电蒋介石,兴奋地谈到“此次敌重武器及军用车辆遗失之巨,人员死伤疾病转于沟壑者之众,狼狈溃散惨状,有甚于两年前国军野人山之转进。追昔睹今,因此痛雪前耻,官兵大奋。”
中国驻印军攻克密支那后,部队乘雨季进行休整扩编,新1军扩编成两个军,即孙立人指挥的新1军和廖耀湘指挥的新6军。新1军下辖李鸿新38师、唐守治新30师;新6军下辖李涛新22师、龙天武新14师和潘裕昆第50师。
1944年10月,雨季将尽。中国驻印军由密支那、孟拱分两路强渡伊洛瓦底江,展开反攻缅北的第二期战斗。孙立人率新1军为东路,沿密支向南八莫进攻;廖耀湘率新6军为西路,由孟拱直取史维古、围攻滇、缅、泰边区日军,继而向东发展,协同新1军合围八莫之敌。1944年反攻,密支那打下来了,日军的第18师团完全被消灭掉了。
在历时两年的缅北会战中,中国驻印军全歼日军第18、第56师团,重创日军第53师团、第2师团、第33师团和第49师团,共击毙日军3.3万余人,伤日军7.5万余人,俘虏323人。缴获大炮186门,战车67辆和汽车552辆。中国驻印军伤亡1.7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