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2-24 01:03
箭头上的金属尖物。
《后汉书·西域传西夜》:“﹝ 西夜国 ﹞地生白草,有毒,国人煎以为药,傅箭镞,所中即死。”
王建 《射虎行》:“远立不敢污箭镞,闻死还来分虎肉。”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一回:“养繇基两脚站定,并不转动,箭到之时,张开大口,刚刚的将箭镞咬住。”
清 吴伟业 《临江参军》诗:“日暮箭镞尽,左右刀鋋集。”
商代到战国初,中原以及周围游牧民族的箭镞多为双翼箭镞,有的还有倒刺。双翼镞分为实心圆铤(音:挺)式和空心銎(音:穷)式(或叫做空心有銎式)。实心圆铤式是将镞插入空心箭杆进行固定;空心銎式是将箭杆直接插入镞尾部的孔中实行固定。中原地区常用实心圆铤式,游牧民族使用空心銎式。在这段时间的战争中,各国铸造的镞也各不一样,穿透力比原来更强。双翼镞的发展到了顶峰。
春秋末期开始出现了三翼镞,也分为圆铤式,和有銎式。三翼镞是镞头上分出三翼,断面为向内凹三角形。战国末期,秦国开始在军队大量配备三棱镞,其断面为正三角形,在秦始皇兵马俑坑出土的三棱箭镞科技含量最高,镞头长度、弧度、角度、重量几乎完全一样,至今锋利如新。
古人对箭的重视程度极高,《清会典》中载有明确的制箭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