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圆线虫

更新时间:2024-07-02 09:15

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是1933年陈心陶教授发现的一种寄生虫。

简介

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系动物寄生虫,最早由我国陈心陶教授于1933年在广东家鼠体内发现。1945年首例广州管圆线虫病在台湾发现,随后太平洋岛屿及东南亚国家陆续有报道。国内仅何竟智等(1984年)、常正山等(1997年)在患者CSF中分离到广州管圆线虫病原体,迄今根据正式记录的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只有3 000多例。

形态特征

成虫

虫体呈线状,角皮透明光滑,两端略细。头端钝圆,无明显口囊,肛孔开口于虫体末端。雄虫大小(11~26)mm×(0.21~0.53)mm,尾端略向腹面弯曲,交合伞肾形,内具辐肋,2根交合刺呈棕色;雌虫大小(21~45)mm×(0.3~0.7)mm,尾端呈斜锥形。白色的子宫与充满血液的肠管缠绕,呈红(或黑褐)白相间结构颇为清晰。阴门开口于肛孔前方。

虫卵

椭圆形,形似“初生鸡蛋”,卵壳薄而透明,新鲜虫卵多为单细胞期,常难以检获。

幼虫

分为5期。第1期幼虫见于终宿主的粪便内,无色透明,体长(0.25~0.29)mmx(0.014~0.018)mm;第2期幼虫较第1期幼虫略为粗大,体表具鞘,体内具折光颗粒;第3期幼虫为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感染阶段,大小(0.462~0.525)mm×(0.022~0.027)mm。体表被覆两层鞘膜。头端稍圆,尾端变尖细,可见排泄孔、肛孔与生殖原基;第4期幼虫虫体雌雄区分明显,大小约为第3期幼虫的2倍,雌虫前端可见双管形子宫,阴道与肛孔位于虫体近末端。雄虫后端膨大,出现交合刺与交合刺囊。第5期幼虫体积较第4期增大。雄虫尾端已形成交合伞,与成虫相似,仅形态略小,其内可见辐肋,交合刺、交合刺囊清晰可见,雌虫阴门明显。

分布

管圆线虫几乎遍及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我国台湾省是本病的流行区,而大陆仅有4例报道。正常情况下,鼠是广州管圆线虫的终末宿主,螺、蜗牛是中间宿主,淡水虾、鱼、蟹等可作为本虫的转续宿主。我国大陆褐云玛瑙螺自然感染率为29.7%和24.76%,福寿螺为65.5%。人因食入含有第三期幼虫的螺类、蜗牛、鱼、虾等获得感染,幼虫在人体的移行过程迄今尚无报道,有的认为与鼠相似,即幼虫在消化道内穿过肠壁,进入血液循环,经肝、心到肺,发育为成虫。但人类不是广州管圆线虫的正常宿主,因此幼虫的移行过程可能受个体差异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其移行途径、停留部位、组织反应、发育情况各不相同,从理论上讲虫体可到达任何组织脏器。

治疗

主要的治疗药物是阿苯达唑,甲苯达唑和三苯双脒也有很好的杀虫效果。最新的研究表明,杀虫药需联用糖皮质激素等抗炎药物或抗炎中药,减少死亡虫体崩解而诱发的严重炎症反应。

预防

预防主要是不食用生的或半生的中间宿主或转续宿主,不生食蔬菜、水果,不饮生水。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