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城回族区

更新时间:2024-08-14 19:08

管城回族区,隶属河南省郑州市,位于郑州市主城区东南部,东和中牟县搭界,西与二七区相邻,南同新郑市接壤,北和金水区毗连。全区面积107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全区常住人口82.47万人。截至2021年10月,管城回族区下辖13个街道、1个乡。管城回族区属温带季风气候

历史沿革

西周初,周武王封“管叔姬鲜于此,称管国。周成王元年,管叔因与蔡叔以武庚叛乱被杀,废管国,为管地,直属东都。东周,先后属郑国韩国

秦代,置管县,属三川郡

西汉初年,属故市侯国,隶河南郡。汉武帝,废故市侯国,并入中牟县。

东汉、三国魏,两晋、南北朝(除一度归属阳武县外),皆属中牟县辖地。

隋开皇元年(581年),改中牟县为内县。开皇十六年(596年),析内县置管城县,隶管州。大业二年(606年),废管州,改称郑州,治管城县。大业三年(607年),改郑州为荥阳郡,治所不变。

唐初,复置管州于管城。贞观元年(627年),废管州,管城隶郑州。贞观七年(633年),郑州治所由武牢迁管城。此后,郑州先后称荥阳郡、郑州荥阳郡,治所一直设在管城,直至五代,因袭未改。

宋熙宁五年(1072年),废郑州,以管城县直隶开封府,属京西北路。省荥阳、荥泽县为镇入管城。元丰八年(1085年),复置郑州,属京西北路。后曾两次改称西辅郡,旋建旋罢,当时郑州实领管城五个县。

金代,以郑州治管城县,隶南京路。贞佑四年(1216年),管城县更名故市县。

元初,复名管城县,属郑州。

明初,废管城县入郑州,隶河南开封府。从此,管城建置不存,但它一直是郑州、郑县、郑州市、郑州专区驻地。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0月,郑州解放,设立郑州市第一区。

1953年1月,设立郑州市回族自治区。

1955年,郑州市一区更名郑州市陇海区。

1956年,郑州市回族自治区更名郑州市金水回族区。

1958年,陇海区、金水回族区合并,设立郑州市管城区。

1959年,撤销管城区,设立管城区联社管理委员会。

1960年,管城区联社更名郑州市红旗人民公社。

1961年,撤销郑州市红旗人民公社,复置郑州市管城区。

1966年,郑州市管城区更名向阳区。

1981年,撤销郑州市向阳区,更名向阳回族区。

1983年,向阳回族区更名管城回族区。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解放前夕,属郑县维新镇,下辖13个保。

1997年,撤销十八里河乡,设立十八里河镇。

2016年12月,撤销十八里河镇,设立十八里河街道

2017年12月,撤销南曹乡,实行城市管理体制。

区划详情

截至2021年10月,管城回族区下辖13个街道、1个乡:北下街街道西大街街道南关街街道城东路街道东大街街道二里岗街道陇海马路街道紫荆山南路街道航海东路街道十八里河街道南曹街道金岱街道商都路街道圃田乡。管城回族区人民政府驻商城路217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管城回族区地处郑州市东南部,介于北纬34°16′~34°58′,东经112°42′~114°14′之间,东和中牟县搭界,西与二七区相邻,南同新郑市接壤,北和金水区毗连,全区面积10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管城回族区为近代河流冲积平原区。其地势大体是西南高东北低,倾斜坡度约为2%,海拔高度在100~150米之间。

气候

管城回族区属北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富,无霜期长,降雨量适中。年平均日照时数2189.5~2352.2小时,日照百分率51~53%。年平均气温14摄氏度左右,无霜期206~234天。降水平均140~160毫米,年平均风速3.4米/秒。

水文

管城回族区主要河流有熊儿河、七里河、潮河,总流域面积435.9平方千米,均属淮河水系

土壤

管城回族区土壤呈条带状分布,以京广铁路为界,京广路以西为地带性褐土。京广路以东的冲积平原区为潮土,东南黄泛故道区为砂土风砂土,中间过渡地带为潮褐土和褐土化潮土。

自然资源

水资源

管城回族区水系丰富,主要包括熊儿河、十八里河、十七里河、潮河、刘湾水库、小魏庄水库、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等“四河两库一渠”。

土地资源

管城回族区土地总面积106.0089平方千米,其中城区土地面积41.855平方千米,农村土地面积64.1539平方千米。全区共有农用地3538.48公顷,建设用地6739.72公顷。

人口

管城回族区有回族满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壮族苗族土家族和其他15个少数民族,共有少数民族22个。

截至2022年末,全区常住人口82.4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92.51%,比上年末提高0.4个百分点。全年人口出生率7.47‰,人口死亡率3.58‰,自然增长率3.89‰。

经济

综述

2022年,管城回族区地区生产总值678.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1.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5亿元,下降1.6%;第二产业增加值163.9亿元,增长1.3%;第三产业增加值513.8亿元,下降2.7%。三次产业结构0.1:24.1:75.8。

财政

2022年,管城回族区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45.0亿元。税收收入31.5亿元,其中,企业所得税完成3.5亿元;增值税完成11.4亿元;个人所得税完成1.5亿元;土地增值税完成4.8亿元;城镇土地使用税完成0.9亿元;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1.6亿元;房产税完成1.4亿元。非税收收入13.5亿元,其中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4.1亿元。

2022年,管城回族区公共财政支出合计38.1亿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3亿元;教育支出8.6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0亿元;卫生健康支出4.0亿元;城乡社区支出6.1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管城回族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比上年下降16.2%。分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1.5%,其中,工业投资增长31.5%;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7.9%。基础设施投资下降4.1%。

2022年,管城回族区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项目93个(不含房地产开发),计划总投资131.7亿元,下降22%。

2022年,管城回族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比上年下降26.5%;其中,住宅投资下降20.6%。商品房屋施工面积1146.46万平方米,下降7.7%;其中,住宅施工面积826.22万平方米,下降6.3%。商品房新开工面积86.13万平方米,下降57.2%;其中,住宅64.64万平方米,下降57.6%。商品房屋竣工面积158.92万平方米,增长131.9%;其中,住宅98.26万平方米,增长94.3%。商品房销售面积189.4万平方米,下降33.8%;销售金额132.61亿元,下降42.5%;待售房屋面积40.61万平方米,增长205.1%。

人民生活

2022年,管城回族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536.29元,比上年增长3.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977.77元,增长2.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883.18元,增长4.9%。全年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507.5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8023.9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333.0元。

第一产业

2022年,管城回族区粮食总产量0.15万吨,比上年下降23.4%。其中,夏粮产量0.08万吨,下降30.1%;秋粮产量0.08万吨,下降14.9%。油料产量0.05万吨,下降17.9%;蔬菜产量0.29万吨,下降6.4%;水果产量0.03万吨,下降15.7%。

2022年,管城回族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0.43万亩,比上年下降24%。其中,夏粮播种面积0.23万亩,下降28.8%;秋粮播种面积0.2万亩,下降17.6%。蔬菜种植面积0.18万亩,下降6.1%;油料种植面积0.3万亩,下降15.8%。

第二产业

工业

2022年,管城回族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2.7%;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下降2.9%。分经济类型看,集体企业增加值增长13.0%;股份制企业增加值下降9.4%;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33.7%。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8.2%;重工业增加值下降3.9%。六大主导产业增加值下降8.2%。

2022年,管城回族区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其中,汽车2.96万辆,下降29.5%;新能源汽车1.21万辆,下降4.9%;服装9.9万件,下降26.8%;家具8.09万件,增长163.5%;单色印刷品1.7万令,增长17.2%;多色印刷品782075对开色,增长2.1%;商品混凝土142.6万立方米,下降17.3%;钢化玻璃317.5万平方米,增长30.0%;夹层玻璃357.2万平方米,增长6.5%;中空玻璃2.4万平方米,增长33.0%;泵178台,下降24.9%;工商用制冷、空调设备3445台,增长12.2%。

2022年,管城回族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下降6.8%;利税总额下降35.6%;利润总额下降41.2%;产销率达到100.5%。

建筑业

2022年,管城回族区建筑业总产值271.7亿元,比上年下降7%。建筑业企业本年新签合同额174.8亿元,下降26.16%。建筑施工企业房屋面积2894.1万平方米,增长17.1%;房屋竣工面积408.4万平方米,增长8.6%。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2年,管城回族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5.1亿元,比上年增长1.7%。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35亿元,比上年增长2.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0.1亿元,比上年下降11.5%。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106.1亿元,比上年增长7.3%;零售业零售额439.6亿元,比上年增长1.1%;住宿业零售额1.3亿元,比上年增长134.2%;餐饮业零售额18.1亿元,比上年下降14.1%。

从限上单位商品销售分类看,粮油食品类和饮料类基本生活类商品分别下降16.5%和增长5.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等绿色升级类商品分别比上年增长39.7%和7.2%。

对外经济

2022年,管城回族区实际吸收外资363万美元;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7873万美元;境外投资额171万美元;对外投资合作营业额1110万美元;完成服务外包活跃企业20家;引进省外资金98.4亿元。

金融

2022年,管城回族区境内外上市公司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家。

交通运输

综述

管城回族区内有紫荆山路中州大道陇海快速路南三环、郑新快速通道等5纵7横主干路、快速路网四通八达。

地铁

政治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管城回族区共有普通高中1所,招生582人,下降4.6%;在校学生1709人,增长3.1%;毕业生516人,下降7%。普通初中18所,招生8883人,增长34.6%;在校学生21230人,增长22.6%;毕业生4825人,下降2.4%。普通小学45所,招生12822人,下降3.7%;在校学生70355人,增长5.1%;毕业生9649人,增长19.5%;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幼儿园在园幼儿20493人,增长3.3%。专任教师6037人,增长34.6%。

科学技术

截至2022年末,管城回族区共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4个。

文化事业

国家三级图书馆:管城回族区图书馆。

截至2022年末,管城回族区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2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4个(非国有博物馆)。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7个,市级代表性项目30个,区级代表性项目71个,已认定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8人,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85人。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管城回族区共有卫生机构433个;拥有床位6658张。其中,医院26个,卫生院2个。卫生技术人员9564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3677人;注册护士4455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卫生技术人员17人;妇幼卫生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23人。专科疾病防治医院0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个,监督机构卫生技术人员9人。乡镇卫生院2个,卫生技术人员379人,床位260张。

社会保障

2022年,管城回族区城镇居民累计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1128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资金905.5万元。

历史文化

综述

管城回族区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4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5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

郑州商代遗址是中国商代早期都城遗址,为商朝开国君主商汤所建的亳都,占地约25平方千米。该遗址分宫城、内城和外城,出土大量青铜器,现今保存几段约7千米长的商代城墙。196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141号)。

郑州北大清真寺是郑州创建最早规模最为宏大的清真古寺,也是中国较为著名的清真寺之一。它有较为完整的独具特色的中国宫殿式伊斯兰古建筑群。清真寺内保存着许多珍贵的伊斯兰历史实物资料。北大清真寺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郑州文庙,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京广铁路、陇海铁路及京珠高速公路可以到达,是全国著名的明清文物旅游景区和游览胜地。郑州文庙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58年-75年)。后因火灾俱毁。元顺帝至正元年(1341年),曾仿原貌重建。明清又历经修葺。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又复遭火灾,虽又复建,但规模已非昔比。2004年重修,庙院面积8232平方米,建筑群完整。

郑州城隍庙,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京广铁路、陇海铁路及京珠高速公路可以到达。是全国著名的明清文物旅游景区和游览胜地。郑州城隍庙,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重修,后代屡有修葺。2004年进行整修,面积6500平方米。郑州城隍庙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荣誉称号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