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31 22:25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综合运用系统科学、管理科学、数学、经济和行为科学及工程方法,结合信息技术研究解决社会、经济、工程等方面的管理问题的一门学科。这一学科是我国管理学门类中唯一按一级学科招生的学科,覆盖面广,包含了资源优化管理、公共工程组织与管理、不确定性决策研究和项目管理等众多研究领域,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在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以人类社会组织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及应用为研究对象,以数学、运筹学、系统工程、信息技术等为研究手段,是一门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交叉学科。1911年泰勒所著《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问世,开启了现代管理科学的序幕。1939年英国布莱克特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利用数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把一系列复杂的军事系统管理问题提炼成数学模型,求解并进行系统研究与应用,标志着管理科学正式形成。
1949年以前,我国已有一系列大学先后设置高等管理系科,到1949年全国大学的管理教育已具有一定规模。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后,各大学仿效当时的苏联,虽未设管理专业,但保留了“生产组织与计划”和“工业企业管理”这两门课程,并在苏联专家的支持下培养了一批教学骨干。1956年前后一些留学欧美的运筹学、质量管理方面的学者回国,积极传播先进的管理科学知识,开展管理科学研究工作,形成了管理学科研究的基础。
同时,在自动化学科由于大系统控制和系统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了系统工程研究,成为国内高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重建的前奏。1978年钱学森、许国志、王寿云在《文汇报》上发表了“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一文,推动了最优化方法、图论、排队论、对策论、可靠性分析、预测技术、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价值工程等方法和技术在我国的普及和应用。1979年清华大学等11所理工科大学申请成立管理工程专业,并得到国家批准,这标志着我国大学的管理教育从此恢复。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企业推行定额管理、工业工程和工程管理,采用管理信息系统、运筹学、系统工程技术和方法,优化企业管理过程,提出了管理现代化的目标,引进和推广了18种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技术。1990年钱学森等提出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概念,倡导定性与定量综合集成的方法论,推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进入了繁荣时代。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学位教育发展也经历了相似历程:1981年我国正式实行学位制度,在首批博士授予专业中就包括了系统工程;1984年第二批增设专业中包含工业管理工程;1990年第四批增设专业中又包含管理科学,等等。1997年随着《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完成,管理学成为一个单独的学科门类,通过整合系统工程、管理工程、管理科学等一批相关专业形成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从组织上保障了本学科健康、稳步发展。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已成为我国管理学中发展最早也是基础最厚实的学科,为管理学的整体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
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布局方面,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分布在全国24个省市的100所高校,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分布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130所高校。
在人才培养方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招生人数近年来稳中有升,授予学位人数基本稳定。本学科毕业生无论是就业还是硕士毕业后继续深造,均有较强的竞争力。博士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去向是高校及科研机构,其次是大型企事业单位,主要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硕士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去向,从就业单位的性质看,在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就业的比例最高,在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近年来呈上升趋势。
在科学研究方面,近年来管理科学与工程坚持“四个面向”,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互动发展,在产生直接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学科相关的论著、咨询报告、专利及转化等科研成果产出稳定增长,并涌现出一批重要成果。据现有收集材料统计,各高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得到了各类基金和企业的大力支持,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为例,近十年资助本学科相关科研项目的数量和经费均相对稳定,年均资助项目数保持在500项左右,2015-2020年年均资助经费2亿元左右。
在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方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以国家需求为引领,以产业变革为导向,积极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与社会服务模式,构建系统化的产教融合体系,通过成果转化、文化传承、科学普及等途径在经济社会发展与思想文化进步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引领作用。例如,在制定实现全球长期减排目标和应对气候变化策略、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与雄安新区建设、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应对新冠疫情、发展数字经济以及推动数智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向中央和各级政府管理部门提交了大量政策研究报告并被采用,首次编撰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管理科学与工程卷》将积极推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知识及文化传承与创新。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心转向追求高质量、绿色和公平;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了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组织、人、物之间互联互通,管理活动的定义、内涵和规律都发生了变化。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呈现出几个特点:从研究范式看,数智化推动了研究范式由传统的模型研究和实证研究向模型和数据联合驱动转变;从研究目标看,从单一追求利润最大化向效益、价值、人才、绿色、低碳等多元目标协调发展转变;从研究对象看,关注重心从生产制造领域向服务管理(例如金融、健康等)、社会管理等领域转变。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我们需要产出源头性自主性学术主张和管理新理论方法,并且将先进的管理技术转化为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质性贡献,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术话语体系。
对于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试图从学科内涵、学科发展和学科研究方法的角度作出阐释。从学科内涵看,未来会呈现深入管理哲学、促进中西融合以及学科交叉融合三个趋势,遵循“在学科交叉融合的边缘发现复杂科学问题,在学科交叉融合的过程中解决复杂科学问题”的基本规律,构建原创性的方法论与方法体系,形成新的学科方向、科学议题与学科生长点。从学科发展趋势看,未来对本学科发展影响最大的是科技变革、管理实践和全球治理三方面因素,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需要坚持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为国家重大战略性问题的解决提供坚实的学理支撑。从研究方法视角看,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基建将大大推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促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的普及,将进一步加快研究范式的演进,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本质上更突出地表现为经济学、管理学、运筹与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知识的有机融合。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以人类社会组织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及应用为研究对象,从管理思想、一般管理理论与方法、相关领域的管理理论与方法等不同层次进行研究,为解决实践问题、支持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管理思想、理论和方法。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理论体系主要包含基础理论、技术与方法、应用研究三大部分。基础理论包括经济学、运筹学、计量与统计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认知与行为科学等;技术与方法是以基础理论为指导,融合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社会科学而形成能适用于解决各类管理问题的技术与方法,例如优化技术与决策方法、计量与统计分析技术、预测方法、评价方法、大数据分析方法、人工智能、系统仿真方法与技术等;由于不同领域和不同组织系统的管理活动有其不同的规律性,因此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体系还包括以不同系统或不同管理活动领域为研究对象的各个专业领域。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交叉融合而形成的综合学科。该学科是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运用数学、经济学、管理学、系统科学、技术科学、认知与行为科学等知识研究解决经济、社会、军事等方面的管理问题。数学主要涉及统计学、运筹学和计算数学等;经济学主要涉及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管理学主要涉及管理思想与哲学、系统管理理论等;系统科学主要涉及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以及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和突变论等;技术科学主要涉及信息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等;认知与行为科学主要涉及脑神经科学、决策行为学、心理学、社会学、行为经济学等。管理科学与工程综合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和前沿科学技术,研究与经济、社会、军事等发展相适应的管理理论、方法和工具,阐明和揭示管理活动的规律,以提高管理效率与水平。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形成了学科独特的研究方法。具体研究方法有系统分析方法、演绎推理方法、运筹优化方法、博弈分析方法、模拟仿真方法、实验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方法、信息系统方法、大数据分析方法等,研究方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在不断发展之中。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覆盖面广,主要包括十七个指导性二级学科:管理决策与优化、管理系统工程、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管理心理与行为科学、数据科学与智能管理、工程管理、运营与供应链管理、服务科学与管理、技术创新与管理、风险与应急管理、工业工程、电子商务、物流与交通管理、金融科技与金融工程、医疗与健康管理、资源与环境管理、社会管理工程等。
管理决策与优化是以决策理论、优化方法和博弈论为基础,研究确定和不确定性决策理论与方法、管理建模及其优化求解方法、非合作博弈与合作博弈的方法与应用、资源优化与调度、复杂系统最优控制、复杂系统的多维评价、激励理论与方法等的基础性学科。
管理系统工程是综合运用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经济学、数学以及信息技术,揭示国家治理、企业管理、工程管理、社会管理等不同领域中各类复杂管理系统的内在规律,建立设计、分析、评估、预测、优化、调控和组织各类管理系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学科。
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是研究现代组织中的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维护管理和评价,以及先进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数据资源的开发应用等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学科。
管理心理与行为科学是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生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实验室实验、实地实验、实地观察调研、行为记录数据分析、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及文献追踪等研究手段,研究和揭示各类管理情境中各类行为主体(包括个体、群体和组织)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的学科。
数据科学与智能管理是研究组织内外部多源异构大数据的收集、融合、处理、分析与可视化技术,从数据中挖掘潜藏知识,并运用于提升组织管理决策水平、助力组织数字化转型、创造数据资产价值、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兴学科。
工程管理是以各类工程项目为对象,以复杂科学、系统科学、技术创新等理论为指导,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新兴技术,协调工程规划、建设、运行及处理工程全生命期过程中人与人、人与工程、工程与自然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有效提升工程管理效率和效益的学科。
运营与供应链管理是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综合运用经济学、数据科学、人工智能、信息技术、行为科学、优化与决策等理论和方法,研究企业与组织运营和供应链管理中面临的问题,从而实现对组织内各部门及供应链上各方的各种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和优化的学科。
服务科学与管理是以服务系统为基本分析单元,综合运用来自组织运营、信息系统、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以理解服务价值共创过程、促进服务创新、提高服务生产率、实现服务系统改进和服务价值提升为目标,研究服务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一般原理和规律的学科。
技术创新与管理是以系统的观点和演化的思想为指导,综合运用管理学、工程学、经济学、社会学、行为科学、设计科学等理论和方法,研究现代技术创新的源起、发展、扩散及演化过程,探究创新过程、识别创新风险和预测创新趋势,揭示技术创新的激励、组织、计划、领导及其控制过程一般规律的学科。
风险与应急管理是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综合运用应急管理学、风险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博弈论、信息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处理各类突发事件风险相关的问题,以提高应急管理效率、减少灾害损失为目标,研究各类突发事件的风险评估、分析以及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事后恢复相关应对机制的学科。
工业工程是从系统、集成和创新的视角,对制造业等企业或组织中的实际管理和工程问题进行分析、优化与设计,以达到系统在效率、效益和质量方面的目标,重点研究生产系统等有效、经济、安全和协调运作理论与方法的学科。
电子商务是面向互联网等信息网络环境下产品、服务、信息的营销、买卖和交换等经营活动,采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方法,研究电子商务运营模式、电子商务运营管理、平台经济及治理、电子商务技术等的交叉性学科。
物流与交通管理是面向现代物流与交通运输行业,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系统科学、统计学、运筹学和管理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物流与交通运输系统的规划、设计以及运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一般规律的学科。
金融科技与金融工程是以金融系统工程思想为指导,综合运用金融学、金融数学、统计学、大数据科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以新科技手段、金融工程方法和技术来研究金融市场资产定价、衍生品定价、市场微观结构、风险管理等问题的学科。
医疗与健康管理是面向医疗与健康服务系统,采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方法,优化医疗资源的分配与调度,推进个性化疾病与健康诊断,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从而促进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并提升社会健康水平的实践性学科。
资源与环境管理是面向空气、水、土壤、能源等自然资源要素,采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方法,推动合理和可持续开发资源、统筹优化资源利用、修复生态系统、减少环境污染、规范环境保护行为、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应用性学科。
社会管理工程是面向物理与网络空间交错发展的多元社会,以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及复杂科学等理论为指导,综合采用系统工程、风险分析与预测、决策与优化、模拟与仿真等量化方法,研究各行为主体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的实践性学科。
管理科学(120101)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必要的数学、经济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具有扎实的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用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组织和技术以及数学和计算机模型对运营管理、组织管理和技术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决策和组织实施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数学、计算机、经济学、统计学、运筹学、生产与运营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学、国际金融与贸易等管理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定量分析、决策、管理沟通和组织实施的能力以及计算机应用的能力,熟练掌握英语。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方法;
2. 具有定量分析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
3. 具有基本的管理沟通、协同合作和组织实施的工作能力;
4. 熟悉有关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 了解管理科学的应用前景;
6.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管理学、运筹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20102)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管理、数量分析方法、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系统和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 具有信息组织、分析研究、传播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
4. 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5. 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
6.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收集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统计学、运筹学、经济学、会计学、财务学、管理信息系统、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组织行为学、管理决策模型和方法、运营计划和控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参观、社会调查和毕业论文。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或工学学士
工程管理(120103)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土木工程技术知识;受到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掌握投资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 熟悉土木工程技术知识;
4. 熟悉工程项目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 了解国内外工程管理的发展动态;
6. 具有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或工学学士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120104)
培养目标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目标有房地产类企业:房地产开发、房地产评估、工程预算、招投标管理、房地产管理、房地产销售、房地产中介。
培养要求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掌握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基本技能;
3.熟悉土木工程技术知识;
4.熟悉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国内外房地产的发展动态;
6.具有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
工程造价(120105)
培养目标
工程造价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高等教育文化理论基础,适应我国和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具备管理学、 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工程造价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获得造价工程师、咨询(投资)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具有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和全过程各阶段工程造价管理能力,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工程造价管理人才。本专业是为建筑施工企业、建筑工程预算编制单位培养具备工程造价管理知识,能熟练编制工程造价文件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更好的解决就业压力。
培养要求
工程造价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造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工程造价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编写各类工程估价(概预算)经济文件,进行建设项目投资分析、造价确定与控制等工作基本技能。
知识技能
1.掌握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2.具有较高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3.能够编制有关工程定额;
5.熟悉有关产业的经济政策和法规;
6.具有建设工程成本核算、分析和管理的能力。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或工学学士
保密管理 (120106TK)
邮政管理 (120107T)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120108T)
工程审计 (120109T)
计算金融 (120110T)
应急管理 (120111T)
管理科学与工程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它以现代工业化生产为背景,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人类从事小农经济和手工业生产的时代里,人们是凭着自己的经验去管理生产。到20世纪初,工业开始进入“科学管理时代”,美国工程师泰勒(F.W.Taylor)发表的《科学管理的原理》一书是这一时代的代表作和工业工程的经典著作。从1910年前后开始,美国的吉尔布雷斯夫妇(Frank.&.L.Gilbreth)从事动作(方法)研究和工作流程研究,还设定了17种动作的基本因素(动素,Threbligs)。泰勒和吉尔布雷斯是最著名工业工程创始人。
1908年美国宾州大学首次开设了工业工程课程,后来又成立了工业工程系,1917年美国成立了工业工程师协会。此后有人主张把当时从事动作研究、时间研究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各种研究工作,从管理职能中分离出来,由懂得工程技术的人员去进行,逐步形成了一批将工程技术和管理相结合的工业工程工程师。
二战期间和其后的一段时间内,工作研究(包括时间研究与方法研究)、质量控制、人事评价与选择、工厂布置、生产计划等都已正式成为工业工程的内容。随着制造业的发展,费希(J.Fish)开创了工程经济分析的研究领域;由于战争的需要,运筹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战后由于经济建设和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使得工业工程与运筹学结合起来,并为工业工程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方法基础,工业工程的技术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1948年,美国成立了工业工程师学会。五六十年代,美国许多大学先后成立了工业工程系,到1975年,已有150所大学开设了工业工程课程。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期,工业部门开始对工业工程有所认识,并逐步推广,1991年召开第一次全国性学术会议。
工业工程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80年代。日本能率协会专家三上展喜受日本政府委托,在我国北京、大连等地推广应用工业工程技术,他认为,中国许多企业不需要在硬件方面增加许多投资,只要在管理方式、人员素质和工业工程等方面着力改进,生产效率就可提高2~3倍,甚至5~10倍。国内应用工业工程技术比较典型的企业有:北京机床电器厂、一汽集团、鞍山钢铁公司等,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当前我国发展工业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是人才培养,我国最早于1993年招收工业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已有70余所院校设有工业工程系或专业。1994年起开始招收硕士生,我国已有70多所院校开办了工业工程专业。
工业工程在国外与国内发展及应用的实践表明,这门工程与管理有机结合的综合技术对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和生产系统综合效率及效益,提高系统综合素质,对增强企业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和知识经济环境中的综合创新能力,对赢得各类生产系统、管理系统及社会经济系统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我国以企业为基础和主体的工业及产业经济系统面临着资源利用率低、质量和效益不高、产品等综合结构不合理、环境适应性较差、国际竞争力及创新能力亟待增强,以及战略管理和内部管理弱化、技术与管理脱节、特色化缺乏、产品、市场、技术等方面的发展不平衡、企业与市场和政府及其他企业间关系欠规范、不稳定等诸多问题和困境。现代工业工程是企业和整个产业经济摆脱困境、赢得竞争优势的有效武器。
由于该领域覆盖面广,其研究方向分别为:
资源优化
资源优化管理全面融汇了经济科学和技术及管理科学。本方向的物流工程研究,对基础理论及各类问题的研究已深入到该领域的国际前沿,具有开创性和前沿性。对配送规划、物流共同化、物流管理信息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方向的供应链管理研究,对供应链设计与管理、ERP应用、生产计划与调度、流水机器调度和非流水机器调度、企业运营计算机模拟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各项研究已深入国际前沿,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实践。
决策科学是应用逻辑推理、定量分析、实证研究等科学方法研究决策科学理论和决策者行为的一门学科。它为个体和群体决策者对众多可择方案的评价、选择、和决策提供科学的方法论。迄今为止,决策科学理论仍有许多值得进一步探讨和完善的前沿领域,同时决策科学的应用,也指导并贯穿于其他相关学科,如,市场学、项目管理、金融财务等学科的研究。
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是一门以业务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手段,涵盖管理学、经济学、技术科学等多门学科的边缘新兴学科。研究组织内部多种项目的计划、调度、控制和统一管理;将绩效评价应用于项目中,研究针对项目的绩效评价方法和体系;研究项目管理的工作原理和流程,在此基础上研究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包括程序设计的研究;研究项目风险的预测、评价方法和理论。
公共工程
公共工程组织管理是以管理学为基础,同时与公共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工程科学、公共选择理论等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学科。以公共经济研究所、电子政务研究所等为支撑,高度重视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在公共工程项目决策、项目评价、组织优化以及电子政务等方面较早开展了公共工程组织管理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形成了公共工程的组织优化、项目决策、评价以及电子政务等方面的研究特色。
以上4个研究方向也是二级学科,同时,该学科还有以下研究方向:
系统分析与决策、宏观经济管理、技术经济与管理、投资经济分析、金融工程理论与应用、区域发展管理、区域经济与发展战略、交通运输管理、交通运输项目评价、产业组织理论与应用、不确定性分析、中国经济实证分析、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工业工程。
主要从业领域为:国家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国内外大中型工商企业、外资企业、跨国公司、三资企业等从事决策咨询、商务运作及管理工作;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相关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1.硕士学位
掌握本学科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家国情怀、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宽广学术视野,具有从事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包括:(1)系统掌握和透彻理解管理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技术,能够采用恰当的定性定量结合的分析技术解决管理实际问题;(2)全面深入地掌握本领域的研究成果,了解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3)掌握较为规范的研究方法,能够独立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4)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资料。管理科学与工程
2.博士学位
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家国情怀、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国际学术视野,具有独立从事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具体包括:(1)具有敏锐的思维和分析能力,能够判断研究问题的价值,进行理论和知识创新;(2)具有学术研究的感悟力,理解学术研究的真谛,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规范,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并作出创造性贡献;(3)对社会经济中的管理实践问题有敏锐的洞察力,并能提炼成管理科学问题,进行理论升华与创新;(4)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资料,具有较好的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系统科学、系统工程、管理科学、物流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金融工程、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农林经济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社会学、心理学、数学和行为科学及其他工程管理学科。
按照教育部2017年最新学科评估排名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