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29战斗机

更新时间:2024-11-05 11:19

米格-29(俄文:МиГ-29;英文:MiG-29)是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生产的一款双发动机中型战斗机,北约代号Fulcrum支点)。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

20世纪60年代末,苏联总参谋部针对美国的“FX”计划(后演变为F-15战斗机),提出了相对应的“先进战术战斗机”计划(俄文:Перспективний Фронтовой Истребитель,简称:ПФИ,拉丁字母转写:PFI)。1971年,计划被分割为两部分,其中一个是“重型先进战术战斗机”计划(俄文:Тяжелый Перспективний Фронтовой Истребитель,简称:ТПФИ),另一个则是“轻型前线战斗机”计划(俄文:Легкый Перспективний Фронтовой Истребитель,简称:ЛПФИ)。

1972年苏联军方正式向米格设计局提出研制新型战斗机替代苏军中米格-21和米格-23的需求。新的轻型战斗机将承担战术空中任务,及进行护航和地面攻击,设计局内部最初称之为“计划-9”,最终命名为“米格-29”。

设计试飞

当时苏联空军为米格-29战斗机定下的基本设计指标是能在任意气象条件下和苛刻的电子干扰环境中,在全高度范围和以各种飞行剖面内,摧毁距其200米到60千米的空中目标。可见米格-29最初是作为空中优势战斗机研制的,后期的改进型号逐步具有了空地攻击和反舰能力。具体到空优作战任务方面,苏联空军通过分析其空战经验和军用飞机的发展趋势,要求米格-29必须既能胜任机动格斗,又能进行超视距空战。正式设计开始于1974年,提出了多个方案,其中有的方案就像米格-25的缩小版。随后生产了约19架原型机。1977年10月6日,在朱可夫斯基试飞中心,首席试飞员亚历山大·V·费多托夫驾驶原型机进行了首飞。

生产服役

米格-29的批量生产于1982年开始在莫斯科进行。第一架量产型号于1983年8月在莫斯科附近的库宾卡空军基地交付。1984年经国家接受检验后,米格-29开始进入前线航空部队。初期生产、试飞和改进工作延续到85年。86年首批出口型号也已交付。1985年2月装备了空地攻击电子吊舱的第14架原型机9-14号由托克塔·奥巴基洛夫驾驶首飞,揭开了米格-29多任务改进计划的序幕。苏联/俄罗斯空军共装备了超过800架米格-29,外销也达到500架。据称截至1995年1月,俄罗斯已生产1216架米格-29单座型和197架双座型,合共1413架。

1990年后生产的米格-29均被用于出口。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其拥有的米格-29分散在分裂的各个共和国内。俄罗斯空军手中只剩下不足400架能正常操作的米格-29。

技术特点

结构设计

米格-29在气动设计上的最大特色,就是其精心设计的翼身融合体。米格-29的主机身和机翼内段之间呈圆滑过度,机翼内段前端形成边条,后掠角73.5度。机翼外段前沿后掠角42度,展弦比3:5,2度下反角。翼身融合体带来的升力占总升力的40%。外段机翼上有液压控制的副翼。全翼展宽度的液压控制前沿襟翼分成三段,由计算机控制与后沿开缝襟翼共同工作,以提供更好的机动性能。副翼俯仰范围为+25度到-15度。垂尾采用双垂尾方式,分别位于机身中线外1690mm处。垂尾向机身外侧倾斜6度,前沿后掠角47度50分,方向舵偏转角为±25度。全动平尾后掠角约50°,操纵面上均无调整片。垂尾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和蜂窝结构,平尾和操纵面选用的是金属蜂窝构件。总的来看米格-29的外形和苏-27相似。

垂尾的前沿向前伸展到机身与机翼接缝处的上方,与BVP-30-26M箔条/红外诱饵发射器相连。这一设计相当独特,增大纵向安定面的面积,提高了从尾旋中摆脱的能力。而通常箔条/红外诱饵发射器一般是安排在机腹或机身两侧的。两个差动平尾前沿后掠角50度,平尾翼展7.78米,俯仰范围为+15度到-35度。位于机身前端的边条设计类似于F-16,可防止飞机在以最大攻角(也作迎角,angle of attack)出现副翼失效的现象。在第100架出厂后,后续生产的米格-29的垂尾方向舵增大了面积。

米格-29机身结构主要为铝合金组成,部分机身加强隔框使用了钛材料,以适应特定的强度和温度要求,另少量采用了铝锂合金部件。主翼有三条截面为圆形的翼梁,覆以铝锂合金的蒙皮。铝锂部件广泛采用电子束焊氩弧焊。机身内的第1号主油箱容积2550升,安装在第一条翼梁前面。两块减速板分别安装在两台发动机之间的机身上部和底部。米格-29的机身整体油箱采用氩弧焊、电子束焊制造,该油箱与苏联D16铝合金铆接油箱相比,减重24%。其中,由于1420铝锂合金的密度小,减重12%(若重新设计,可减重15%~16%);另12%是因为焊接结构省掉金属重叠部分、铆钉、螺栓和密封胶。

在此设计下,米格-29的油箱可在机场条件下修理,因为该结构补焊后无需热处理工序。机身有四条纵向主梁,两条位于发动机之间,另两条分别在发动机外侧。靠外的两条主梁向后延伸出机身范围,作为平尾的安装支撑点。米格-29上采用的复合材料约占整机的4%,少于西方第三代战斗机的比率,主要分部在平尾、副翼、襟翼和方向舵面上。头部雷达罩为介电质复合材料。

动力系统

米格-29采用的RD-33(PД-33)涡扇发动机由克里莫夫设计局研制,双轴,低涵道比,采用共11个单元体的单元体结构。单台最大推力为50千牛(5040千克力),加力推力为81.4千牛(8300千克力),采用全权限数字控制。最大加力耗油率2.09。发动机推重比按干质量计算为7.87,按交付状态质量6.62。后机身左侧装有辅助动力装置,并开有相应进气口。该发动机由莫斯科契尔尼舍夫工厂(又称红十月工厂)生产。该发动机工作稳定,可在飞行包线内任一点空中再起动和接通加力,并且设有俄罗斯发动机普遍采用的补氧系统。按苏联战斗机发动机传统,RD-33的高空高速特性突出。

米格-29的两台发动机间有较大空间,在机背上形成了一个长条状的凹陷。两个发动机进气口分别安装在两主翼前端下方,截面呈矩形,内倾8度,以配合机翼不同部分的厚度变化。进气口前沿呈60度楔形,在高迎角条件下仍能提供良好的进气条件。在起飞和着陆时,挡板与前起落架随动,挡板挡住主进气口,则辅助进气口工作,此时辅助进气口向下打开,空气从辅助进气口的百叶窗形缝隙和887个小孔中进入进气道。在主进气道关闭,发动机只能从辅助进气口吸入空气的情况下,米格-29仍能以0.85马赫飞行。使用辅助进气口可避免发动机吸入地面异物,这对于经常要在野战机场起降的米格-29尤为重要。

武器系统

米格-29翼下有七个挂点,机翼每侧3个+机身中轴线下一个。米格-29A以及后续型号使用的标准配置武器包括:

航电系统

米格-29的基础型米格-29A首创性的采用了以雷达、光电和头盔瞄准具三者组成的综合火控系统。早期雷达为NO-193“黑缝”脉冲多普勒雷达,性能近似于美国APG-65雷达。该雷达采用倒置式卡塞格伦天线(Twist Cassegrain Antenna),这种天线能够满足脉冲多普勒雷达的需求,NO-193搜索距离80千米,跟踪距离前半球56千米,后半球24千米。对轰炸机等大目标的作用距离要稍远。具有下视/下射能力,上仰角度45度,下视角度15度,天线直径93cm。NO-193雷达具有多种可选择的工作模式,能够与机载Shchel-3UM头盔瞄准具、OEPS29光电系统共同跟踪锁定目标。

当光电系统失掉目标时,雷达自动间歇性工作跟踪目标,同时二者互为替补备份。在近距格斗中,红外跟踪系统和激光测距器协同工作,可准确确定目标方位,从而具有控制R-73近距空空导弹进行离轴瞄准和发射的能力。机上还装有SRIU-2敌我识别器和“警笛”3型(СеренаⅢ)360°雷达告警系统,边条处装有两个SO-69电子对抗天线。OEPS29光电系统重8千克,装在风挡前方,偏向飞行员右侧。对典型战斗机目标尾追搜索距离15千米,跟踪距离12千米。搜索范围正负方向基本上与雷达相同,这是俄制IRST的一大特点。如OEPS29可达到左右各30度,俯仰各30度。激光测距器的最大测距距离在200米至6000米之间。

米格-29的头盔瞄准具是整个火控系统中最有特色的部分。配合上R-73近距格斗空空导弹,米格-29能在近距格斗中占据有利地位。R-73是一种具有全向攻击能力的新型格斗导弹,尾喷口的四周装有4片舵面,实现了矢量推力控制,主动段的最大机动过载可达60G。该弹与头盔瞄准具交联,最大离轴角达正负60度,可对偏离飞机纵轴正负60度的目标实施有效攻击。但由于米格-29本身的机械式操纵系统、人机工程的缺陷,使得头盔瞄准具与R-73都无法发挥最大效能,实战能力要打折扣。座舱的设计使得飞行员实际视野无法达到正负60度。但是机头方向斜向下的视野很好,对飞行员攻击地面目标时非常有利。

性能数据

衍生型号

使用国家

20世纪80到90年代,由于之前的三十余年里,“米格”战斗机出口数量巨大,屡屡与美国战斗机对垒,名声在外,地位显赫。而苏霍伊设计局的产品,尤其是国土防空战斗机,如苏-9/11、苏-15等则受到苏联保密制度的限制,不能出口外国,名气远不如米格机。但是冷战后,俄罗斯取消了对苏霍伊战斗机出口的限制,面对先天条件好的苏-27的强大市场攻势,米格-29无法像其前辈米格-15、米格-21等那样再次在国际战斗机市场独领风骚,外销量少得可怜。米格设计局也陷入了巨大的困难之中。

现拥有国

前拥有国

服役动态

总体评价

米格-29战斗机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是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生产的轻中型双发、前线空中优势战斗机。该机源于苏联军队应对美国“FX计划”(即后来的F-15战斗机)威胁的“轻型前线战斗机计划”。苏联空军对研制该机的能力定位是夺取前线制空权,即在任意气象条件和苛刻的电子干扰环境中,在全高度范围内摧毁距其200米到60千米的空中目标。由于属于轻型战斗机,设计航程有限,因而作战用途主要是承担战术类的护航和对地攻击任务。

然而,有着先进性能的米格-29战斗机自诞生之后,虽然屡屡在国际航展和演习中崭露头角,却并没有在实战中发挥出人们期待的作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空军F-15C战斗机先后击落4架伊拉克空军的米格-29战斗机。丧失斗志的伊拉克军队甚至将米格-29战斗机深埋在沙漠之中。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中,北约宣称一共击落11架米格-29战斗机。虽然没有完全得到确认,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这些不对等的空中较量中,米格-29战斗机损失惨重,且并没有能够夺取战场制空权。实际上,在现代空战场上表现不尽如人意的米格-29战斗机并不是输在了自身的性能上,而是输在了空战理念上。装备米格-29战斗机的参战国家往往在信息化的空中作战体系上与西方国家相差甚远。因此,主要原因不是输于平台,而是输在体系上。

相关事件

2024年9月2日,印度空军一架米格-29战斗机因技术故障在拉贾斯坦邦坠毁,飞行员在坠机前弹射逃生。

当地时间2024年11月4日,印度空军一架米格-29战斗机在北方邦坠毁。飞行员弹射逃生。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