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14 17:43
米奇·阿尔博姆生于美国新泽西州,并在费城度过了大部分青年时代。
1979年,他毕业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沃尔瑟姆市的布兰戴斯大学,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在学期间,阿尔博姆有幸师从莫里·施瓦茨先生,即《相约星期二》一书的主角。
1982年,阿尔博姆从纽约州的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他曾经是一名业余拳击手,还想到夜总会当个音乐家,但都没如愿。此后他成了一名体育记者,专门为《费城观察家报》和《底特律自由报》这类报刊撰稿。《底特律自由报》从1985年开始聘用他,直到1995年阿尔博姆与莫里重逢。阿尔博姆也有自己的广播节目,在全美联播,叫《阿尔博姆周一体育》。
1995年,他开始为《相约星期二》一书收集资料,该书记录了每周的星期二他和莫里在莫里家里关于生命意义的种种讨论。阿尔搏姆希望该书的稿酬能用来支付莫里高昂的医药费。《相约星期二(Tuesdays With Morrie)》在全美各大图书畅销排行榜上停留四年之久,被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31种文字,全球累计销量超过1100万册。
2003年,阿尔博姆六年磨一剑的小说《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The Five People You Meet In Heaven)》。自问世以来,这部作品连续占据美国各大图书畅销排行榜前五位,累计已超过40周,售出800万册,成为当年惟一有能力在排行榜上与《达芬奇密码》叫板的作品。
2010年8月,米奇·阿尔博姆又推出小说《来一点信仰》,在《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一日重生》等两部虚构类小说之后,时隔三年后回归非虚构类小说领域。
2015年,推出小说《天堂来的第一个电话》。
阿尔博姆的几乎每本书都是直问生死,都是从老者、垂死者、死者的角度出发。跟老者谈论人生和抉择(《来一点信仰》、《相约星期二》),让他们在垂死中获得救赎(《一日重生》),让死者的灵魂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从而获得安宁(《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这样的直面生死直接触动读者的内心世界,帮助读者走出困境,领悟人生的本质。救赎是基督教最基本的教义之一,是西方文学艺术作品重要的创作主题之一。
阿尔博姆擅长通过死亡的角度阐释生的意义。余秋雨在《相约星期二》中文版序言中感悟道:“在死亡面前真正懂得了与生活讲和,这是一个充满哲理的审美现场。”事实上,自《相约星期二》开始直至最新著作《来一点信仰》(2012),故事或以死亡开端,或以死亡结束,虽如此,读者阅读时却不觉惊悚恐俱,相反阵阵暖流不时涌上心头,掩卷倍感温馨与慰藉。在当前科学和理性至上、物质追求第一的时代,信仰缺失似乎是东西方人共同的精神困境。阿尔博姆的作品让人直面空虚躁动的灵魂,重新审视人生的真谛。
纵观阿尔博姆三部代表作品,其中正贯穿着这样的叙事主题:死亡、生命的价值、爱与救赎。主题之间相互关联:借助死亡诊释生命的价值;生命的价值在于爱与奉献;心灵救赎能让人超越死亡,实现生命在形而上意义上的不朽和永生。“如果死是结束,那么生就是开始。所以学会死亡,就是学会生活。”阿尔博姆作品中对死亡的关注是为了凸显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阿尔博姆的虚构小说通常笼罩着神秘的魔幻色彩,在这层虚幻的表层之下蕴含着人类作为万物之灵长的哲学智慧、深沉的人文关怀及对生命本源和死亡价值的探索。
阿尔博姆作品的文本构思、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命运安排等方面,都明显受到基督教文化的影响。《来一点信仰》和《一日重生》的故事叙述模式都暗合了从“原罪”走向“救赎”的《圣经》之内在结构。根据《圣经·创世纪》记载,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违背上帝旨意、偷食禁果而犯下罪行,导致人类世世代代都具有这种不可磨灭的原罪。除原罪外还有人类违背上帝意志而犯下的种种本罪,人类不能自我拯救,而要靠耶稣基督的救赎。基督教徒认为人靠自己找寻不到终极的真理、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归属,只有依靠上帝和耶稣基督的启示,人才能彻悟才能回归上帝的怀抱。阿尔博姆显然受到原罪与救赎基督文化的熏陶,大部分作品都采用了“神人互动”的叙事模式。小说场景通常随情节发展而不停变幻,但主要人物一直保持着类似拯救者(神,上帝,上帝的化身)和被拯救者(人)的关系。死亡降临时,神通过化身(通常是与主人公相关的世间人)以直接讲授或带领濒死者回顾人生等方式予以教化拯救,最终使后者顿悟生命的意义,或心结释怀,平静死去或重返人世,积极生活。米奇事业有成但精神困惑阶段遇到恩师莫里,爱迪在天堂里遇到的五个启迪者,查理自杀昏迷之际看到了死去已久的母亲,亨利惊恐绝望之夜对上帝的呼唤祈祷,均可视作上帝通过化身(有形或者无形)对陷入罪恶泥潭的人类实施救赎。
这种“神人互动”的叙事结构凸显了作品的死亡与救赎主题,强烈震撼着读者的心灵世界,给读者以启迪和希望。
“阿尔博姆对于人生的感悟,如同一粒生生不息的种子,自《相约星期二》萌生,于《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中划出了一道悠长的弧线,落到《一日重生》,便稳稳地扎下根来。土壤是世态人心,根是爱。”(作家毕淑敏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