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05 12:34

簪,汉语二级字。读作簪(zān),其本意为簪子。

字源演变

形声。从竹,賛(zǎn)声。古文字形,象针形头饰形。本义:簪子。古人用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用来绾住头发的一种首饰,古代亦用以把帽子别在头发。

详细释义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古文〕兂𥯓《广韵》侧吟切《集韵》《韵会》缁岑切《正韵》缁深切,𠀤音㻸。首筓也。《释名》簪,兓也,连冠于发也。

又𣏽也,因形名之也。

又《广韵》作含切《集韵》《韵会》《正韵》祖含切,𠀤音鐕。义同。

又疾也。《易·豫卦》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疏》簪,疾也。以信待之,则羣朋合聚,而疾来也。

又《前汉·百官表》爵一级曰公士,二上造,三簪嫋袅。《注》师古曰:以组带马曰袅。簪袅者,言饰此马也。

又《集韵》子感切,音昝。《易》朋盍簪。王肃读。

又徂官切。《易》朋盍簪。李鼎祚曰:簪旧读作攒。 《集韵》或作𥸢、篸。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