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30 21:54
《答吕毉山人书》是韩愈写给吕毉山人的一封回信,出自《韩愈散文选集》。
愈白:惠书责以不能如信陵执辔者②,夫信陵,战国公子,欲以取士声势倾天下而然耳③。如仆者,自度若世无孔子④,不当在弟子之列⑤。以吾子始自山出,有朴茂之美意⑥,恐未砻磨以世事⑦。又自周后文弊⑧,百子为书⑨,各自名家⑩,乱圣人之宗,后生习传,杂而不贯,故设问以观吾子:其已成熟乎,将以为友也;其未成熟乎,将以讲去其非而趋是耳。不如六国公子有市于道者也。
方今天下入仕,惟以进士、明经及卿大夫之世耳。其人率皆习熟时俗,工于语言,识形势,善候人主意。故天下靡靡,日入于衰坏,恐不复振起。务欲进足下趋死不顾利害去就之人于朝,以争救之耳。非谓当今公卿间,无足下辈文学知识也。不得以信陵比。
然足下衣破衣,系麻鞋,率然叩吾门;吾待足下,虽未尽宾主之道,不可谓无意者。足下行天下,得此于人盖寡,乃遂能责不足于我,此真仆所汲汲求者。议虽未中节,其不肯阿曲以事人者,灼灼明矣。方将坐足下三浴而三熏之,听仆之所为,少安无躁。愈顿首。
①吕毉(yì)山人:名里不详。毉:同“殹”。山人:隐居山林的人。按韩愈对当时山人、处士一类人物,多有不敬。文集中《送石处士序》、《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也有讽刺笔调。
②信陵执辔(pèi)者:信陵君,魏公子无忌,与齐孟尝君(田文)、赵平原君(赵胜)、楚春申君(黄歇),同称战国四公子,延接天下宾客。信陵君尤以礼贤下士出名,他曾为魏国夷门的监者(守门人)侯嬴牵马。辔:马缰。
③而然:而如此。指信陵君为侯嬴执辔事。
④度(duó):思量、忖度。按这两句表示韩愈的傲兀自负。
⑤弟子:指儒家弟子。
⑥朴茂:朴实优秀。
⑦砻(lónɡ)磨:磨砺锻炼。
⑧周后文弊:周代后期文风衰弊。
⑨百子为书:指百家争鸣。
⑩各自名家:自成一家。
宗:本源。
不贯:中断。
设问:提出问题。
有市于道:将道义像货物那样出售。市:售卖,作动词用。
惟以句:进士、明经都是考试科目,进士以诗赋为主,明经以通晓经义为主。卿大夫之世:卿大夫的子孙,可依靠先人门荫入仕,不必经由考试。
率(shuài):大都。
人主:皇帝。
靡靡:随声附和。
趋死不顾利害去就:舍生、不顾个人利害、进退(指官职或权位)。
系:结,指鞋带。
率然:直率,指不经介绍。
此:指上面说的“宾主之道”和“不可谓无意者”,指出主人待客是尽了礼的。
不足:指吕毉山人责怪韩愈未能像信陵君为侯嬴执辔那样来接待他。
汲汲:急速、唯恐不及。
议虽未中节:议论虽然没有说到点子上。中:作动词用。节:节奏,音乐上的节拍。
阿曲:巴结逢迎。阿:阿附。曲:顺从人意。
灼灼:光盛鲜明。
三浴三熏:这是用齐桓公接待管仲的典故。管仲自鲁国至齐,桓公为他三次沐浴,三次用香料涂身。见《国语·齐语》。熏:同“薰”,一作“衅”,以香涂身。
少安无躁:《左传·襄公七年》载叔孙穆子的话,有“吾子其少安”。注:安,徐也。就是说:别性急,慢慢来。
韩愈谨复:
来信责备我不能象信陵君为侯嬴驾车那样礼贤下士。信陵君作为战国时代一个诸侯公子,他是为了培植亲信,扩大声势,使天下人为之倾服才这样做的。对我韩愈来说,如果世界上没有出现过孔子,就不会成为任何人的门徒。我看你出山不久,涉世不深,加上周代以后,崇尚空文,弊端百出,著书立说的人很多,又都自我标榜,自称一家,搞乱了圣人的本意,后学之士只知沿袭旧制,驳杂而不能贯通。所以我不禁要请教:如果一个人象信陵君那样为门人驾车,你会与他成为朋友吗?如果一个人不能象信陵君那样为门人驾车,你会与他成为朋友吗?我们都不象战国的那帮诸侯公子,会拿交友的道义当买卖啊!(如果您的知识已经完备,那么我们就成为朋友;如果你的知识还不够完备,我将讲给你听使你离开错误走向正确。不是像六国的公子那样在道路上做买卖。)
现在做官的途径不外乎以下三条:进士科考试、明经科考试、卿大夫门荫。这些人全都精于人情世故,善于花言巧语,惯会见风使舵,擅长察言观色。因此社会风气日渐衰败,恐怕难以振奋,所以急于要推荐象你那样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人到朝廷里,去拯救日渐衰败的社会风气。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当今公卿大臣当中没有象(您)那样博学多才、识见高明的人士,只是不要去跟信陵君作什么比较。
然而你披破衣、穿麻鞋,突然来敲我的门;我接待你,可能没有尽我的宾主之谊,但也不能据此就说我没有诚意。你足迹所到之处,象我那样接待你的人大概不多,难道就能据此责备我待客的礼貌不如信陵君吗?(于是能指出我的不足)实际上,真诚待人,礼贤贤士,一直是我孜孜以求的。你对我的责备虽然没有切中要害,但你那种不肯对上阿谀奉承的品德,是很让人欣赏的,正要象齐人接待管仲那样,用三沐三薰的礼节来接待你。听我一言,耐心等待,不要急躁。
韩愈顿首。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贞元八年(792年)进士。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