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箕客栈

更新时间:2024-11-02 17:47

剧 名:《簸箕客栈》(这是一部由于宣传费用不足而鲜为人知的非常精彩的武侠话剧)

演职员表

演 员:田雕侠 饰 颜如玉

潘元甲 饰 耗 子

魏 鹏 饰 大 傻

杜 鹏 饰 马如龙

李 立 饰 算命人

王岗岗 饰 一枝花

常 亮 饰 胡司令

张 晶 饰 小师妹

马东晨 饰 吴不依

田小辉 饰 潘大海

张晟滔 饰 副 官北洋军:戢丹妮 张程程 吴云飞 李 甜 付玉嘉 周赛妮 康 蕾

青红帮:宋帅克 王 暘 张腾云 郑旭东 刘月新 沙学周

特别出演:蔡美晓、刘娜

艺术总监:廖向红 麻国钧

总策划、监制:施 越

制 作 人:任莉菲

统 筹:吴 怡

主办单位:中央戏剧学院

协办单位:北京东方纳仁传媒文化有限公司

演出单位:中央戏剧学院表演武功剧班

表演指导:靳志刚

武术指导:田小辉

舞蹈编导:杜 鹏

音乐设计:王岗岗

化妆设计:侯 莉

服装设计:马 超

灯光设计:张伟栋

舞美指导:宋 媚

平面设计:芙 蓉

音 响:张庆伟

舞台监督:刘月新

副 导 演:常 亮

场 记:李 双

制 片:杨 宏

剧情简介

关于武侠话剧-簸箕客栈的介绍

峥嵘的岁月,浮现出一段段悲壮的往事。

纷争的年代,回荡着一首首英雄的赞歌。

尘世如潮,虚渺若梦。

蓦然回首,

那时的执著,

那时的彷徨,

那时的无奈,

留下的只是无法拼合的残片与阵阵叹息……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和封建压迫的加重,使中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趋激化。就在此时,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辛亥革命——爆发了。但是,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最终,革命的果实被帝国主义在中国寻求到的新工具和代理人袁世凯所篡夺……《簸箕客栈》便讲述了在这个历史时期下,一些投身民族民主革命的无名英雄的一段可歌可泣的悲壮往事。

革命志士马如龙,为接应一批来自海外华侨的革命捐款与自己青梅竹马的师妹来到广州城。可捐款的消息不径走露,致使负责运送捐款的革命志士潘大海遇害。革命捐款辗转流落至广州码头边的一家小客栈内。一时间,革命志士,朝廷鹰犬,甚至黑帮势力蜂拥而至,本来宁静祥和的小客栈,瞬间变成群雄逐鹿的是非之地。而客栈的老板娘颜如玉表面看起来是个风情万种、放荡不羁的风尘女子,其实却是个黑白通吃、八面玲珑的非常人物。面对如此复杂的局势,尽管马如龙自负才智过人也难免举步维艰。时间迫在眉睫,但纵观客栈中人均敌我不明,而其中那个来历不明、高深莫测的算命先生最让马如龙留意。正待马如龙、颜如玉、算命人三人相互试探之际,黑帮老大一枝花又横插一脚,使之本来就复杂的局势更添混乱。 一枝花与颜如玉翻脸动手,马如龙因看不惯一枝花横行霸道,再者又从两人对话中推断出颜如玉与那批革命捐款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思量再三,终于决定冒险出手帮助颜如玉。正当混战愈演愈烈之时,店中伙计耗子引宪兵司令到来,及时制止了这场撕斗。而宪兵司令胡司令既是颜如玉最大的靠山又是颜如玉美色的追求者,一枝花闹了个灰头土脸,悻悻离去。可这位胡司令乃一大混人,查不到革命党的行踪,便要抓马如龙回去充数。正当颜如玉无计可施时,算命人挺身相助,胡司令对这高深莫测的算命先生有些顾忌,不愿冒然开罪于他,便假借卖颜如玉一个顺水人情,放过了马如龙。一场风波终于宣告结束。先前相互猜忌的诸人却因这场风波而疑心尽去,开怀痛饮。入夜,颜如玉约见马如龙,并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却被躲在暗处的算命人知悉,算命人待他们离去后现身,却被两个店小二撞见,算命人见行事败露,遂将两名店小二杀死后逃逸。马如龙等意识到事态严重,准备撤离,可为时已晚算命人已带大队人马将簸箕客栈团团围住……

乱世纷争,风起云涌。各大势力的相互角逐,英雄、枭雄、奸雄间的斗智斗勇,情感与信念的交织,友情与大义的碰撞,在一个小小的客栈内,一群无名英雄谱写下一段凄美悲壮的革命史诗。他们的名字后世也许无人知晓,他们的事迹也许会被渐渐谈忘,但一切为中国独立、民主、富强而奋斗牺牲的烈士都将永垂不朽,一切为中国革命作出过贡献的人都会受到人民的崇敬和怀念。

《簸箕客栈》在题材上选取了辛亥革命作为大背景。在那个中华民族为有资格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进行的痛苦而剧烈的社会变革的时代,革命志士的家国情仇,革命豪情以及他们的传奇事迹强烈地激发了人们的爱国之情。精忠报国不仅是那个时代的绝响,也必然成为今天我们中华民族复兴中的主旋律。《簸箕客栈》在风格样式上,堪称戏剧史上的一大创新。它不但结合了传统歌剧、舞剧的元素,更加入了新一代Hip pop、R&B等新鲜元素,并且独具特色的开创了传统武术与戏剧相结合的“武侠话剧”。

“武侠话剧”作为一个新兴剧种的前景是大为可观的。如今中国话剧的不景气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在中国已有近一百年历史的艺术种类似乎进入了冬眠状态,要唤醒它绝非简单的事。即便是穷且日艰的话剧坚守者,如今也大都曲高和寡,纷纷从“时尚”、“先锋”、“前卫”这套词汇里寻找精神突破口和戏剧出路。但却很少有人关注中国武术这门古老而又辉煌的艺术。纵观当今天下,与中国武术相结合而成功的例子屡见不鲜,如:武术与文学相结合的“武侠小说”,武术与电视剧相接合的“武侠电视剧”,还有武术与电影相结合的“武侠电影”。而“武侠电影”更为中国电影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大门。诸多“武侠电影”在世界市场上的大放异彩更使武侠电影一时间成为中国电影的标志性符号。从表现形式上来说,“武侠话剧”堪比美国的音乐剧。 上世纪初音乐剧的开创使国外戏剧再次走上辉煌之路。音乐剧是将美国本土文化的黑人爵士乐与爵士舞、踢踏舞等元素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其本身带有浓郁的西方文化色彩。以其为例,结合了中国传统武术与诸多国外戏剧元素,并带有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的“武侠话剧”,定会和音乐剧一样迅速崛起于世界戏剧舞台,为中国戏剧开拓一条崭新的道路。 不难想象集复杂的历史背景与激烈的矛盾冲突于一身,融传统武术和时尚元素于一炉的《簸箕客栈》会带给观众们怎样的视听震撼与艺术享受。

可以说,《簸箕客栈》在背景选材上不输予精忠报国的射雕英雄,矛盾冲突上堪比纷争激烈的上海外滩。我们谨以此剧纪念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而英勇献身的英雄烈士们和献给广大的观众朋友们。更希望借此片能成为打开话剧复兴之门的扣门砖,以达到推广话剧——这一门囊括多种艺术形式的舞台戏剧——在观众中影响力的愿景,进而激起更多的观众能关注话剧,喜欢话剧和欣赏话剧。

媒体评价

导演王剑春筹备几个月的武侠话剧《簸箕客栈》日前终于在北京先锋剧场举行首演,其实,无论之前的宣传还是导演的阐述,说的再好不如观众进场观看来检验。首演当天可谓是座无虚席,而就在临开场前,我们还碰见几位演艺界的朋友前来助阵,这也为《簸箕客栈》的首演增添几分星味。

晚上7点半,《簸箕客栈》正式开演,或许是由于要交代故事背景,因此在演出开始后十几分钟时间里总体感觉略显沉闷,不过接下来,人物的矛盾冲突,以及各个吸引观众眼球的元素逐一亮相登场,故事开始渐渐精彩起来。

《簸箕客栈》并非其他话剧看着看着就让人睡着的那种,曾经是全国武术冠军的导演王剑春武打动作设计的非常专业,而一些HIPPOP说唱等搞笑元素也十分商业,在整个演出现场是笑声不断,掌声连连。

其实当天最担心的,恐怕就是导演王剑春了,演出开始后一直站在台下观看,首场演出结束,面对观众的掌声,王导的心终于踏实了。

与其他类型话剧不同的是,《簸箕客栈》首轮演出只有四天截止到本月三十号,而之所以首轮演出时间短,导演表示,因为学生的动作大,很耗费体力,所以要给学生们一些调整休息的时间。

报道摘记(来自新浪娱乐):

筹备许久的武侠话剧《簸箕客栈》在东方先锋剧场举行了首演。该剧由中央戏剧学院成教学院04专科武术班排演,导演由该班教师、资深形体教师、武侠话剧先行者王建春担任。

演出当晚剧场呈现了爆满情况,许多观众都因为没有座位而站到了舞台的护栏两边。到场的观众也不乏一些戏剧学术权威及活跃在影视银幕的知名演员。

演出的形式,正如导演所阐述的一样,是一部武侠话剧。之所以称之为武侠话剧,是因为在原有话剧形式的基础上,增加了武打动作和舞蹈动作,使得场面更加绚丽多彩。

该剧的剧情很简单,类似于电影《新龙门客栈》。讲述的是民国时期,在广东境内的一个名叫簸箕客栈的地点,怀揣革命捐款的爱国人士和当地军阀以及袁世凯爪牙、黑帮头目的斗智斗勇故事。最终,爱国人士纷纷牺牲,而主人公大侠马如龙则也和自己视为朋友却为袁世凯卖命的“算命人”不得已走上了决斗之路。而战斗的最终结果,没有人能知道,但却能让观众感到人们生逢乱世的悲哀和无奈、以及乱世之中的美好爱情与希望。

该剧的武打场面是一般话剧难得一见的。在剧中,根据剧情充分表现了中国武术中的精髓:包括拳脚对打、一对双人、一对多人、器械对打等众多部分。在武打设计上,该剧力图精益求精,对每一个动作都试图完美。而年轻的演员们也发挥了各自的身体素质和表演技能,把一个个精彩的武打场面搬上了戏剧舞台。而当演员们做出了精彩武打动作的时候,随之而来的,则是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该剧还充斥着许多幽默成分,虽然略带粗口,但是却让观众觉得更加亲切,整场演出笑声不断。有些观众甚至觉得戏的时间太短,有些不过瘾的感觉。

当然,该剧的演员还都是一些没有走出校门的学生。对于表演的掌握,还都显得生涩和稚嫩。在开场后,一度显得紧张与无措,但随着戏的发展,演员很快调整好了状态,进入了角色。

《簸箕客栈》严格来说,并不是一部出色的剧本,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描写上,都显得有些直白和简单。然而,这样新形式的武侠话剧,却给首都观众带来了新的体验。人们开始明白:原来中国的武术国粹也可以应用在话剧舞台上,而不再仅仅活跃在影视和戏曲。在这部《簸箕客栈》中,看到的并不仅仅是一部新形式的戏,也不仅仅是看到了一种武打的视觉刺激,更重要的,是能看到武侠话剧这样一新兴戏剧形式的成长和创作者的巨大热情。相信这种形式的戏剧演出,也必然会被广大观众所认可,并得以广泛发展。

岸门口人评:

2006年9月26日晚,朋友约到东方广场的先锋剧场去看了这台戏,听说是首演。

新新人类的表现,超凡脱俗,令人耳目一新。看戏的主要是年轻人,剧场气氛热烈。台下不时有大声的喝彩声和经久不息的掌声。只有两三个老外,可能是看不懂,中途离场了。来了些影视圈的腕儿,给他们捧场。

这批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敢想敢干,把好多新鲜元素引进了话剧,把濮存昕式的严肃转换成了新新人类的搞笑,但不流俗,很不简单。比如,他们把京戏里的武生戏改造成了电影蒙太奇里的慢动作,把袁世凯的宪兵队变成女兵的钢管舞,把演员谢幕变成了拉洋片式的定格画,最后变成了行为艺术的一幅大雕塑,整个配乐也爵士化了,一些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变调成港台明星式的作秀,让人忍俊不禁。

从来没看过这种形式的话剧,我为他们的创造力和迸发出来的激情而喝彩。那位女主角的功夫好生了得,能文能武,娇媚百态,风华绝代。我为我们的国家有这样一批天才的演员而欢欣鼓舞。

现代社会不光是娱乐,如果在娱乐和搞笑中,也能够为那些神圣的东西悄悄保留下一片小小的空间,大家的感觉可能会更好些。不过,十分赞成他们大胆实验,路总是人闯出来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