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冥矮行星

更新时间:2023-08-08 18:40

“类冥矮行星”(plutoid)是指星可以被视为是矮行星和海王星外天体的交集。

定义

注意区别类冥矮行星(plutoid)与类冥小天体(plutino)。

历史

在尚未定名前,这新的类型在国际天文联合会plutonplutonian object类冥天体pluton地质学家类冥天体)是因为plutonian是之前就有的形容词,因此在2008年8月24日的会员大会表决中以183对186未能赢得多数的支持而失败,所以,许多天文学家依循四个最大的行星称为“气体巨星”的先例,继续使用“冰矮星”称呼这样的天体。

行星定义委员会于2006年8月16日曾提出行星新定义的第5号动议,当中同时提出的行星概念──公转一圈需时超过200儒略年、而轨道又比八颗1900年发现的行星的轨道倾斜(与黄道面夹角较大)及椭圆的天体。这个提议会改变(剥夺)冥王星是行星的状态(资格),这种依据周期、轨道倾角和离心率的分类类型,符合了海王星外天体中与冥王星类似的矮行星,结果8月24日内部审议时被否决,而最后的决议也偏离了原来的定义,连名称都是后来新创的。

继IAU的会员大会之后,小天体命名委员会 (CSBN) 接受第三分会依据IAU为行星系统命名原则工作群组(WGPSN)的提议,由IAU执行委员会在2008年6月11日于挪威奥斯陆召开的会议中议决为类冥矮行星(plutoid)。这个新名称在执行委员会议之后就公布了,只是非常简单的定义:所有海王星外天体中的矮行星都是类冥矮行星。

“类冥矮行星”在运转时,不会撞击其他星体。符合2006年国际天文联合会新定义的12颗太阳系行星中,冥王星、“卡戎”和“2003UB313”都属于“类冥矮行星”。天文学家认为,“类冥矮行星”的轨道通常不是规则的圆形,而是偏心率较大的椭圆形。这类行星的来源,很可能与太阳系内其他行星不同。随着观测手段的进步,天文学家还有可能在太阳系边缘发现更多大天体。未来太阳系的行星名单如果继续扩大,新增的也将是“类冥矮行星”。

简介

冥王星阋神星鸟神星和妊神星四颗矮行星是已经被国际天文联合会承认的类冥矮行星。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